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县被划归外省,但他日夜想回到亲大哥身边

生活中有不少这样的例子。一个人从小被人抱养,他长大后知道自己身世,知道在这个世界上,自己还有一个亲大哥。有的养父母对自己的养子女极为疼爱,但也有的养父母对养子女很一般,而亲大哥也特别疼爱这个流离在外的亲弟弟,想尽办法帮助条件一般的弟弟过上好日子。

撤县设区给当地的明显影响(这个县被划归外省)(1)

在这种情况下,养子女自然渴望与自己的亲大哥团聚,在他看来,自己的大哥,才是世界上最亲的人。

一个人如此,一个地方,有时也是这样。

有这么一个县,几十年前他还是江苏省的一部分,后来被从该县所属的市划给了安徽,不过经济发展不太如意。而他原属的地级市,因此县离开而元气大伤,现在,这对离散多年的兄弟除了跨省区划的政治因素后,又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奔向致富路。

这个县,就是安徽省最北的县之一萧县,安徽最北的县是砀山,最北处与山东有狭长边界。而萧县原属的那个地级市,就是“千古龙飞地,一代帝王乡”的江苏徐州。

撤县设区给当地的明显影响(这个县被划归外省)(2)

说到徐州,不知道有多少同学会想到一个词——兵家必争之地。现在一提“兵家必争之地”,最没有争议,最有代表性的城市,就是徐州。

徐州是汉朝开国皇帝刘邦的家乡,自古就是东部大郡,政治地位也非常高。明朝定都南京,徐州直属南直隶,这也是徐州做为一个北方城市,却属于江苏省的由来。徐州在清朝雍正十一年时,正式跨入“府”的行列。

徐州治下的属县,历代不一,但在清朝时,徐州辖七县和一个州。一州是邳州(后改邳县,又改回邳州),七县即环绕徐州府城的铜山、丰县、沛县、睢宁、宿迁(现在是地级宿迁市),以及现在被划归安徽的砀山和萧县。有时也把一州七县合称为老八县,分为上下两部,上四县即丰、沛、萧、砀。

撤县设区给当地的明显影响(这个县被划归外省)(3)

在建国以前,安徽省都是和山东没有接壤的,江苏西北角的砀山和河南为邻。但在建国后,因为百废待兴,各种条件比较差,比如防洪防汛。在1954年,淮河就爆发了罕见的大洪水,在安徽和江苏交界处的洪泽湖流域引起了巨大灾难。洪泽湖面积巨大,对调和两省农业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治洪能力却有限。

早在金章宗时(公元1194年),黄河夺走淮河水道入海,淮河水无法直接注入黄海,只能改走洪泽湖,经高邮湖南下注入长江再流入东海。可淮河水走洪泽湖,对两岸造成了极大的隐患。现在以龙虾闻名天下的江苏盱眙,那时还属于安徽,和江苏没有关系。

撤县设区给当地的明显影响(这个县被划归外省)(4)

而洪泽湖主要在江苏境内,江苏面对洪灾的压力更大。而盱眙正处在淮河注入洪泽湖的节点,所以江苏希望安徽盱眙能提前蓄洪,减轻江苏的压力。可安徽不乐意,如果盱眙蓄洪,压力就将转移到安徽境内,安徽凭什么为他人做嫁衣裳呢?

为了这事,两个省经常吵架,谁也不让谁。但淮河水一旦崩裂,那将是无法挽回的巨大灾难。怎么办?有关方面觉得江苏让盱眙蓄洪的办法是对的,可盱眙又属安徽,江苏调不动。那么,就只有把盱眙划给江苏,这样江苏就方便治淮了。可安徽平白少了盱眙,自然不愿意,有关方面就让双方坐下来谈。谈什么?换地,不能让安徽吃亏。

最终的结果大家都知道了,原属安徽的盱眙和泗洪两县划入江苏,而江苏为了补偿安徽,把隶属于江苏徐州的砀山和萧县归给了安徽。

撤县设区给当地的明显影响(这个县被划归外省)(5)

