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优雅的胡子(吴永刚-Max)

今天是农历二月初二,民间有云“龙抬头”。这一天是吉林人民“吃猪头”最应景的日子,更是传统上剃头的吉日。由于传闻正月里剃头对舅舅不利,头发再凌乱也得隐忍。出了正月,在龙抬头这天理发,则不再受禁忌影响,而且于己也会增福添祥。

二月一理发最佳时间(说说几十年前吉林市理发业东)(1)

在民国之前,由于清政府有律令要求,男人大多前额剃光,脑后蓄辫,理发时无碍乎刮净头部前侧的发茬儿,梳顺脑后发辫(俗称勒辫子)。理发从业者大多是师徒传业,挑着剃头挑子,手执“唤头”,走街串巷,招揽生意。在漫长的岁月里,即便是在柳条边外的大都会吉林城,也并没有一家理发店。

据相关地方史志记载,1920年时,吉林城才有了第一家理发店。这家名为“胜利”的理发店由张义开办,位于德胜门外大街转角(张家几代人一直任店内理发师,一直到1985年拆迁)。而后,竹林阁、德胜等理发店也相继开张。随着蓄发代替辫发成为男人追逐的时代潮流,从上世纪二十年代开始,理发店越来越多。除了为男人打理光头、平头、分头、背头等发式,女人也进店或盘头,或剪发,及至烫发,最终成为理发店的常客。到伪满时期的1941年,吉林市虽然还保有大批流动理发的“剃头匠”,在城市里还是出现了85家理发店,竹林阁(张孝义经营)、中西(赵绍尧经营)、顺泰(马成林经营)、亚东(吴凌志经营)、协和(胡树荣经营)等5家理发店,还能接待烫发的顾客。这其中竹林阁和中西两家理发店,在解放后不断发展,逐渐成为吉林市理发业东、西两大“巅峰企”业。

二月一理发最佳时间(说说几十年前吉林市理发业东)(2)

东市场竹林阁理发店旧照

民国初年,河北省宁河县人张百竹迁居吉林城,他利用偷学的理发技艺,在东关商埠开设了一家理发店。因张百竹善画竹,初到吉林时还曾画竹卖画,因而为理发店取名“竹林阁”。由于地处吉林城最为繁华热闹的东市场,加之张百竹理发技艺高超,又注重经营和服务,因而生意日益红火,店面规模不断扩大。1935年张百竹病故,他年仅15岁的儿子张孝义不得不从毓文中学辍学,在友人扶持下,接手竹林阁的经营(也有记载1937年张孝义毕业后才正式经营竹林阁)。

别看掌管竹林阁时,张孝义年纪轻轻,可他却颇有眼光、头脑和魄力。1938年,张孝义就高薪聘请烫发技师在店内增设烫发服务,并在后来与妻子苦心学习烫发技术(亲自调配烫发药水),使得烫发的“核心技术”始终被自己掌控——尽管身为经营者,张孝义夫妻也是店内的劳动者,他们直接从事理发劳动,烫发顾客较多时,张孝义的妻子甚至“双手十个指肚都是被铝棒和烫发药水腐蚀磨成的小洞”。在不断提高服务质量的同时,张孝义还一改旧式理发馆的陈设:“把木椅换成大转椅,墙壁镶满了磨花镜,自制调温自来水”。在多重努力共同催化下,竹林阁一跃成为当时市内第一家甲级理发店

到了解放后公私合营时,竹林阁划归市公共福利公司(市饮食服务公司前身),当时这家理发店扩充了门店面积,改善了理发设施设备,整体服务水平有了进一步发展。张孝义也担任了吉林市理发总店副主任、服务理发科科长;他的妻子则担任了理发业股长,并担任了吉林省工商界参加全国妇联大会的妇女代表。1985年时,竹林阁理发店营业面积180平方米,职工39人,有刘凤娥等9名各级理发技师。

二月一理发最佳时间(说说几十年前吉林市理发业东)(3)

竹林阁旧址位于今国贸商场北门附近

直到如今,虽然竹林阁早已消失,城市中各种规模、装潢档次的理发店、发廊遍地开花。可即便是一个不起眼的理发摊,如果能打出“竹林阁退休理发师”的手写小牌,仍会受到许多吉林市市民的尊敬——在广大市民心中,竹林阁始终是吉林市东部城区理发业的巅峰品牌。

二月一理发最佳时间(说说几十年前吉林市理发业东)(4)

八十年代的中西美发厅

1929年,湖北省广济县人赵绍尧来到吉林城,在河南街丰昌货店一侧开设了“中西理发馆”。之所以取名“中西”,喻意“取中国与西洋理发技艺,汇聚一馆”。和竹林阁发展壮大的条件类似,中西理发馆地处老城区的商业街上,巨大的客流、优质的服务、紧随潮流的升级换代,较早在理发基础上提供烫发服务。由于经营得法,中西理发馆规模不断扩大,到解放后公私合营前,这个初设时只有2人的理发馆,各类技师已达15人,成为吉林市西部老城区内的理发业大店。和竹林阁不同的是“中西”这个店名一度中断,文革期间,受极左思潮影响,理发店曾更名“东风理发店”、“迎春理发店”,到1978年后才恢复原名(《古城商韵》)。

二月一理发最佳时间(说说几十年前吉林市理发业东)(5)

中西美发厅营业室一角

中西理发店的真正登顶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在此之前,吉林市的理发行业主要使用手动推子,中西理发店在全市率先使用电推子理发——在今天这种熟视无奇的电动工具,在当时可算是一件具有一定轰动效应的“稀罕事”。八十年代初,中西理发馆再次引领吉林市理发业潮流,在行业内最先将电烫改为冷烫。1988年又在全市率先购入一台多功能美容机,开吉林市美容服务先河。不仅在服务项目上不断推陈出新,这家理发店还具有一定品牌意识,将店名中的中西二字保留,更名为极具时代感的“中西美发厅”。正是这种硬件和软件,技术与思想的不断创新,既保留又突破传统的创举,使得这家理发店的招牌上附有“吉林市服务公司理发技术研究中心”的字样,也为这家理发店赢了各个层次顾客的青睐。

二月一理发最佳时间(说说几十年前吉林市理发业东)(6)

如今的中西美发厅旧址已改为商店

时光荏苒,在如今的长沙街、河南街,竹林阁与中西都已消失,许多年轻人甚至不知道这两家理发店曾经的风光无限,其退出历史舞台的种种传闻,甚至都不再是市民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但是对于如今吉林市主城区内星罗棋布的各类理发店而言,对于那些怀揣梦想的年轻理发技师而言,张百竹父子与竹林阁,赵绍尧与中西美发厅,都不该是飘渺的传说。或许再多一份坚持,再多一份精进,谁又敢断言未来的某一天,无论是店还是经营者,不会有新的理发业巅峰在吉林市出现呢?

本文为优雅的胡子原创文章,其他自媒体转载,请与作者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