很多90后都已经结婚生子,他们是追求个性的一代人,喜欢与众不同,在给孩子取名时,也会别出心裁,想给孩子取一个有意义且与别人不一样的名字。

或许大多数人都是这个想法,导致名字“撞车”的事件时有发生,最常见的就是子涵、梓涵和紫涵,以前是很洋气的名字,现在却“烂大街”了,不过现在又出现了一个更土的名字。

“子涵”热度刚退,又出现一批更土的名字,父母还不以为然(1)

“子涵”热度刚退,又出现一批更土的名字

在老一辈人当中,叫建国、淑芬、桂琴的人有很多,当年这些名字应该很流行,可由于取这些名字的人很多,所以慢慢就变得很“俗”,没有什么特色。现在叫“子涵”的人很多,一些家长认为,等到10年之后,子涵或将和“建国”一样,成为非常大众的名字。

一些老师表示,由于叫“子涵”的学生很多,每当上课点到“子涵”的时候,都会有好几名学生同时站起来,有的学生会感到很尴尬,甚至还会成为被别人取笑的对象。有些家长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于是“子涵”的热度慢慢消退了。

“子涵”热度刚退,又出现一批更土的名字,父母还不以为然(2)

不过现在又出现了一批更土的名字,那就是“伪复姓”。复姓在我国很常见,比如司马、欧阳、上官等等。有些人并不是复姓,可还想给孩子取这样的名字,于是便脑洞大开,自己创造了“伪复姓”。

所谓的“伪复姓”,就是把父母的姓氏结合起来,后面再加上一个名字,比如父亲姓王,母亲姓张,给孩子取名叫“王张心如”。还有些家长玩起了“谐音梗”,比如父亲姓万,母亲姓涂,给孩子取名叫“万涂思锐”。

“子涵”热度刚退,又出现一批更土的名字,父母还不以为然(3)

这样的名字听上去很特殊,重名的几率非常小,孩子上学之后,不会因为重名问题而感到尴尬。于是这种名字便火了起来,很受年轻家长的欢迎,他们这样的名字很时尚,符合当代人的审美。

实际上这样的名字很“土”,不仅叫着很拗口,写起来也比较麻烦,可是父母还不以为然,自认为这样的名字很好,殊不知这样的名字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影响。

“子涵”热度刚退,又出现一批更土的名字,父母还不以为然(4)

父母给孩子取名时不严谨,会对孩子造成哪些影响?

年轻的父母追求个性可以理解,但给孩子取名是大事,不能太大意,如果取名字时不严谨,会对孩子未来的生活造成影响。

现在很多孩子都是有一个大名和一个小名,平时只喊孩子小名,忽略了大名的重要性,等孩子上学了之后,大名就会显得尤为重要。老师上课时会点名,如果孩子的名字过去特殊,或者重名率很高,会让孩子感到很尴尬,变得很害怕老师点名,上课时不敢举手回答问题。

“子涵”热度刚退,又出现一批更土的名字,父母还不以为然(5)

在和同学交往的过程中,名字太特殊的孩子容易被嘲笑,导致孩子的社交能力变差,不愿意与别人交朋友,性格变得很孤僻,慢慢会形成自卑、敏感的性格。

还有些家长会给孩子取写起来很复杂的名字,比如生僻字、多笔画字等等,这也会对孩子造成影响,比如在考试的时候,孩子写名字会浪费很多时间,还很容易把名字写错。

“子涵”热度刚退,又出现一批更土的名字,父母还不以为然(6)

家长给孩子取名时,要牢记“两要素”

首先,不要过于追求个性。重名确实会让人感到尴尬,但是家长在给孩子取名时,也不要过于追求个性,比如使用谐音梗、“伪复姓”等等,这样做会让孩子更加尴尬,容易给孩子带来负面影响。

如果家长不知道怎么取名字,可以找亲戚朋友帮忙,或者是去专业的取名机构找人帮忙,切勿大意。取名时要注意寓意、读音等问题,不能因为追求个性而忽略了这些问题。

“子涵”热度刚退,又出现一批更土的名字,父母还不以为然(7)

其次,不要使用生僻字。取名时使用生僻字,可以凸显个性,也能够避免重名,但名字中出现生僻字会带来很多麻烦,比如厹、叆、叇这样的字,一般人很难知道它们读什么。

如果老师不认识学生名字里的字,上课时就会很少点学生的名字,容易影响学习,而且这样的字写起来也比较耗费时间,考试时没有优势。

“子涵”热度刚退,又出现一批更土的名字,父母还不以为然(8)

总而言之,取名字是大事,名字确定之后,以后想改名字的话会比较难,所以家长在给孩子取名字时要严谨一些,给孩子取一个朗朗上口并具有美好寓意的名字,切记不要过于追求个性。

互动话题:对于给孩子取名字这件事,您都有哪些好的建议?欢迎大家交流讨论,可以在留言区内畅所欲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