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荣弟刘春生先生的《十一家注孙子集校》是一部历时三十余年呕心沥血的力作,它的出版对于中国典籍的整理研究,特别是古代兵法典籍研究而言,是一件可喜可贺的幸事,也是作者对孙子兵学研究作出的重要贡献,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古代的著名兵法?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古代的著名兵法(古代兵法典籍整理注重精深全面)

古代的著名兵法

作者:陈荣弟

刘春生先生的《十一家注孙子集校》是一部历时三十余年呕心沥血的力作,它的出版对于中国典籍的整理研究,特别是古代兵法典籍研究而言,是一件可喜可贺的幸事,也是作者对孙子兵学研究作出的重要贡献。

《十一家注孙子集校》,刘春生著,广东人民出版社2019年1月出版。

中华民族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中国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人文质量和精神追求,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也是我们国家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道,公也;学,私也。君子学以致其道,将尽人以达于天也。”《孙子兵法》是中国文化中的原典著作,它问世于春秋战国之际,《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记载:“孙子武者,齐人也。以兵法见于吴王阖庐……阖庐知孙子能用兵,卒以为将。西破强楚,入郢,北威齐、晋,显名诸侯,孙子与有力焉。”《孙子兵法》是齐鲁文化与吴越文化相互碰撞、沟通、融合的产物,反映了中国古代兵法开放进取、兼容并蓄、历久弥新的精神质量。千百年来,历代研究者究心其中,进行注释、解读、阐发、校勘、考辨,看似已穷尽智能,实则静水流深,其中尚蕴含着惠及百代的强大张力,让人常读常新,获惠受益。每一个民族的文化原典,都是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孙子兵法》诞生两千五百多年来,人类社会经历了巨大的历史变迁,但《孙子兵法》的思想光辉和实践价值却久盛不衰,于今已成为拥有十数亿之众的中华民族普遍享用的精神财富,也成为人类共同珍视的文化瑰宝。主席曾在孙子兵法国际研讨会上致辞指出,《孙子兵法》不仅是人类兵学的经典,而且在经济、政治、文化、外交领域也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故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今天,我们从民族文化和人类文明双重视角下,不断深化对《孙子兵法》的研究,不断深入挖掘《孙子兵法》深层意蕴,弘扬《孙子兵法》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和当代价值的深邃思想,让中国思想、中国精神、中国智慧为人类文明进步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和强大的思想动力。这是我们的历史责任。

古代兵法典籍的整理研究是这个学科思想研究和创新发展的基础,也是这个学科的尖端内容之一。因工作关系与春生先生结识,对他的学识甚感敬佩,他长期致力于古代兵法典籍的整理研究,是一位真正的学问家,他的学术成就令我们很多专业研究者汗颜。章学诚提出治史必具“史德”,“德者何?谓著书者之心术也”。梁启超又说,“夫学术者,天下之公器也”。做学问是一件大公无私的事情,治学要出于公心,论断要秉持公正,把学术当作天下公器。这既是春生先生一贯秉承的治学操守,也是本书的一个鲜明特色。

古人云:“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传之后世、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相信本书的出版一定会对促进《孙子兵法》的文本研究,对《孙子兵法》本源思想的深度挖掘发挥重要作用。在新时代,《孙子兵法》一定会展现出它特有的思想价值、社会价值和政治价值,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服务。

(作者为军事科学院战争研究院院长)

来源: 天津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