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刚过,天气也愈发炎热。为了给大伙解暑纳凉,今天我们就不谈正史,也不论时政,而是唠点有意思的话题—知青。作为一个特殊团体,他们上山下乡,经历了无数的风风雨雨。而在他们那段艰苦的岁月里,倒也发生不少令人听后啧啧称奇的奇闻异事。今天,且听我慢慢道来。

刘亚文,是一个老牌的知青了。和许多知青一样,他来到了江西的一个小村庄里。

或许大家都不太了解真实的知青生活是怎么样的,倘若你身边就有曾经上山下乡的知青,你就会了解到,知青和真正的农民是不一样的。

六十年前真实发生的事(知青回忆一件救人怪事)(1)

真正的农民,是一群需要对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负起责任的耕种者,事实上并不是从农村出来的人就叫做农民,更不要说那群只是暂时派发到乡村插队干活的孩子了。当然,面临着生死难关的老三届的插队知青就要另当别论了。

言归正传,刘亚文作为一个上海的孩子,却从小习得一身凫水的本领。每到夏天,刘亚文不在水里折腾几个小时就得浑身难受。

但是不同于一般的游泳爱好者,刘亚文尤其擅长深处潜水,即使再深的地方,凭着那双炯炯有神的眼睛,他都能保持着高度的警觉和灵敏。倘若当初鲁迅先生见识过这位少年的凫水技术,大抵也就不会说出那句“这十多个少年,委实没有一个不会凫水的”的话了吧。

这次,他下放到的江西小村庄,正好就有一个水库。本来在这里,除了干农活就没什么事情可消遣的刘亚文,这下可找到乐子了。一旦得空,刘亚文就会来到这水库好好地耍一番。

路过的村民每每看见他在水库里如鱼得水般地扑哧不停,都不禁调侃一句,“这个小刘要是没到这插队,就该是省游泳队的好苗子了吧!”

刘亚文听后也不禁自豪起来,仰起脖子,一脸骄傲地说道:“那是当然,我是谁呀?我可是现代版的浪里白条!”

听到这样的回答,大伙都忍俊不禁,却又纷纷点头拍掌,给刘亚文捧起了场。

六十年前真实发生的事(知青回忆一件救人怪事)(2)

这样忙里偷闲的日子,对于刘亚文来说也算优哉游哉。尽管平日里干活挺辛苦的,但是在休息的时候给自己放松放松,去水库游游泳,日子也算过得自在。

当然,物尽其用,能者多劳。大伙都知道刘亚文这身本领,平时要是谁家姑娘在水边洗着衣服时把衣服掉到这水库里或是谁家孩子贪玩困在这水中,刘亚文也总是第一个去救场的。

对此,他倒是乐此不疲的。毕竟用自己的这身本事能帮到周围的人,又何乐而不为呢?于是,在这一次次的倾身相助后,大家就对刘亚文更加感激与信任,这个小伙子也成为了村子里颇有名气的“水中健将”。

这日子一天天地过去,然而,这样其乐融融的光景却在一次水库捞人事件中给打破了。

某一年的夏天,刘亚文之前的同学小王过来他们村找他唠嗑。

这个小王,在上海原本就是刘亚文的发小兼同班同学。在这次的插队下乡中,两个小伙伴很遗憾没有分到一个村子。小王就在刘亚文隔壁村干活。

不过,这两个村子挨得也不远,加上这两个小伙子本身关系就很要好,一旦得空,这两人就会凑在一起聊会天解解闷。

六十年前真实发生的事(知青回忆一件救人怪事)(3)

要说男孩子的话题和女孩子差的也不是太大。和女孩子爱聊八卦一样,这次,小王来找老同学,就神秘兮兮地说起了他们村的怪事。

“你知道吗?前些日子,我们村里死了一个放牛的小孩,而且死得特别诡异。”

一听见“诡异”一词,刘亚文就来劲了,他不禁向一脸卖关子的小王问道:“这孩子的死是怎么个诡异法啊?”

