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高中生中曾流传一句话,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树人,三怕写作文。哈哈哈,今天罗老师就来跟大家聊聊古文学习。

目前高考语文试卷中一般设置四篇阅读,其中两篇是古文阅读:一篇古诗词、一篇文言文。其实高考语文对于古文的考察要求并没有太高,考察的实词大约300多个、虚词18个、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特殊语言现象也都不算太多,相比较于高考英语3500的词汇量、庞大复杂的语法体系,真的可以算是小巫见大巫。但是为什么大多数学生还是觉得古文比英语难多了呢?

其实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古文现在已经算不上我们的母语了,因为她已经远离了我们的现实生活,对我们来说不熟悉甚至是很陌生,这也是让很多孩子对其望而却步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罗老师经常说,要把古文当成语文中一个独立的、全新的系统来学习。

古文表达学习的句子(说说语文中的古文学习)(1)

古文学习通常有几大板块,首先就是实词。

在现代汉语中,我们的字和词的区分相对比较明显,单音节词比较少,双音节和多音节词数量占有绝对多数;而在古文中,占绝对优势的却是单音节词,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字”。从古至今,我们汉字数量增加的非常有限,但是词汇量的增长却是突飞猛进,这就导致古文中“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等现象非常普遍,这也是古文让人难以理解的主要原因。

对于古文实词的学习,与英语单词一样,必须依靠记忆和积累,这个要靠童子功,所以现在小学语文课本也慢慢加大了古诗词和古文的比重。罗老师认为,小学一二年级要重视古诗词的背诵和理解,三年级开始就要开始涉及文言文的学习,对于涉及成语故事或文化典故出处的小古文就要背诵和积累了,这对于以后初、高中语文中的古文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基础打不好,将来的学习会非常痛苦,补起来也非常困难。

古文学习的第二大板块则是虚词。虚词因为没有实际的意义,主要是在句子中起辅助语法结构的作用,所以对于虚词的掌握就更加不好把握。因为在古文中,往往一个虚词能够表达的前后句子成分关系有很多种。譬如同样一个“而”字,可以表并列,可以表顺承,可以表递进,可以表转折……几乎你能想到的前后句子成分之间的关系,它都可以表示,所以在具体的句子和语境中,判断一个虚词究竟表示什么意思是非常困难的。

对于文言虚词的学习和把握,必须靠语感。而一个人语感的形成则需要大量的语言运用实践。针对文言文来说,就是必须进行大量的文言文诵读,才有可能形成一定的古文语感,就像我们常说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留吟”。古代私塾所用的蒙书系列,如《三字经》、《弟子规》、《百家姓》、《千字文》等等,其实就是在培养孩子们的基本语感和素养。

至于古文学习的其他板块,如通假字、特殊句式以及文学常识等,也因为距离我们现在生活比较遥远,而增加了学习难度。但是相对于现代文阅读与写作的千变万化、不可预测,范围比较有限,知识点可以穷尽的古文学习才是语文提分的有效途径。

古文表达学习的句子(说说语文中的古文学习)(2)

那么对于中小学生来说,究竟如何才能学好古文呢?罗老师姑且在这里说几点,希望可以抛砖引玉,让更多的人关注古文学习。

一、 准确诵读

诵读是学习古文非常有效的方法。有感情地诵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体会古文的含义及思想感情。

准确诵读最重要要做到两点:一是要读准字音,尤其是多音字、通假字、生僻字等;而是要注意正确的停顿和断句。

二、 背诵经典和精美文段

古文中经典的文章或段落经常需要背诵,这不仅是考点,也是积累古文素养的最佳途径。

三、 准确翻译和理解

对于教材和教学大纲中涉及的古文要做到字字落实、准确翻译,并在课外古文阅读中复习和运用课内的知识点,尽量做到举一反三,学以致用。古文学习一定要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慢慢积累,水到渠成。

古文学习虽然不容易,但是有法可循,只要肯下功夫,勤于积累,善于总结,就一定能学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