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睁着无辜懵懂的眼睛,恐惧外加不知所措地看着暴怒的你,不知道你会不会瞬间熄火?当孩子认真玩着新买的玩具,而你在一旁不耐烦地指点正确玩法时,不知道你会不会得意洋洋?,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父母忍不住吼孩子怎么办?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父母忍不住吼孩子怎么办(当你在大声吼孩子的时候)

父母忍不住吼孩子怎么办

当孩子睁着无辜懵懂的眼睛,恐惧外加不知所措地看着暴怒的你,不知道你会不会瞬间熄火?当孩子认真玩着新买的玩具,而你在一旁不耐烦地指点正确玩法时,不知道你会不会得意洋洋?

你眼中的“笨孩子”真的很笨吗?

大多数家长,对于孩子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总是不能设身处地地理解,总觉得明明是非常简单的事情,或是已经发生过的事情,为什么孩子就是学不会?为什么孩子还是会犯错?

相信近期,大家都在抖音或快手等短视频 APP 上看到过,关于家长教孩子学习的爆笑视频吧?看过后,应该会被家长怒极的表现,以及孩子无措的童言童语,引得大笑不止吧?

那么有人深思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了吗?为什么孩子们屡教不会?为什么家长们的脾气一点就着?真的是孩子太笨吗?还是家长太没耐心?我觉得,问题没有那么简单!

家长们总是站在成人看待问题的立场上,去看孩子正在面临的问题,而孩子们只是刚开始接触,之前并没有见到的问题,肯定需要适应的时间,但大多数家长,并没有耐心给他们太多的时间。

再者,现在的家长朋友们,在自己小时候接受到的教育方式,也是千篇一律地不合适,这是原生家庭所带来的,也是家长们习惯了高高在上的家长身份所带来的。

父母到底如何与孩子平等对话?

李玫瑾教授曾对 1000 名未成年人做过一项调查,结果发现:在家常被父母吼叫责骂的孩子出现性格缺陷的几率最大,25.7%的孩子“自卑、抑郁”;56.5%的孩子经常“暴躁”。

而2021 年 3 月的《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显示,我国青少年抑郁检出率为 24.6%,其中重度抑郁的检出率为 7.4%。

这些触目惊心的数据表示,每个人都会在成长过程中,接收到不正确的教育方式,不单是父母们已经被原生家庭造成的影响,也包括现在正在进行的父母对子女的影响。

当你在吼孩子的时候,孩子在想些什么?记得知乎上,有个网友写过一句话,让我听了很难过,至今记忆犹新,他说:“当我父母生气大声吼我的时候,我根本不知道他们在说什么。”

父母情绪的不稳定,会在不知不觉中,把情绪发泄在孩子身上,却从未想过孩子其实并不明白,自己究竟错在何处,他们只会被可怕的情绪吓到,不知道接下来自己会不会被打,又要如何避免被打……

不少科学数据也都说明,长期被父母吼的孩子,大脑会有不可逆的损伤,甚至脑容量和智力发育也会受到相当大的影响!

你希望自己的孩子,因为自己的负面情绪伤害吗?或许大多数家长,在控制不住情绪后,都会后悔自己的行为,可是家长们因为的面子问题,却会让他们说出更加不体贴的话来。

记得有个朋友曾经对我说,她因为孩子经常打翻水杯或果汁,而经常和孩子发火,可人在生气时,大多都是什么话难听就说什么,事后自己也后悔,可是却因为面子问题,最后只说了句:“行了,别哭了,难道我骂错你了?快去换衣服去!”

看着孩子小小的背影,我朋友很心疼,也很后悔自责,可却也只是把这些情绪压在心里。我听后只默默问了她一句话,她立马泪奔了,我问她:“你的面子真的这么重要?重要到去伤害你怀胎十月辛苦生下的孩子?”

是的,我们在最初孕育小生命时,总是希望他健健康康的,再大一些则是希望他快快乐乐的,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不再只满足于这些,而是希望他奥数拿奖、钢琴考级、英语出口成章……

如何改善亲子关系?

说了这么多,家长朋友们一定很着急焦虑,不知道自己究竟该如何,才能做一个合格且能控制情绪的父母。

我一直记得,有一部日本动画片《水果篮子》里,小透妈妈说的一句话:“永远不要忘记小时候的自己。”

当时听到这句话感觉很矫情,觉得这是日本动画的通病,既煽情又肉麻,可是自打当了母亲后,慢慢感觉到自己的心态,居然也和所有父母一样发生了改变,这时再想起这句话,就觉得一点都不矫情!

想想自己小时候,每当父母对自己发脾气时,自己那忐忑的心情;每当自己恶作剧成功后,那略带兴奋的成就感;每当自己被冤枉时,那委屈到感觉全世界都没人理解自己的无助……

这样去想,就会在自己对孩子发脾气时,真正体会到孩子的心情,孩子才能在成长的过程中,敢于和父母说真话,而不是撒谎逃避责任,这样才更有助于孩子,成长为一个有担当、不胆怯的人。

再说回开头短视频,家长辅导孩子作业的事情,真是孩子很笨吗?其实并不是!每个孩子的成长发育期不同,记忆力和记忆时间不同,所以他接受新知识的能力也不同!

或许你会觉得你的孩子语言学习能力很棒,但是数学上你真的很想打开他的脑袋,看看他是不是没搭上线;又或许你会觉得你家孩子就是个皮猴子,五分钟都坐不住,让他写作业太难了,你恨不得拿根绳子把他绑在椅子上……

那么,你有没有真正了解孩子的内心?真正站在孩子的角度上去看问题?或许他只是缺乏练习,或许他只是理解不了?更或许他只是希望你能陪他一起写作业?

不理解孩子真正的内心,不但无法帮助孩子爱上学习,也会让自己抓狂,忍不住去伤害孩子,事后又后悔自己的所作所为,这样恶性循环,对亲子关系不利,也对孩子的身心健康不好。

所以,家长朋友们,让我们一起重新开始,要知道我们都是第一次当父母,做得不好没关系,重要的是我们调整好心态,如果能多学习一些情绪管理,多耐心对待孩子面临的难题,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问题,多想想他的年纪和自己的差距,自然会更宽容一些,这也是一场人生修行!

希望我们都能在亲子关系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平衡点,而这个平衡点,会不断增进我们良好的亲子关系,让孩子们健康成长,相信他们总有一天,会开出最绚丽的花朵!

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