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1·福建长乐·五年级期末)下面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小学五年级上册练习15?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小学五年级上册练习15(五年级语文小练习)

小学五年级上册练习15

1.(2021·福建长乐·五年级期末)下面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流传(chuán) 自传(zhuàn) 红晕(yūn) 晕船(yùn)

B.龟裂(guī) 召集(zhào) 勉强(qiáng) 冠军(guàn)

C.磨灭(miè) 树梢(shāo ) 厌烦(fán) 启迪(qǐ)

D.胆怯(què) 间隔(jiàn) 稀罕(han) 数落(shǔ)

2.(2021·福建长乐·五年级期末)下列词语书写全对的一组是( )

A.目不暇接 奇珍导宝

B.不可计数 无拘无束

C.内优外患 金碧辉煌

D.朦朦细雨 安居乐业

3.(2021·长乐·五年级)“他上课不专心,对老师讲的内容一知半解的。”这句话中“知”的意思是( )

A.知道 B.同“智”,智慧

C.彼此相互了解的人 D.知识

4.(2021·福建长乐·五年级期末)下列句子中,俗语运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我们是好朋友,你不用遮遮掩掩,还是“打开天窗说亮话”吧!

B.我们班竞选班长,一向默默无闻的她竟然报名了,真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啊!

C.你已经做得那么好了,他还说这说那的,真是“鸡蛋里挑骨头”。

D.正所谓“一个巴掌拍不响”,上课时如果你不理他,他还会找你说话不成?

5.(2021·福建长乐·五年级期末)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课文《白鹭》的作者是郭沫若写的。

B.盲姑娘正在观赏一段好听的曲子

C.欧阳询是唐初著名的书法家。

D.他办事武断,我们都很佩服他。

6.(2021·福建长乐·五年级期末)下列选项与例句表达的意思不同的是( )例句:他是大队长,怎么可能做出这种事呢?

A.他是大队长,不可能会做这种事。

B.他是大队长,不会做出这种事。

C.他是大队长,难道会做这种事吗?

D.他是大队长,会做出这种事。

7.(2021·福建长乐·五年级期末)“松鼠不像山鼠那样,一到冬天就蛰伏不动。”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

A.打比方 B.举例子

C.列数字 D.作比较

8.(2021·江苏海安·五年级期末)下面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有预测数据显示,以后,智能快递站将伴随快递需求和服务的提升而高速发展。

②收件人经过手机查询-输入密码-开门取件三个步骤,便可将包裹从智能快递柜中取出。

③快递员将快递包裹送到置于小区的智能快递站中,给收件人发送取件短信。

④智能快递站已成为满足消费和商业需求的重要手段。收取非常方便。

A.①②④③ B.②①③④

C.④③②① D.①②③④

(2021·河南郏县·六年级期中)阅读与理解。

丁香结(节选)

在我住了断续近三十年的斗室外,有三棵白丁香。每到春来,伏案时抬头便看见檐前积雪。雪色映进窗来,香气直透毫端。人也似乎轻灵得多,不那么浑浊笨拙了。从外面回来时,最先映入眼帘的,也是那一片莹白,白下面透出参差的绿,然后才见那两扇红窗。我经历过的春光,几乎都是和这几树丁香联系在一起的。那十字小白花,那样小,却不显得单薄。许多小花形成一簇,许多簇花开满一树,遮掩着我的窗,照耀着我的文思和梦想。古人诗云:“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在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妩媚。花墙边两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画,线条模糊了,直向窗外的莹白渗过来。让人觉得,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

9.阅读选文第一段,作者是从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这三个方面来写丁香花的。文中的“积雪”指的是________,“毫端”指的是________,你是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看出来的。

10.下面对于“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雨中的丁香格外妩媚,形态模糊。

B.雨中丁香如同写实派的画,线条柔美,非常细腻。

C.雨中丁香朦胧绰约,线条模糊,颜色交融柔和,优美如画。

D.着了水滴的丁香花,色彩仿佛会流动,有种朦胧、梦幻之美。

(2021·河北路北·小升初真题)课外阅读。

昆虫的“鼻子”——触角

①形形色色的昆虫触角虽然很不起眼,但是在昆虫的生活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例如,蝴蝶聚会、蜜蜂采蜜、蚂蚁聚集等,都离不开触角。触角就是昆虫的“鼻子”。

②触角为什么能闻到气味呢?原来触角上分布着许许多多能辨别气味的嗅觉器。据动物学家研究,蜂王的每个触角上有2000多个嗅觉器,工蜂有6000多个,雄蜂有3000多个;金龟子的每个触角上有40000多个嗅觉器……昆虫的嗅觉器如此之多,难怪昆虫的触角要比人的鼻子灵敏亿万倍啊!