小王看勾起了他的兴趣,也索性把事情的经过说了出来:“你知道我们附近的红水河吧,那小孩就是在这条河里淹死的。听说是因为当时他家的水牛受了惊,走到了这河道中,那小孩急着把牛牵回来才发生了意外。”

一听是红水河死了人,刘亚文顿时愣住了,他瞪大了双眼,忍不住提高了音量说道,“不会吧?!你确定是红水河吗?这条河我也算去过好几次了,它的水量本来就不多。而且这又不是发洪水的季节,才一米六几的水怎么能把一小孩活活淹死呢?”

看到刘亚文的反应,小王马上就来劲了:“对呀对呀,我们也正纳闷呢?按理说,这红水河也淹不死这小孩啊,可偏偏又发生了这么诡异的事情。虽说现在不让讨论牛鬼蛇神了吧,但这事太过离奇,也让人不得不往这方面想。”

一听这话,刘亚文沉默了。如今,“打倒一切牛鬼蛇神”的口号正盛,但是这事情的确也经不起常理的推敲。

六十年前真实发生的事(知青回忆一件救人怪事)(4)

小王看着安静下来的刘亚文,更为神秘地说道:“但是据那些村里的老人说,这一切都是水猴子搞得鬼。”

“水猴子?”

“就是在水里吃吃鱼虾,偶尔害人淹死后吸尸体的血,力气超级大的一种生物。简单来说,也算是一种找活人当替死鬼的水鬼吧。”

听到这样的解释,刘亚文感觉挺荒唐的。于是嬉笑着打了一下小王,笑他居然还信这个东西。但是,心里却也暗暗叹奇。毕竟作为一个经常在水里游玩的人,刘亚文自己也清楚,水里的世界又有什么人能说得清楚的呢?

正当他们将话题越扯越远的时候,刘亚文村里一个小孩气喘吁吁地跑过来了。

刘亚文认得这小孩,毕竟平日在村里就打过照面。不过,小孩却不大认识刘亚文。只见他刚刚站稳,就喘着粗气向这两人问道:‘’你们哪个是刘亚文啊?”

刘亚文看着小孩焦急的神色,立马说道:‘’我就是,请问是发生什么事情了吗?”

小孩一听这话,立马一边解释着,一边想拉起刘亚文就跑:“村里有人在水库那边出事了!大家都说村里就属你水性最好,快和我去救人吧!”

一听到水库有人出事,刘亚文赶紧起身,跟着小孩跑。

六十年前真实发生的事(知青回忆一件救人怪事)(5)

旁边的小王看到这两人火急火燎地,想着自己也去出一份力,于是也快速地跟上。

三人到了水库之后,水库周围早已围了不少的村民。他们神色都十分慌乱,大家看着水库议论纷纷。

这时,一个管事的人看见是刘亚文来了,顿时大喜:“各位都静静,救星来了!”然后转身对刘亚文说道:“据这群孩子说,他们看见有人掉到这水库里了。村里就属你游水厉害,大伙想让你帮忙下去看看。”

知晓了大致情形的刘亚文点了点头,他拍了拍管事的手,示意他不要慌张,然后准备下水捞人。

说到这水库,其实水量倒不是很多。尤其当时正值夏末秋初之际,雨水也不多,水位最多淹至寻常人的腰际。

但是,最最危险的却是水库中央那个之前修水坝挖开的深坑,足足有七八米之深。

说实话,平日里刘亚文都是在浅水区游泳,而这深水区最多也就待上两三分钟。而因为平时也没人敢自己进入这么深的水域,所以在这坑里打捞人的事情,刘亚文也是第一次做。

六十年前真实发生的事(知青回忆一件救人怪事)(6)

刘亚文心里虽然有丝慌张,看到周围人焦急的神色,想到那个人的亲人或许就在这人群中焦急地等待着,他便强制让自己镇定下来,开始了第一次的打捞。

这首次打捞,刘亚文想着先了解个大概,进入水中后大概地摸索了一番,却并未发现落水者的行踪。

按理来说,这么大一人不可能一点踪迹都找不到啊。刘亚文从水里探出头来,示意大家不要慌,自己再仔细摸索一番。

这第二次,刘亚文决定按区域来排查。他先是在自己平日里经常游玩的水域摸了个遍,却并未找到任何蛛丝马迹。这只能说明,落水者很有可能就陷在水中央那个深坑之中。

第二次探出头的刘亚文向着岸上的群众大喊:“浅水区域并没有发现人,掉水的人很有可能在大坑里。待我进去好好地勘察一番。”岸上的人一听这话,心里都为刘亚文捏了一把冷汗。

