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朱之文出生在山东单县郭村镇朱楼村一个农家院,在他上面已经有了两个哥哥,三个姐姐,他是家里的第六个孩子,在他之后还有一个妹妹。

大衣哥朱之文的成名路(这样的大衣哥朱之文还能招骂)(1)

全家九口人,除了家里的几亩薄地,就是靠着农闲时父亲外出打零工生活。长久的劳累,使体弱多病的朱父在62岁那年离世,那一年,朱之文六岁,两年后,朱之文辍学了。

辍学回家的朱之文开始帮着母亲干农活,十岁的孩子干着和大人一样的农活,可见有多辛劳。久而久之,他开始唱歌来缓解压力。

直到有一天,他听到一个美妙的歌声,顺着声音寻过去才知道,这声音是从邻居家收音机传出来的。那是在70年年代末,80年代初,一个十来岁的孩子看到一个这样玩意,肯定是一副问号脸,心里会默默地想:这玩意真神奇!

然而收音机再好,毕竟是人家的,朱之文不可能要求邻居一直收听音乐频道,或者一直听歌。所以,下定决心一定给自己买一个属于自己的收音机。

1986年年初,不满17岁的朱之文和同村人一起去了河南郑州三十里铺的砖窑厂,开始了他的“搬砖”生活。其实,生活在农村的70后,80后的孩子都应该知道,砖窑厂的活,就三个字可以形容:脏,热,累!

终于熬到发工资日子,几十元的工资,他数了一遍又一遍。他没有像现在我们发工资那样,给自己弄件衣服,或者出去搓一顿,再不就出去潇洒快活一下。朱之文直奔市场,弄了一台收音机,两本乐理书,去了二手市场弄了一个二手的录音机,还有一盘《中华大家唱》卡拉OK的磁带。这些东西干掉了他一般的工资。

郑州“搬砖”的工作工资少了一点,为了多挣一点钱补贴家用,1989年,朱之文和他的同村小伙伴开始了“北漂”之路,在朱之文和他的小伙伴的心里,总认为当时的北京遍地黄金。并且北京还住着一些知名的歌唱家,要是得到他们的指点,那可是不得了

到了北京才发现,不是他们想象中那样,北京不是说挣到钱就能挣到钱,也没有遍地的黄金,只能自己再找出路,找活,找工作。

大衣哥朱之文的成名路(这样的大衣哥朱之文还能招骂)(2)

他们困在了北京。因为外出打工都带着行李,住的地方好解决,找了一个猪圈住下了。解决了住的地方就面临吃的问题,几个小伙伴买来一个铁瓷洗脸盆,煮面条。初春的北京,柳树开始萌芽,他们打起了柳芽的主意,年轻的小伙把柳芽摘下来一起煮着吃。

说起朱之文的成名,他应该是生对了这个时代,发达的网络传媒是他成名的催化剂,除了这些,当然还有他背后的努力,和对音乐的痴迷。

在他老家村前美丽的清晨的小树林里,在他落日的黄昏农田地头上,都留下了他练歌的影子。他可以白天唱,也可以在晚上练到两点,深夜困了的时候,可以用蒜把自己辣醒。

大衣哥朱之文的成名路(这样的大衣哥朱之文还能招骂)(3)

选秀节目中,有导师问学员,音乐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学员会回答:音乐对我来说意味着是梦想,是生命。听着某些人这样说,我身体上会起很多的小米粒。朱之文没有这样说,音乐是不是他的生命我不知道,但是肯定是他的梦想。

时间兜兜转转来到2011年,当时的朱之文在单县城里建筑队不再搬砖,而是和灰。有一天他到建筑队门口晒鞋,因为鞋子很臭,门卫大爷不让他放在门口,并且给他开玩笑地说,“放在这里可以,你必须给我唱支歌。”朱之文一开始还不愿意唱,最后拧不过门卫大爷,还是唱了。歌声把建筑队的老板吸引过来。

建筑队老板在他唱歌结束,对他说,你怎么不去比赛?你比一些专业的歌手都唱得好。朱之文回答,不去!去了还要耽误一天工钱。最后在老板的鼓动下,还是去了《我是大明星》的济宁海选地。

现场的朱之文一曲《滚滚长江东逝水》,让台下的观众欢呼雀跃。但是他的一身穿着,特有的大衣装扮,也引来评委的一片质疑!

