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在网上看了一个案例,对我触动很大。18岁的刘磊将年龄可以做他母亲的王女士侵犯后,为了防止她报警,还将她残忍杀害!

案件的背后,引人深思。是什么原因导致年仅18的少年侮辱了大他20多岁的中年女人,还剥夺了她的生命?

原来,可恨之人亦有可怜之处,刘磊经历了幼年丧父,母亲也在他11岁的时候改嫁他人,将他狠心抛弃。从小成为孤儿的他,把对母亲的爱转化为了深入骨髓的恨。

朋友的畸恋真实案例(畸形的恋母情结有多可怕)(1)

爱恨交织下,他将对母亲的依恋转嫁到了与母亲年龄相仿的王女士身上,导致自己走向罪恶的深渊。

18岁,正处于花一样的年纪,而刘磊却要为冲动犯下的过错付出生命的代价,如果刘磊的母亲并未改嫁,他的人生或许是另外一番光景。

一个孩子对母亲的依恋到底有多深厚?这种牵绊从出生便已存在。一条脐带,成为了连接母子关系的纽带。生理上的联系随着脐带的脱落,成为两个独立的个体,而血缘上、心理上的羁绊,却始终缠绕一生。

孩子依恋自己的母亲,有错吗?当然没错。

在家庭中,父亲永远代替不了母亲的角色,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单亲家庭,因为母亲角色的缺失,导致孩子性格上的缺陷。孩子一定程度上的依恋母亲无可厚非,但像刘磊一样,因为畸形的的恋母情结犯下重罪,就过了,而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朋友的畸恋真实案例(畸形的恋母情结有多可怕)(2)

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让孩子理性看待对母亲的感情,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需要做到以下3点。

1.合理分配母子相处时间,偶尔让孩子“移情别恋”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古代描述母爱的诗句不在少数,“孟母三迁”“岳母刻字”,关于母爱的故事也有很多。很多大人物的成功,都离不开母亲的谆谆教导。

母性角色的重要性由来已久,人类的起源便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母系氏族社会。即使时间更迭,母系社会逐渐演变成了以男性为尊的父系社会,但在孩子心里,母亲的地位没有丝毫的动摇,对于母亲心理上的羁绊也并没有转移。

早在汉朝时,汉武帝为了防止后宫干政,临死之前赐死了太子刘弗陵的生母钩弋夫人。而在各朝各代,没有较高品阶的妃子是没有资格抚养孩子的,很多妃嫔的孩子一出生便交于正宫娘娘抚养,一是防止争权夺位,二是以免慈母败儿。

朋友的畸恋真实案例(畸形的恋母情结有多可怕)(3)

闺蜜的儿子8岁了,从出生到现在也一直跟着她睡,这种情况并没有因为孩子上学而改变。从小一手带大,儿子对她异常依赖,除了她谁都不要。

为了配合孩子的作息,她每天晚上8点准时上床睡觉,每年掐指可数的宵夜生活,也是在孩子睡着后偷偷进行的。儿子可爱,也很黏她,这种甜蜜的负担,也让她困扰不已。

儿子现在8岁,很多同龄小孩上幼儿园就开始独自睡觉,她不知道她的孩子什么时候才能这样,10岁、12岁,还是18岁?每当她想要培养孩子独自睡觉的习惯时,都以儿子哭得伤心欲绝,宣告失败。

闺蜜的儿子依恋母亲无可厚非,母亲在自己身边,独特的气味、温暖的怀抱能给孩子独一无二的安全感。这种安全感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变成了一种心理上的依赖。而过度的依赖,会成为孩子成长道路上的绊脚石。

为了避免情感上的过度依赖,及时分床睡,培养孩子独立入睡的好习惯,能够很好解决这一问题。适当减少孩子与母亲独处的时间,将这种“独处”转化为一家人的共处时光,让不同的家庭角色进入到孩子需要的心理领域。

朋友的畸恋真实案例(畸形的恋母情结有多可怕)(4)

闲暇时,不如让孩子去接触更多的人和事物,周末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暑假去乡下奶奶爷爷家与大自然亲密接触,暂时性地“脱离”母亲,会很快地让孩子“移情别恋”。

