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隶属于安徽省,简称“蕲”,别称蕲城、宿城。在地理位置上,宿州市位于安徽省北部,襟连沿海,背倚中原,素有安徽省北大门之称。东至东北与江苏省宿迁、徐州接壤,西至西北与河南省商丘、山东省菏泽毗邻,南与安徽省蚌埠、淮北相连,也即地处安徽、山东、江苏、河南四省交界处,具有非常优越的地理位置。同时,宿州市总人口超560万,拥有1200多年的建制历史。

安徽省及所辖市人口(安徽省一个市人口超560万)(1)

首先,截至2017年,宿州市下辖1个区:埇桥区,4个县:砀山县、萧县、灵璧县、泗县。就宿州市的历史来说,早在5000多年前,该地区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春秋时期,境内就置有宿国、萧国等小国附庸于宋。宋国都城一度迁于宿地相山。战国时期,该地区属于强大的楚国。秦始皇嬴政建立秦朝后,该地区属泗县郡、砀郡,置有苻离县、蕲县、相县、取虑、铚县、僮县等县。东汉这一历史阶段,今安徽省宿州市一带主要属谯郡。

三国这一历史阶段,魏蜀吴三家争霸,今宿州市一带成为魏国的疆域。西晋惠帝无康五年(295年)砀山并入下邑县。东晋建武元年(317年),萧县属沛郡,郡治由相县徙于萧。南北朝北魏孝昌二年(526年),废下邑,设立砀郡,下设砀县、安阳两县。由此,在南北朝这一历史阶段,今宿州市一带的建制和归属变化较大。隋文帝开皇六年(586年),改承高县为龙城县。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年),改龙城县为临沛县。不久之后,复改临沛县为萧县。

安徽省及所辖市人口(安徽省一个市人口超560万)(2)

公元809年,唐朝正式在该地区设立宿州,治虹县(今泗县),辖苻离县、蕲县和虹县;元和九年(814年),亳州属临涣县划入宿州。由此,对于宿州这一建制,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了。北宋建立后,宿州隶属于淮南路。熙宁五年(1072年),宿州属淮南东路。金兴定元年(1217年)砀山县城被黄水荡没,县治迁虞山保安镇(今属河南永城)。元朝建立后,废蕲县、临涣、苻离三县入宿州。公元1265年,废萧县、永固县入徐州。

安徽省及所辖市人口(安徽省一个市人口超560万)(3)

最后,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宿州属临濠府,后改属凤阳府。洪武十二年(1379年),萧县、砀山县属南直隶徐州。清朝初期,宿州隶属于江南省。康熙皇帝在位时,江南省分为安徽省和江苏省,宿州属安徽省。1912年,宿州改称宿县,与灵璧县、泗县属安徽省管辖,砀山县、萧县属江苏省。1955年,砀山县、萧县划回安徽省。1998年12月6日,设立地级宿州市。如今,宿州市下辖砀山县、萧县、灵璧县、泗县、埇桥区,总人口约为566万人。

文/情怀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