大衣哥朱之文的成名路(这样的大衣哥朱之文还能招骂)(4)

其实这种质疑声是很正常的,如此惊艳的表演不引来质疑才不正常。只是,这种质疑从那一刻起就伴随着朱之文,直到现在。

说到朱之文,有一个人是绕不过去的,那就是于文华。朱之文海选的视频发到网络上,在当时瞬间火起来了,引起了众多人的观看,这里的众多的人也包括于文华的先生,是他把视频推荐给于文华。

听到朱之文的歌声以后,于文华决定去见见朱之文。《我是大明星》决赛那天,朱之文的表现没有让于文华失望。

同样是农家出身的于文华看到朱之文的现状,决定帮一下朱之文。是她把朱之文带到了《星光大道》,带到了春晚,带到了全国观众面前。他感激于文华。

大衣哥朱之文的成名路(这样的大衣哥朱之文还能招骂)(5)

在春晚,朱之文演唱的歌曲不是他成名的《滚滚长江东逝水》,而是《我要回家》。坦诚地说,朱之文那次的演绎还是很成功的,在他红红的湿眼圈里能看到他的感情。

因为春晚的时间限制问题,直到春晚前一天,才确定让朱之文演绎这首歌,在接到这首歌时候,这个人到中年,历尽辛酸的汉子潸然泪下。他想母亲了。

大衣哥朱之文的成名路(这样的大衣哥朱之文还能招骂)(6)

朱之文火了,在质疑声中,也有谣言传出。说他成名了,飘了,在北京喜欢上来了一个女大学生,要抛弃家里的糟糠之妻。在朱之文和于文华的一张表演的服装,有人炒作是他们的新婚装。

如此这般,家里李玉华当然要醋意满满。毕竟她是一个农家妇人,毕竟朱之文是她相濡以沫二十多年的丈夫。

到处在外漂泊打工的朱之文,一转眼29岁了,在鲁西南的农村这个年龄如果还没有讨到老婆,家里人是肯定着急。

父亲已经过世,“长兄如父”的大哥朱之迅到处托媒人给他的三弟说亲。直到1998年,有媒人给他介绍了一个距离朱楼村十几里地成武县天宫镇的姑娘,她叫李玉华。

从相识到结婚没多久,他们就结婚了。据传,结婚那天,朱之文骑着自行车,唱着《敖包相会》把李玉华娶回家,连酒席都没有办。

大衣哥朱之文的成名路(这样的大衣哥朱之文还能招骂)(7)

婚后的生活过得一贫如洗,在结婚的第二年,有一段时间家里只剩下一块四毛钱,就这一块四毛钱愣是让他们夫妻过了二十多天。(在农村,有自己的田地种出来的粮食,农民自己也种菜,当时的开销的也就是买个火柴,买个咸盐,但就是这样,也相当不容易。)

用朱之文的话说,吃不好,喝不好,就容易上火,这上火的地方不是头不是脚,而是那个“牙疼不是病,疼起来要人命”的牙齿,最厉害的时候,整个腮帮子都肿的很高。

妻子李玉华建议朱之文去借点钱给自己治病,但是好面子的朱之文不去。看着丈夫牙疼得整夜整夜地睡不着觉,她心急如焚。

一天,她给朱之文一百二十块钱,让朱之文去治病。朱之文还傻乎乎地问这是哪里弄来的钱。李玉华把留了二十来年的那头乌黑的头发剪掉卖了。朱之文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拿着妻子剪发买来的钱,他抓了三幅中药,治好了自己牙病,那一刻,他就想:我朱之文不好便罢,要是好了,我永远不会忘了我这位糟糠之妻。

大衣哥朱之文的成名路(这样的大衣哥朱之文还能招骂)(8)

朱之文的一夜爆红,加上各路八卦媒体的报道,让妻子一段时间内产生了危机感。邻居们还向李玉华提出,让一定要拴住朱之文的心,怎么样才能拴住他的心呢?要从自己的形象上着手,李玉华染了黄头发,描了眉,涂了口红。

朱之文却不领情,还调侃妻子,越打扮越像个妖精——直到今天,他始终在践行自己的诺言,没有抛弃这个妖精。

大衣哥朱之文的成名路(这样的大衣哥朱之文还能招骂)(9)

对妻子,朱之文一直说,我出名不出轨。

对妻子,朱之文还说,书本可以换,但是妻子不能换,我要学习老大爷老大妈,两个人过日子,到头发白了,眼睛花了,这是我的最终目标。

所谓“人红是非多”,就在朱之文上过春晚之后,有媒体曝出草根出身的朱之文身价暴涨,经过春晚的镀金,现在出场费已达20万。

大衣哥朱之文的成名路(这样的大衣哥朱之文还能招骂)(10)

朱之文对此种报道做出了回应:他们怎么报道是他们的事情,我管不着。我一直强调自己是一个农民歌手,我是农民出身,是观众把我捧红的,我为观众唱歌,即便是某个地方想听我唱歌,我也会去。关于收费,你给,我肯定收,我也有老婆孩子,我需要养家。我外出学习,也是需要费用。

再一次把朱之文推到风口浪尖上的是那次“大衣拍卖”事件。

有一次演出之后,一个漂亮的小姑娘带着弟弟来后台找朱之文,朱之文了解到,他的弟弟得了白血病,需要换骨髓,但是高昂的费用,让他们的家庭难以支撑。朱之文想帮他们一把。但刚成名的朱之文不可能有那么一大笔钱来帮助他们。

