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婚之夜,独守空房,她患了伤风,第二天,当她躺在床上挣扎时,却听到丈夫和别人在门外用她的病和别的女人调情,这个女人还是丈夫的表嫂,这样的婚姻,她坚持了10年,夫家嫌弃她生不出儿子,她却在生了儿子后,离了婚,挨了丈夫一耳光,把她打成了职业女性,走上卖文为生的女作家之路。

离婚的苏青涅槃重生,成了知名女作家,一代 “文妓”。

民国作家情话(如果婚姻无望那就活出自己)(1)

苏青

她的叛逆,是家族中一代代女子的隐忍和酸恨积攒而成。

苏青1914年出生,从小家庭富裕,父亲在哥伦比亚大学求学,所以被寄养在外婆家。苏青的童年幸福自在,当时外公已经离世,外婆家是清一色都是对婚姻失望的女性长辈,她们把满腔的慈爱与柔情投注到年幼的苏青身上。她的童年充满了爱与宽容,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苏青单纯、不矫饰,热情又率直。但同时,也让她有机会从贴身观察和感同身受的体悟婚姻中女性的酸楚。

苏青的父亲求学归国后,在上海银行就职,一开始父亲带她出入派对,后来发现桀骜不驯的苏青不能为自己“争光”,就一个人出入灯红柳绿的场所。输钱、狎妓,一边自在,一边败家,逐渐拖垮了身体,苏青11岁那年,父亲病逝。

失去父亲,家里也没有钱了,生活拮据,对于父母的婚姻,她印像深刻的是曾经父亲的花天酒地和母亲的软弱迎合,她心疼母亲的命运。

家里的长辈们,对于女性意识的早有觉醒,即便生活拮据,也坚持让苏青上学。

苏青的婚姻,开始就是一个错误

苏青16岁那年,在女子师范读书,她是学校的女学霸,是同届中唯一考上国立中央大学的学生。她与丈夫李钦后是同学,他们曾同台演出《罗密欧与朱丽叶》,李钦后的父亲在台下看到了苏青的才华,觉得这样的女人能生出聪明孩子。没多久李家就上门说亲,苏青家也同意订婚。

民国作家情话(如果婚姻无望那就活出自己)(2)

苏青

1933年,苏青考入国立中央大学,她想要先完成学业再结婚,“早婚”不是苏青的选择,是无奈的父母之命。

一开始,李家人承诺:嫁过来后,可以接着求学。

她没有反抗,拿到彩礼,让弟弟继续学业。

然而夫家着急让她嫁过去也是有原因的。

结婚前,她的一厢情愿的以为自己和李钦厚是有些感情的。因为他们有过无数次通信。

然而结婚当日,苏青就隐隐约约知道了丈夫的事儿,原来自己鸿雁传书多次的结婚对象早有恋人,而他的恋人居然是一位风流寡妇。

若非李家对“名声”看重,李钦厚这儿苏青,是不得已的父母之命。

洞房当晚,她就病了,是伤风。

走进无爱的婚姻,是走进无望的生活

苏青婚后生活,并不美好,那个沾亲带故,叫“瑞仙”的女人,明里暗里和她较劲,她在《结婚十年》中写道:“自己的婚姻,是拥挤的。可拥挤又如何,自己已经嫁进来了……”

苏青拥有活成新式女子的资本,但她却是个传统的女人。

婚后,苏青隐忍了太多委屈和苦痛,她曾复学,可回到学校后,她怀孕了,不得不退学。她是想要继续求学的,然而她把生儿育女看得太简单,她不知,从此,她再也没有机会回到学校了。

