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甥新学期上幼儿园了。

像所有的家庭一样,从报名入园、到试园,再到正式开始幼儿园全天生活,家里的大人们似乎总会忐忑不安喜忧参半。

外出幼儿园老师应该如何和家长说(幼儿园老师和家长不知道的一些事)(1)

女儿上幼儿园的时候,接送都是姥姥姥爷负责。工作原因,我不知道她第一天上学是什么样的,第一个星期的状态也已经记不清楚了。

现在,外甥开始幼儿园全天生活的时候,依旧需要由姥姥姥爷负责接送(军人老师工作原因)。一切又好像重新浮现在眼前。

作为曾经的幼儿园老师,再次近距离地看到了家长和老师的双面处境。

一些家长不知道的事

老师们在干什么?怎么左盼右盼,孩子在幼儿园的照片动态还是没有更新?

外出幼儿园老师应该如何和家长说(幼儿园老师和家长不知道的一些事)(2)

忙碌的瞬间太多了。

孩子需要引导,需要耐心解释说明,需要无微不至的关心照顾。一句提醒的话,经常需要重复上百次。比如上厕所洗手喝水,只要有一个孩子上完厕所没有洗手,或者洗完手没有在运动开始之前喝水,就必须要耐心等待再提醒。

当老师时每天说的话,会比平时多365倍到3650倍。

需要非常好的体能。幼儿园时期的个人体重,从来没有超出过97斤的门槛。上下楼梯,弯腰蹲下,站起奔走,跳舞歌唱讲故事表演。潜能被全盘激活全面发展运用。

外出幼儿园老师应该如何和家长说(幼儿园老师和家长不知道的一些事)(3)

每天放学的时候,孩子们都走了,会有一瞬间突然觉得耳朵失聪。因为校园里突然间安静了,鸦雀无声。真的会掉颗纸团都能听到。

更别提全天候的警惕戒备,处处留意安全隐患。一旦发现警情,就要第一时间采取特种兵一样的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确保孩子完好无损。唯恐哪一个孩子出现安全问题,毋宁说是拿着卖白菜的钱,操着卖白粉的心。

外出幼儿园老师应该如何和家长说(幼儿园老师和家长不知道的一些事)(4)

整理照片,备课,做环创,做计划总结报告,参加培训,及时与家长互动沟通,为家长们答疑解惑。都是所有老师的常态。

大家普遍觉得幼儿园老师像保姆,其实保姆的事情确实是一点不落全做了,同步要进行的,还有教室及活动场所的环境布置,集体生活中的课堂常规和活动常规,孩子们之间相处的方式引导,教研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的活动内容,孩子生活学习的细节观察、记录和进一步的总结、反馈。

每一位孩子都是独特的,所以要观察到所有孩子的特质,是一件有挑战的事情。

集体生活显然更容易让老师区分孩子们的优势所在。大多时候,大人们会以外向内向来对孩子进行第一步的区分。幼儿园活动中,这样的区分并不代表要把孩子分开,相反,有的外向型孩子内心也会特别敏感,而内向型孩子也有活跃调皮的间歇。所以任何时候老师都不能随意为任意一个孩子贴标签。

最贴近家长感受的有:家长会。家长问题答疑。家长矛盾协调。家长日常沟通。

老师的心,时时刻刻围着孩子转不停。

家长亦然。

一些老师不知道的事

外甥试园结束,正式开始在幼儿园的全天生活了。相比较妈妈的担心,姥姥表现得格外忧心忡忡。担心孩子吃饭睡觉上厕所……。

前两天外甥入园都没有哭,晚上接的时候,外甥也几乎没有回答姥姥的任何问题。我并不敢太多说什么。刚入园的孩子,刚接触一群孩子的老师,和刚离开外孙的姥姥,心理上大都是脆弱紧绷的。

不知道为什么写到这里突然想到有一个词语,叫做心照不宣。

到了第三天入园的时候,外甥情绪出现了波动。姥姥的眼睛瞬间就红了。还好下午放学后姥姥姥爷和外甥同班的小朋友家长商量,把两个小伙伴约在一起玩,尽可能去减少孩子面对陌生环境时的无措和孤独感。

外出幼儿园老师应该如何和家长说(幼儿园老师和家长不知道的一些事)(5)

也终于身临其境地体验到,曾经可能有那么多殷切的疑问在小班孩子家长的心里盘桓。孩子回家后回答的每一句话,都可能会留给家长N多无限的遐想空间。也不知道自己曾经带的那些小班宝宝们,开学初回到家后都收获了哪些十万个什么怎么样。

而同时空的老师,几乎没有可能关注到班里每一个孩子的每一个细节。集体生活的方式,决定了老师必须按集体规则来统一对孩子们提出要求。

集体常规,是所有孩子参与集体活动所必须要学习与体会的重要一课。也是保证所有孩子身心健康、能够在相对秩序的环境中学习新能力接受新事物的必要条件。除非哪个幼儿园里的老师只需要关注一个孩子,只对一个孩子负责。

网上看到很多家长纠结孩子刚入园的焦虑问题,放学后跟孩子一见面就各种盘问。今天开心吗?在学校吃了什么?有没有拉臭臭?认识好朋友了吗?有没有人欺负你?老师表扬了吗?