萧县做为徐州传统的老县,和大哥徐州的关系,已不能用“极为亲密”来形容了,因为他们根本就是一家人,同根同源。萧县人在外省是很少称自己是安徽萧县了,除了正式场合,更多的是自称徐州萧县。在萧县人看来,萧县从来就是徐州不能分开的一部分,语言、生活、饮食完全相同。

徐州同样对萧县的离开分外不舍,从来没有把萧县当成外人,比自己的亲兄弟还亲。安徽的马鞍山和江苏省会南京的亲密关系尽人皆知,但徐州和萧县虽跨两省,却没有半点生分,那关系,简直就是如胶似漆,难舍难分。而现在,徐州对萧县回家的渴望更进一步,抛开几千年来的血缘感情不谈,仅从地缘上看,徐州就特别需要萧县。

徐州是全国较大规模的市,是淮海经济区的中心城市。

撤县设区给当地的明显影响(这个县被划归外省)(6)

在民间讨论第五个直辖市时,徐州竟成黑马,被很多舆论认为徐州有非常合适成为直辖市的条件,毕竟徐州在淮海经济区的辐射力不用多说。即使不成为直辖市,在讨论设立新省时,徐州又是第一热门,即以徐州为省会的新的淮海省,把江苏北部、河南东部、山东南部、安徽北部的一部分经济欠发达城市组合成新省。

问题是,现在这两种说法主要只停在民间,上面并没有什么动静。而徐州的规模越来越大,经济实力在全国三十多位,超过很多省会。做为有潜力成为特大城市的徐州,只能对外要地,才能满足不断扩大的规模。在省内还好办,徐州已把环绕市区的原铜山县改成铜山区,可以提供足够的用地。但铜山(包括整个徐州地级市)的地形是东大西小。所谓东大,即往东边有巨大的辖区,但往西,只隔不到二十公里,就和安徽接壤。而萧县,就与铜山区紧紧相连,但毕竟现在是两个省,徐州很难向西发展。

撤县设区给当地的明显影响(这个县被划归外省)(7)

徐州的市区偏偏紧邻苏皖边界,向西发展严重受阻。从徐州市区到萧县,不过二十公里,不要说开车,就是骑自行车也不过一个小时,比南京和马鞍山近多了。徐州的新城区放在城东,就和向西无法用地有很大的关系。但如果一直往东,又容易造成东重西轻的局面,所以,徐州想尽办法和萧县加深合作。

萧县现属安徽的地级市宿州,可萧县距离宿州足有一百多公里,而距徐州只有十几公里,除了正式场合办事,很多萧县人都把徐州当成他们的地级市。购物、游玩、看病,萧县人都直接去徐州,萧县和徐州的跨省班车更像是县际流水车,来回很方便。萧县人要坐飞机,很多都去徐州的观音机场。

现在徐州发展越来越快,萧县自然要搭上这趟快车,何况原来就是亲兄弟,徐州也愿意拉萧县(砀山)一把。徐州现在正在修建地铁,原本只在市内,但考虑到萧县的发展,据说徐州把地铁一号线修到安徽萧县。

撤县设区给当地的明显影响(这个县被划归外省)(8)

同时也有说法,徐州打算修建五环路,而五环路竟然包纳了安徽萧县,真正将亲弟弟萧县紧紧搂在怀里。而最靠谱的现实是,徐州和萧县之间正准备修建一条快速通道,让萧县更方便的来往徐州。

萧县也非常愿意成为徐州的后花园。现在除了跨省的正式场合,萧县和徐州下辖的县没有区别。现在,跨省的行政区划调整是不太容易的,这需要国家层面决定,成本和牵扯面都太大。不过,相对于徐州成为直辖市,设立新的较小规模的新淮海省倒是有几分可能的。如果新省真的设立,那萧县和砀山是可以回归徐州的。

撤县设区给当地的明显影响(这个县被划归外省)(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