大衣哥朱之文的成名路(这样的大衣哥朱之文还能招骂)(11)

但没有多久,一家公益性的选秀活动找到朱之文,提议让他去拍卖海选时穿的那件军大衣。这件让他成名的军大衣是他在河北廊坊打工时花30块钱买下的。朱之文当时心里想,这件破大衣,还能拍卖几个钱?但是这毕竟是一个筹钱的办法,他一口答应了。

拍卖会的现场非常热烈,加上这次拍卖本身就存在公益性,叫价者非常踊跃,最后成交价格定在了51.8万。

身在现场的朱之文当时也非常激动,在大衣拍卖以后,不顾身边人的劝阻,他自己个人又追加十万。他说得很朴实,“只要对大家好就行了,只要能帮助到大家就可以了。”

大衣哥朱之文的成名路(这样的大衣哥朱之文还能招骂)(12)

本来这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作为一个草根出身的明星,拿出自己赖以成名衣服进行拍卖,来资助患病儿童,不说为其“美名扬”吧,但不会让人说三道四吧?

但“拍卖大衣”报道曝出之后,引起网上的一片哗然,质疑声接踵而至。直言这就是一种炒作!朱之文之所以成名,就是因为互联网的催化,这次又是互联网把他淹没在流言蜚语中。

大衣哥朱之文的成名路(这样的大衣哥朱之文还能招骂)(13)

耿直的朱之文不惧这些流言蜚语,他仍然在“我行我素”地做着自己认为该做的事情。为自己的村子修路,更换变压器,安置健身器材。他没有忘记自己是乡里乡亲。但是他的乡里乡亲总认为这是他应该做的。

朱之文成名了,挣钱了,也为村里做好事了,但麻烦也来了。俗话说,“贫居闹市有钢钩,钩不住至亲骨肉;富在深山有本棒,打不断无义亲朋。”这句话在朱之文这里得到了充分应验。之前没有谁来他家里,成名以后,身边的人知道朱之文有钱了,朱之文家里就开始有络绎不绝的人,就开始过来朝他借钱。关键是,借了钱,还不还!

大衣哥朱之文的成名路(这样的大衣哥朱之文还能招骂)(14)

借钱不还,总感觉还是理所应当,他有钱,自己还花不完,为什么要要还呢?

大衣哥朱之文的成名路(这样的大衣哥朱之文还能招骂)(15)

这个世界什么都缺,或许真的就不缺少刷你三观的奇葩吧。把别人做的事情当做理所应当!四川雅安地震,他捐款五十万,有人说他“做好事,捐款,就应该低调。说出来就是为自己争名夺利了。”武汉疫情他捐款20万现金,又有人说,“拿着20万现金捐款,这就是赤裸裸的作秀。”,这次朱之文没有沉默。说了一句,“你也可以抱着二十万去作秀一次!”

按照正常人的思维,成名以后,朱之文应该过上该有的明星生活。但朱之文却没有,他到处全国各地的演出,有人问他,成名以后什么感觉?他就说感觉累。

他没有那种大明星那样的排场,一旦出门,有保镖,有助理随行,他是一个人。有时候,一天赶两次,三次演出。演出以后,到了晚上住到宾馆,自己洗了衣服,然后躺在床上睡觉,有睡不着的时候,就想家,想老婆孩子。

有人会说,那为什么不停下来呢?但他犹如大海中的一叶扁舟,他想停下来,或许都停不下来。不知道是因为忙,还是因为农家人那特有的“抠门”,腿上静脉曲张也没有去治疗。他在采访中说,“我疼,腿疼,心疼!”

大衣哥朱之文的成名路(这样的大衣哥朱之文还能招骂)(16)

按照正常的人思维,有钱了,应该在城市里买一处大房子,住在城市里。他说,我为什么要住在城市?我家的那个院子,是我光着屁股长大的地方;院子里的槐树枣树,在它们还是筷子那么大时候,我种下的它们;院子里的一砖一瓦我都是那么的熟悉。

按照正常人的思维,——在他身上哪有那么多的正常人的思维?他仍然还是他。一直没有变。

PS:

从朱之文成名到现在,有将近10年时间,关于在他身上的谣言,都一一击破。有人说他身后有一个高深的团队在帮他谋划,在帮他处理很多事情——即便是有团队谋划去炒作,总没有那“婚变”“吸毒”等这样的下三滥的绯闻炒作,他的炒作和作秀也就是捐款而已。

前段时间有位知名的“张媒体人”曝出他“偷税漏税”“出轨睡粉”这样的事情。事情闹得沸沸扬扬,最后,“张媒体”也没有拿出确凿的证据来证明啊。

说到底,朱之文就是一个会唱歌农民,用自己的本事去挣钱,谁都不应该眼红。仅此而已。

#朱之文##大衣哥##菏泽#

声明:

一,文中图片皆来自网络,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二,文章不得盗用,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做一个有独立思想的人,不再随波逐流地活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