14.这则说明文分别采用了_________和________等说明方法,写出了昆虫触角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特点。

参考答案

1.C【详解】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A 有误。红晕,拼音是:hóng yùn,意思是人一般在遭遇尴尬或者特殊气氛下产生的一种表情,叫做红晕。一般少女脸上泛起的红晕,暗指少女害羞时的腼腆表情。也可以比喻喝醉后脸上出现红晕。

B 有误。龟裂,拼音:jūn liè。勉强,读音:miǎn qiǎng,意思是能力不够,还尽力做、不是心甘情愿的、使人做他自己不愿意做的事、将就或凑合、不充足等。

C 正确。D 有误。胆怯,拼音:dǎn qiè。

2.B【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成语的识记能力。。

A错误。 “奇珍导宝”应为“奇珍异宝”。

B正确。

C错误。“内优外患”应为“内忧外患”。

D错误。“朦朦细雨”应为“蒙蒙细雨”。

3.A【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成语的理解能力。一知半解:知:知道。知道得不全面,理解得也不透彻。形容知之甚少,理解不深不透。

4.B【详解】本题考查了学生对谚语、俗语及惯用语的掌握情况,回答这类知识,要通过在平时学习中的积累来完成。

A.“打开天窗说亮话”比喻毫无隐瞒地公开说出来。也说打开窗子说亮话。形容说话用不着遮遮掩掩,用这句俗语非常恰当。

B.“癞蛤蟆想吃天鹅肉”比喻人没有自知之明,一心想谋取不可能得到手的东西。这句话用于“我们班竞选班长,一向默默无闻的她竟然报名了”这样的语境当中不恰当。

C.“鸡蛋里挑骨头”比喻故意挑毛病。这句话用在“你已经做得那么好了,他还说这说那的,”这样的语境当中非常合适。

D.“一个巴掌拍不响”意思是比喻事情不会是单方面引起的。这句话用于“正所谓“一个巴掌拍不响”,上课时如果你不理他,他还会找你说话不成?”这样的语境当中非常恰当。

5.C【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选项A有语病,句式杂糅,“……的作者是……”与“……是……写的”两种句式杂糅。应删去其中一个。

选项B有语病,搭配不当,“观赏”和“曲子”搭配不当,可将“观赏”改为“欣赏”。

选项C没有语病。

选项D有语病,用词不当,“武断”只凭主观作判断:我对此事知之不详。用在句子中不恰当,可改为“果断”,意思是决断,不犹豫。

6.D【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句子转换。

A正确。B正确。C正确。D错误。例句转换成陈述句为:他是大队长,不可能做这种事。

7.D【详解】本题考查对说明方法的掌握。打比方:指的是通过比喻的修辞方法来说明事物特征的一种方法。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以突出事物的形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的说明方法叫做打比方。举例子:是通过列举有代表性的、恰当的事例来说明事物特征的说明方法,为了说明事物的情况或事理。从道理上讲,人们不太理解,这就需要举些既通俗易懂又有代表性的例子来加以说明,使欲描写的事物更清晰列数字:是说明文常见的一种说明方法,从数量上说明了事物特征或事理的方法,使语句更准确,更科学,更具体,更具说服力。数字要准确无误,估计数字要有可靠根据。注意事项列举时间年代不属于列数字。作比较:是说明文中将两种类别相同或不同的事物、现象等加以比较来说明事物特征的说明方法 ,作用是突出强调事物的某种特征。在作比较的时候,可以是同类相比,也可以是异类相比。可以对事物进行“横比”,也可以对事物进行“纵比”。本题将“松鼠”和“山鼠”进行比较,突出松鼠的特点。

8.C【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句子排序。句子的排序的方法:首先反复阅读句子,读懂句子含义,了解整段话的核心思想。其次从选项着手,利用排除法确定首句,依次代入阅读。最后,找准逻辑连接词或较为明显的提示词。 如果是以时间顺序来描写的段落,句子中就会有较为明显的时间提示词。 比如:早上、中午、晚上;昨天、今天;春天、夏天等,根据这些提示词就可以确定句子排序的顺序。这里④为中心句,即为这一段话的大意,因此排在第一句;③②介绍了智能快递站收取快递的步骤;①则写了智能快递站发展的前景,由此可知,句子排序为④③②①。

9. 颜色 气味 形状 丁香花 笔头 “在我住了断续近三十年的斗室外,有三棵白丁香。”

10.B【分析】

9.本题主要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首先需要理解整篇文章大致内容,思考题目中的重点信息,抓住要点,再利用关键信息进行概括。联系上文,文章分别从视觉和嗅觉去描写丁香花的形状、颜色和气味,映衬着对美好理想的追求。从“在我断断续续住了近三十年的斗室外,有三棵白丁香”及“伏案”可知,作者居住的屋子外有三棵白丁香,低头写作时偶尔抬头,看到的应是白丁香,作者用“积雪”比喻白丁香,是为了突出白丁香多而白的特点。"毫端”指的是“笔尖”。

10.本题考查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结合句子“在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妩媚。花墙边两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画,线条模糊了,直向窗前的莹白渗过来”可知,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妩媚,十分打动人,不禁让作者赞同古人常将丁香和微雨联系在一起的写法。故选项B有误。

14. 举例子 列数字 嗅觉器之多 嗅觉灵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