苏青怀孕了,她的婆婆在她的肚脐周围摸来摸去,并断定这是个孙子。夫家急切想要男丁,给了苏青很大压力,然而孩子出生,医生一句“是女的”就决定了苏青在婆家的地位。

即便丈夫的冷漠花心,公公婆婆的嫌弃,苏青依旧爱她的女儿。

“先开花,后结果”,刚刚生下第一个女孩后,婆家人接着要求生个儿子。

可生什么,不是期盼就有用的,苏青的第五个孩子才是男孩,然而这个男孩出生后,并没有给她带来生活的转机。

二女儿出生后,因为战乱,他们举家搬去了上海,李钦厚挣的钱根本不够维持家庭开销。苏青不得不想办法挣钱,养家,养孩子。

苏青带孩子,通过作家邻居余白的帮助,在一些杂志社发表文章。

苏青开始挣钱,李钦厚就逐渐减少给她钱,到最后,连家用的钱也不给。

可他出门花天酒地,钱永远那么够。

对于没爱的人来说,是没有包容和理解的,任何的小矛盾都可以是大事。

忍无可忍,无需再忍

苏青怀着第五胎时,终于忍无可忍,爆发了。李钦厚此时有了别的情人,其中包括邻居余白的妻子胡丽英。

她用了10年时间,怀着第5个孩子时,没能等这个男人回头。她等来的,是拳头。

家暴的起因是李钦厚看到妻子将做好的小菜泼了。不久后,苏青生下了她和李钦厚唯一的儿子元元。得孙后公婆的喜悦,并没有让苏青觉得多可贵。

胡丽英抛弃了两个女儿和余白离婚了,就在苏青儿子出生后不久。苏青隐隐约约感觉到,丈夫就要跟自己说“离婚”了。

苏青想保住婚姻,即便丈夫出轨、花心甚至家暴,她也想要为自己的孩子们保留一个完整的家。女人做了母亲总会为了孩子委屈、隐忍,苏青不知道的是,家暴的男人,有一次,就会有无数次。

得知胡丽英已经有了二个月身孕,苏青决定主动退出,然而这个男人却犹豫了。这一次,离婚没有成功。

当家暴第二次发生后,苏青不再对李钦厚抱有任何希望,她开始没日没夜地写稿,没日没夜的拼命后:她患上了那个年代的绝症——肺结核。

苏青刚被确诊,李钦厚从老家回来了,他父亲死了。他把父亲的死怪在了苏青和胡丽英身上。

这一次苏青不在想争辩了,她说:离婚吧,就今天。

苏青和李钦厚的离婚只请了个朋友做公证。

摆脱无望的婚姻,活出一个自己

一身病痛,还要养孩子,她的独立之路,首先要活着。她的文章和她的生活一样,没有风花雪月,没有清丽脱俗,她的文章说的是身边事,儿女情长、家长里短、柴米油盐;她的文章也像她的人一样,世俗、辛劳,还有市井和世家的小龌龊,烟火气很大。

民国作家情话(如果婚姻无望那就活出自己)(3)

苏青和友人

她总能坦率地说真话,却也带着小女人锱铢必较。她被生活淬炼得现实而泼辣,她一个人经营《天地》杂志,蹭周作人的热度,客户给打折,新年加量不加价,各种讨价还价,营销方案层出不穷。为一点折扣,与小贩“讲斤头”,她不怕丢人,不怕吃苦,跑到马路上贩卖自己的小说《结婚十年》。

从此,她也得了个“犹太作家”的诨号。

走出家庭的束缚,苏青声名鹊起,《结婚十年》这本书也被再版了36次,奠定了苏青在文坛的地位,让离婚后的苏青生活都有了保障,更为她成为民国最富有的作家拉开了序幕。

苏青变成了职业女性,富有、直白、充满魅力,这时她的前夫三番五次跑来借钱,并提出复合。这个曾为了孩子可以无限隐忍的女人,她不会复合,现实让她清醒了,她知道这是个没有责任也没有长性的男人,他们之间没有爱,也不可能培养出爱。离婚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无限的隐忍,无尽的酸楚和无望的婚姻。

老年的苏青回归了宁静,与小女儿、外孙一起生活。

离世前几天,苏青一直念叨着要看一看自己的作品《结婚十年》。

曲终人散时有尽,张爱玲曾说苏青是:“伟大的单纯”,她最终单纯坦白地离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