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咏柳》诞生记

咏柳是古诗文吗(古诗咏柳诞生记)(1)

公元695年。贺知章高中状元入朝为官,历任礼部侍郎、秘书监、太子宾客等职。贺知章是著名盛唐诗人,其诗以绝句见长,《全唐诗》存诗十九首。《咏柳》是他的代表作。今天我们解读这首名诗,看看这首名诗是怎样写成的。从而帮助我们的同学、快速提升古诗阅读和古诗写作的水平。

我们知道,《咏柳》这首古诗共有四句: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四句诗实际上是这首七绝绝句诗结构的四个组成部分,它们依次是起句、承句、转句和合句。通常我们习惯称之为“起承转合”。

那么,贺知章的《咏柳》是怎样写成的呢?

咏柳是古诗文吗(古诗咏柳诞生记)(2)

唐天宝三载,贺知章奉诏离京回乡,百官送行,可谓风光无限,前无古人;又有越州官员列队相迎,可谓荣归故里,光宗耀祖。其时正逢早春二月,贺知章看到初发的柳叶一派盎然,想到是二月春风成就了柳叶,就像事业有成不虚此生的自己,完全是由于这大唐盛世的造就一样,于是决定作咏柳诗一首,以感恩成就自己的大唐王朝。这二月的春风和这理想的剪刀这两个意象,组成这首咏柳诗的合句:二月春风似剪刀。合句中的“似”字,准确表达了贺知章对大唐盛世的敬畏之心和赞美之情。

关于“合句”,古诗词里的“合句”又叫“结句”,是“完结、结局”的意思。从诗文结构的角度讲,“合句”就是绝句诗里的“结局”。

有了合句即有了结局,深谙作诗之道的贺知章知道,接下去就是要构思这首咏柳诗的起句。起句,意思是开端。贺知章对自己的内心说:“我们的合句是二月春风似剪刀,我们合句的前提是什么?我们合句的前提就是我们的起句。”

贺知章自己的内心回答说:“二月春风似剪刀的前提是柳叶已经像碧玉一样长满整颗大树,就像自己,一个务农栽桑的庶民,官至工部侍郎授光禄大夫、含元殿学士并最终度为黄冠道士一样。因此,我们的起句应该是碧玉妆成一树高。”

有了这首咏柳诗合句和起句,贺知章知道,接下去就是构思这首咏柳诗的转句。转句,意思是转移话题,转句和合句是直接的因果关系。贺知章对自己的内心说:“现在,我们回到我们合句,再次面对我们的合句我问你,我们合句即二月春风似剪刀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二月春风似剪刀产生的主要原因就是我们的转句。”

贺知章自己的内心回答说:“二月春风似剪刀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柳叶不能不知道是二月的春风成就了自己,就像我不能不知道是大唐王朝成就了自己一样。所以,我们的转句应该是不知细叶谁裁出。”

有了这首咏柳诗的转句以后,接下去就是构思这首咏柳诗的承句。承句,既是转句的前提,又是起句的结果。贺知章对自己的内心说:“不错,不知细叶谁裁出,正是我们这首咏柳诗的转句。现在,我们构思我们的承句。我们面对我们的转句我问你,不知细叶谁裁出的前提是什么?不知细叶谁裁出的前提就是我们的承句。”

贺知章自己的内心回答说:“不知细叶谁裁出的前提是,成千上万条下垂的柳枝都是由春风所吹绿。就像我所取得的成就都是由大唐王朝所造就一样。因此,我们的承句应该是万条垂下绿丝绦。”

贺知章对自己的内心说:“很好,万条垂下绿丝绦,正是这首咏柳诗的承句。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把它写下来。”

咏柳是古诗文吗(古诗咏柳诞生记)(3)

贺知章自己的内心回答说:“好吧,这首诗的题目是《咏柳》。起句是碧玉妆成一树高,承句是万条垂下绿丝绦。转句是不知细叶谁裁出,合句是二月春风似剪刀。”

这就是上千年来广为流传的名诗《咏柳》的创作全过程。

————————

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