从长辈那里得来的关爱、父亲得来的安全感,和母亲心理上的依恋,一起为孩子创造一个和谐共处的家庭氛围和成长环境。

2.树立男女有别意识,不要有过分亲密行为

都说“孩子是母亲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所以母子之间的感情是一种双向羁绊。

渴望被孩子依恋,是母亲情感的需求,情感上的亲密有时会让母亲在与孩子相处过程中产生过多的亲密接触,而这种亲密动作,是导致恋母情结的重要因素之一。

朋友的畸恋真实案例(畸形的恋母情结有多可怕)(5)

我刚了生孩子后,每天都是我给他洗澡,一直到儿子2岁半都是如此。直到有一天,孩子开始对身体器官有了好奇心,我才察觉到自己的疏忽。

孩子太小,不懂什么是“男女有别”,但大人知道。从那以后,儿子开始和他爸爸一起洗澡,洗澡时,爸爸也会告诉他很多“身体上的秘密”。到了现在,他可以自己单独洗澡了。如果在洗澡时,你想要进浴室拿东西,会被拒绝。

对于孩子这种“拒绝行为”,我觉得既好笑又欣慰。3到6岁,是孩子最有好奇心最会学习的时候,有样学样,不要认为孩子小就不懂,母亲有时候“行为上的越界”会让孩子产生性别认识上的模糊与障碍。

朋友的畸恋真实案例(畸形的恋母情结有多可怕)(6)

社会上很多“异装癖”的人或者“同性恋”,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从小到大性别认识障碍导致的。母子间过度的亲密接触,会导致孩子性别认知方面的障碍。

据相关统计,我国异装癖男女比例为2.19:1,也就是说,男性异装癖患者比女性患者数量高达2倍多。这种“恋物性异装症”很大程度上与家庭中母性角色有关。

男人和女人之间的差异,不仅仅是性别的差异、身体结构上的不同,更是在家庭和社会上扮演的角色及作用上的差别。

母亲扮演的角色重点在于心理上的慰藉,而不是身体上依赖。有时,适当的、适度的拒绝孩子“亲密行为”,能为孩子树立正确的性别意识,让孩子更加健康茁壮成长。

朋友的畸恋真实案例(畸形的恋母情结有多可怕)(7)

3.学会放手,培养孩子独立自主能力

有人说,“母爱是一场渐行渐远的旅行”。

从小到大,母亲教会了孩子吃饭,教会了孩子穿衣睡觉,教会了孩子许多。母亲的身影,总是在孩子成长的每一幕里。有时也会因为母亲过度的爱,成为对孩子控制的“枷锁”。

表妹的母亲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因此,从小单亲家庭长大的她,对于自己的孩子异常珍爱。她恨不得每时每刻把眼睛放在他身上,“那个太烫了,你别碰”,这个太脏了,你别拿”“这个过夜了,你千万别吃”......

孩子就在她“甜蜜的控制”之下,养成了过度自卑的心态。在学校里,他很少主动去跟别的小朋友一起玩耍,来到我家里,别的小孩都主动跑来要糖,而他总是缩在后面,即使我给,他也不敢接。

朋友的畸恋真实案例(畸形的恋母情结有多可怕)(8)

研究表明,有自卑心理的孩子,大多数是因为家庭因素导致的。父母过多的溺爱和控制,导致孩子出现自卑心理,有的时候更是适得其反,容易让孩子产生叛逆心理。

父母的爱是一种“甜蜜的负担”,适量的爱甜过蜜糖,过度的爱毒如砒霜。

父母总是以爱之名来达到控制孩子的目的,且不说是不是孩子想要的,即使孩子渴望父母的爱,这种爱也应该适度。

父母在与孩子沟通交往的过程中,最好做到适当地放手。让孩子即使在陌生的环境中,也能靠自己的能力成长。所有的孩子都是一张白纸,怎么去描绘,父母的意见值得参考,实际去操作,还是要孩子自己掌握。

在人生学习阶段,父母的言传身教和孩子们的探索发现同等重要,被动接受与主动学习带来的最终结果显而易见。

朋友的畸恋真实案例(畸形的恋母情结有多可怕)(9)

当你想要过多地关注孩子一言一行的时候,不如学会如何跟孩子相处,学会如何尊重孩子,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放心大胆地让孩子自己去创造。

举报/反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