外出幼儿园老师应该如何和家长说(幼儿园老师和家长不知道的一些事)(6)

孩子的答案,其实多半取决于家长的问题。比如你说今天在学校睡觉了吗?睡了。吃的什么呀?什么呀。孩子一边玩,一边重复你的句尾。

这时期孩子的记忆和想象,还是有一部分是交替重叠的。刚开学没几天,一切都还陌生,孩子的注意力和家长的关注点并不同步。家长的关注还多半会影响孩子的注意方向。

家长总是问孩子有没有受欺负,孩子就可能会延伸出受欺负的感受,但这可能并不是真实情况。

多正向语言引导孩子,孩子也会更加朝着正面反馈成长。比如关注孩子反馈的学校的游戏规则、课堂上新学的儿歌、进餐时不说话吃完饭送餐具、认真洗手多饮水等更有助于孩子融入集体生活的亲子互动。

外出幼儿园老师应该如何和家长说(幼儿园老师和家长不知道的一些事)(7)

守护期待孩子进步的同时,给予孩子成长的空间和信任感。

爱和信任,交给时间

时间会解释一切的。因为爱和信任,是相互的。

还记得带小班的时候,那些至今都记忆犹新的片段。有的孩子天生善于亲昵长者,拉着老师贴着老师说喜欢你;有的孩子完全淡定坦然,不拘一格也喜提老师赞赏;有的孩子不喜欢睡午觉,坚持要坐在床头,直到半个月后困得实在睡不着了也觉得教室里很安全老师很亲切,突然就呼呼大睡非常香甜;有的孩子每天都会哭到手足无措,半个月后也突然喜欢上了小班的生活,完全认可接纳了老师和新伙伴。

外出幼儿园老师应该如何和家长说(幼儿园老师和家长不知道的一些事)(8)

当然,九月只是开始,十月份国庆节回来还有新一波的分离焦虑。但是焦虑情绪都会慢慢得到缓和的。

如果老师没有发活动照片和活动表,也不要凭空想象猜测,有机会的话可以看一看班级的一周活动安排。如果孩子依旧有情绪波动,也还是要坚持按时入园,避免孩子产生逃避心理,尽量减少拖延或者请事假。

外出幼儿园老师应该如何和家长说(幼儿园老师和家长不知道的一些事)(9)

相信孩子。也相信老师。时间就是最好的答案。就像一位二胎妈妈说的,老大入园的时候,心情就像过山车,阴晴圆缺起伏不定。老二入园的时候,就没有太大感觉了。一切坦然。

作为一名幼儿园老师的孩子妈妈,写在后面的话

女儿在幼儿园的时候,每天早上她上学的时候我已经上班走了,每天下午她放学的时候我还在学校继续每天的备课环创和家长沟通。虽然在一个园里,偶尔也不过在操场上打个照面,其他时段完全无交流。工作职责所在,也怕干扰她的正常集体生活。每逢节日比如元旦游园会母亲节活动运动会等,女儿是从来不会由妈妈陪伴的,她的重要活动我全部缺席。运动会赛场上,我们还是对手,我永远为自己班里的孩子们加油呐喊。

这大概是所有老师的常态。

忙碌导致无法兼顾,遗憾也是无从弥补的。

我只能在开学前的晚上,为她在枕头和被褥的角上,亲手缝上她的名字,加上两颗爱心。告诉她午睡的时候想妈妈的话,可以摸一摸爱心,这样就和妈妈心连心了。或者为了让她多睡半小时,在早起分别的时候,亲亲她的手心,告诉她这是魔法亲亲,可以装在口袋里,想妈妈的时候掏出来一颗。

外出幼儿园老师应该如何和家长说(幼儿园老师和家长不知道的一些事)(10)

相比较起来,焦虑更多的反而可能是大人们。孩子可能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坚强。如果你也有分离焦虑,可以尝试告诉自己前面这句话。

因为太忙,也就没有机会去细想女儿在面临新的环境时,可能会遇到的许多陌生情况。还记得女儿的老师告诉我说,一开始孩子听不懂正反话,课堂上希望小朋友们都安静下来,老师说了一句谁还有话要说,女儿竟然举手了,完全听不懂老师是在生气。小孩子真的是很真实的,不懂的太多。就需要老师尤其包容和有爱心。

作为老师的孩子,女儿的学号排在班级最后一个,班里所有列队活动的时候,大多数会按学号站队。学期末的一次亲子活动中,姥姥带着女儿参加,我照例是分身乏术。让姥姥没想到的是,全班孩子都参与的一个游戏,因为时间问题,女儿排在最后一个还没完参与就结束了。这件事情让姥姥记忆深刻,一直有点耿耿于怀。我可以理解。幼儿园老师,无从完全兼顾每一个孩子。

彼时我恰巧作为一个妈妈,能够同步理解到班里的孩子,同步获悉到他们的成长环节的关键点,以及可能存在的成长问题,也尽可能细致地兼顾到班里的每一位孩子。把班里的孩子都看做自己的孩子,把自己赋予妈妈和老师的双重身份,让孩子们慢慢地收获安全感。孩子们也打从心底里接受了我——这个陪伴他们人生道路上第一个集体生活的可以信任的大伙伴。但也并不是说就能保证完全没有疏漏,所以还是需要家长们的理解、支持和信任。

外出幼儿园老师应该如何和家长说(幼儿园老师和家长不知道的一些事)(11)

相互信赖,真诚沟通,才能共同为孩子的成长助力。

祝愿所有的孩子,都能拥有快乐童年,和美好的校园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