要说旁人或许不知道这大坑的危险,但是村里的老汉却是知道的一清二楚的。这水库里的大坑不但很深,而且因为常年没有人靠近,里面估计长满了水草,水质肯定更加浑浊。更要命的是,早些年就已经有人在水中央丧命。

六十年前真实发生的事(知青回忆一件救人怪事)(7)

知晓内情的村里人,对刘亚文更加担心了。毕竟这样一个年纪轻轻的小伙子,要是在水里出了意外,可怎么向他家里人交代啊?

看到大家都如此紧张,在一旁的小王心里也猜出个七八分,但是他忍住对朋友的担忧,不住地安慰大伙:“没事的,大家不用太过担心。要知道,小刘可是水浒传里张顺一样的人物,水性好着呢!他一定会没事的!”

听到这话,大家不都被逗乐了,情绪也得到了缓解。

这边岸上的人在小王的安慰下开始静下来,但是另一边水里的小王却没那么淡定了。

虽然自己一直自称是现代版“浪里白条”,但眼下水里的情况却不容乐观。

原来,这荒芜太久的深坑早已是水草纵深,稍一不留神就容易被水草缠住脚,脱不开身。在水里游地实在困难的刘亚文,用他那双神乎其神的眼睛愣是什么人也没看见,倒是看见了一段枯树枝,正静静地躺在水坑底部。

“先不管了,等上岸再做打算吧!”这么想着,刘亚文猛一发力,从水底挺身上岸。

岸上的人们看到一无所获的刘亚文,心中既为刘亚文的平安归来感到高兴,但是人群中却有人却低低地哭泣起来。看来是有人害怕水中的人是自己的家属,心中难免崩溃。

六十年前真实发生的事(知青回忆一件救人怪事)(8)

刘亚文心里也忍不住难受起来,于是他宽慰道:“或许刚才水草碍眼,以至于我没能看仔细吧。我想再下一次水,看看能不能将这落水之人捞上来。“

一听到这话,小王顿时拉住了刘亚文的手,赶忙说道:“可别啊,兄弟!你明明知道这水底有多危险啊!你要是在这出了什么意外,你让我回了上海可怎么向你妈妈交代?”

刘亚文一听这话就乐了,看着皱成苦瓜脸的小王,保证道:“放心吧,我的老同学。你还不知道我的水性怎么样?我肯定会平安无事,不让你挨我妈妈的数落!”

作为刘亚文多年的死党,小王也知道他这倔脾气,不捞到人,刘亚文怕是不会放弃的。于是他也就不再阻拦刘亚文,但还是一直叮嘱他如果实在找不到人就放弃吧,安全第一。

村里人纷纷表达了刘亚文的感谢与关心,并且让刘亚文,答应这可是最后一次下水了。

刘亚文一脸感动却又哭笑不得地再度下水,同时在心中暗暗发誓这次一定要好好地找,势必物归原主。

他一头扎进水里,水面上激起了大片的水花。或许是这次的心理作用,刘亚文感觉自己像是进入了无人之境,没有水草的纠缠,十分顺利地就到了最深的区域。

他努力地观察地四周,试图看见人的蛛丝马迹,却还是只看见了那根孤独的枯枝。

六十年前真实发生的事(知青回忆一件救人怪事)(9)

“为什么在这种深水处还会有树枝呢?这块的水域也没人敢靠近啊。”

刘亚文心里一阵发毛,但实在是想不出个所以然来。毕竟这里可是水库的中央地带,又是深坑的底部。这树枝不可能是周围的树枝被风折断沉没在此,若是人为带进来的就更不合理啊。毕竟,自己作为村里的游泳爱好者,怎么没听说有人喜欢在这个如此危险的大坑处玩水呢?

这枯枝的来历实在诡异,让刘亚文不禁毛骨悚然。

突然,他想到了刚才和小王闲聊时谈论到的红水河死人的事情。“难不成真有水猴子索命?!”

这个想法在刘亚文脑子里一冒出,就再也无法消除了。他的心中也格外慌乱,尽管不断地暗示自己不能听信这些封建迷信的话。但是在这幽闭的水域,这枯树枝仿佛就跟成精了似的,和刘亚文打着照面,让他划水都不利索了。

“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带着这种恐惧的心理这干耗时间,最后自己能不能上岸都难说。

想着也不能把命搭在这里的刘亚文准备使劲往水上游的时候,意外却再度发生。

水底的淤泥突然被什么东西翻起,水库里的水愈发浑浊。视线变得越来越模糊,刘亚文的鼻腔也开始不舒服,一下子没注意就被浑浊的河水呛到了。

六十年前真实发生的事(知青回忆一件救人怪事)(10)

这一呛不要紧,刘亚文原本憋着的那口气顿时就吐了出来,口腔中随着而来灌满了夹带着泥垢的脏水。

因为水猴子的猜测本来精神就发散的刘亚文手脚都使不上劲,无助的他顺手拿起了水底的那根枯树枝作为支撑,同时脚往下瞪,奋力向上游去。

说来也奇怪,当刘亚文带上那根枯树枝开始上游时,水里的空气仿佛干净了许多,他的视线再次恢复清晰明亮,自己游地也更为顺畅了些。

“先别想那么多了,先上去再说。“

不管三七二十一的刘亚文,一鼓作气,终于从这深水坑里挣脱出来。

正当刘亚文准备向岸上的人说自己在水里还是没捞到人的时候,大伙一见他却议论纷纷,同时人群中有人发出了嚎啕大哭。

刘亚文正纳闷是怎么回事的时候,回头一看却发现自己之前在水里当做救命稻草的那根枯树枝不知在什么时候变成了一条人腿。他顿时惊恐地松了手,一脸的不可思议。

旁边跑过来帮忙的人把这人腿拖出水面,露出来一具完整的尸躯。

六十年前真实发生的事(知青回忆一件救人怪事)(11)

“这不可能啊!我在水底看见的明明是一根树枝,怎么到了岸上就变成了一个人的尸体呢?”

尽管刘亚文此时心里有千万个疑问,却不敢说出半个字。前来认领尸体的那一大家子对着这个紧闭着双眼,在水中泡了太久而脸色惨白的老人哭得不省人事。

刚才前来报信的小孩抹着眼泪说道:“老爷爷是看见我们在水库捞猪草一时来了兴致,还说要捞点带回去给自家的猪吃呢!我估摸着他是看见大坑那里的水草更多,才往深处走了去。”

众人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后,都为老汉叹息起来。原来,这个老汉是村里有名的赤脚医生,尤其擅长用中药解蛇毒,村里不少人都得了他的恩惠。如今却遭到这种祸事,让人不禁唏嘘。

人们陆陆续续地散场后,刘亚文和小王也开始往住处走去。看着刘亚文神色不安,吞吞吐吐的,小王笑着说:“怎么了?有什么事情就说出来呀。”

刘亚文终于忍不住向小王一吐为快,同时惊恐地问小王:‘’你说,是不是真的有水猴子啊?”

六十年前真实发生的事(知青回忆一件救人怪事)(12)

看见刘亚文一脸认真的表情,小王打趣道:“你不会是下一次水,人都糊涂了吧!那只是个民间传说,怎么能信?”但是,他自己却也沉默了起来,两人不禁面面相觑,默契地不再言语。

这件事对于刘亚文来说像是藏在心底的一个秘密。除了小王,他再也不愿提起。村民都好奇他怎么一改以前的作风,不再下水库游泳,刘亚文却只是笑着搪塞过去。

他知道,就算世界上真的有水猴子,那根枯树枝,不,那个老人,也算是救了他一命。

“果然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啊!”在往后的岁月,每次别人遇到困难,他总愿伸手帮一把。他心中只是想着积善行德,无愧于心罢了。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在你身上或者在你身边又发生过什么奇闻异事呢?有因必有果,那些经历又让你悟出了什么道理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