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几千年的绘画史上,几乎任何朝代都有关于马的题材,能代表当代文化风格的艺术品,比如秦代的兵马俑,东汉有我们小时候熟知的青铜奔马《马踏飞燕》,唐朝有举世闻名唐三彩等等,都是历史上其中富有特色的名品。

古今画马第一人是谁(唐朝画马谁第一)(1)

一、画马名家韩干

历代也出现了许多画马名家,如唐代的韩干、宋代李公麟、元代的赵孟頫、清代郎世宁,现代则有徐悲鸿。每位都是当代大家,作品不但被当代人所赞颂,也影响了后世众多学画者。韩干画马被唐代《历代名画记》作者张彦远称赞为"古今独步",后代名家如宋代李公麟、元代的赵孟頫画马也都曾以韩干的马画为摹本。《宣和画谱》评韩干画马"脱落展、郑之外,自成一家之妙"。(展子虔、郑法士。皆为隋代知名画家)

古今画马第一人是谁(唐朝画马谁第一)(2)

韩干画马怎能做到"古今独步"、"自成一家之妙"呢?先来看看两个关于韩干的小故事。

二、出于蓝更胜于蓝

韩干年少时,家境贫寒。名满天下的诗人兼水墨画家王维一见到他的画就非常赏识,肯定他的才华,决定资助他,并推荐他拜当时画马名家曹霸为师(*曹霸是曹魏曹髦后人)。韩干拜师之后成就青出于蓝更胜于蓝,看元代宗衍的诗就知道:"唐朝画马谁第一?韩干妙出曹将军。"这里的"曹将军"就是曹霸。由此可知韩干的"古今独步"一则来自于天赋。然而仅有天赋还不能成其事,我们继续来看看韩干怎样画马的小故事。

三、画马写生 以马为师

唐玄宗天宝初年,召韩干入宫为"供奉"(*官职名)。那时陈闳画马名声最响,在宫中一身尊荣。玄宗命韩干跟陈闳学画马。自古以来,学国画和学书法一样,都由临摹入手。韩干不想临摹而不奉诏,他重写生。他经常到御马厩里去,细心观察马的动态、性格特征。他日,玄宗问他为何不师事陈闳,韩干就说:"臣有自己的老师。现在陛下马厩里的马都是臣之师。"玄宗对他的马画更感到好奇。

在御马厩中,他经常不言不语,甚至静静地观察上几个时辰,把一般画家容易忽略的细节都观察分辨清楚,并写在册子上。久而久之,他对马的各种神情,千变万化的动态,都能了然于心,作画时自然而然就展现在绢素上。韩干笔下的马会那么生动逼真,仿佛在画中走动自如,都是来自写生的功夫。

韩干到底写生画了多少?根据《历代名画记》所言,玄宗好大马,皇宫御厩中有四十万匹马。玄宗也好艺术,命韩干把他的骏马都画下来,玉花骢、照夜白、浮云、飞黄、五方之乘等等都是一时之骏。当时岐、薛、宁、申诸王的马厩中,都有骏马,韩干也都一一画下来了。就这样,韩干写生骏马,独步古今的马图诞生了。

韩干之前的名家重画骨,"尚翘举之姿,乏安徐之体",韩干的马则画出了"安徐之体"。"安徐之体"是在韩干之前的马图中从未有过的风格,"自成一家之妙"。

古今画马第一人是谁(唐朝画马谁第一)(3)

四、韩干画马独步古今《牧马图》

接着,我们来观赏韩干这幅独步古今的《牧马图》。

《牧马图》,绢本,浅设色画。纵27.5公分,横34.1公分。《牧马图》原为《名绘集珍》册中之一帧,左侧有宋徽宗的"韩干真迹,丁亥御笔"题字。宋徽宗的瘦金字体驰名古今,其凝炼如金的笔画,其疏朗有致的间架,其开阖有序的笔意,处处都在为韩干及其《牧马图》喝采。

古今画马第一人是谁(唐朝画马谁第一)(4)

先说说为何要"牧马"?

唐玄宗时天下一统之后,西域大宛每岁都献贡大马。这些野马在供人骑乘之前要经过牧马来调教其筋骨、行步。经过牧马之后的大宛马骨力追风,毛彩照地,奔驰异能不可名状,那时号"木槽马"。玄宗骑乘上经过牧马调教的骏马,舒身安神,就好像坐在床榻上。玄宗时将马儿集放北地群牧,这就是牧马的背景。

画风特色

韩干在这幅《牧马图》中,画了一人和黑白二马,一人控二马。人是虬髯的胡人奚官(官名,职司养马),头上戴襆头(唐代流行的男性头巾,也称为福巾、折上巾),手执缰绳,眼睛望向远方,表情镇定又深沉。两马和奚官似乎心意相通,它们眼神温和,攒着四蹄,体态安徐。而穿着素白衣衫的奚官看似心无所系,却又若有所思,自在缓行。人和马儿都有安徐之体、展现安徐之态。

画家细腻地在许多地方做出对照:首先是两匹马,黑白互映。黑马在右,配挂着浅色朱地花纹锦鞍;白马在左,配挂的是素面黑鞍,两者巧妙而细致搭配,互为托衬,给予人协调且丰富的感受。

再者,以细劲流畅的线条勾勒奚官的衣衫衣褶,表现他厚实的体态和沉着的气质。而马儿身上的线条则是流畅坚实的,不管是轮廓线也好,身体各部位的区隔线也好,细致得仿彿溶入马儿厚实的皮肉里,浑然成为一体。

本幅画作中,马壮硕人福泰,唐代崇尚殷硕丰满的审美观在此画中得到了最佳诠释。观赏者或可由黑马的颈、胸、腹、臀感觉到它身形之硕大,毛皮下的脂肉浑厚而且饱满富弹性,而它的四脚,腿、蹄在对比下则显得十分精瘦。韩干画的马几乎都是写生来的,忠于原物;在其他唐代的画中也看到这样精瘦的马脚风格。而且我们发现,黑马是本幅画精气神之汇聚点,它体内仿彿充塞着饱满无限的动力。这种鲜明的对比,似乎更能撞击出焕发的神采与矫健的活力。

韩干这幅《牧马图》,一人二马的组合,还有一个特点,整体外形呈现"类金字塔型",稳重、详和,隐约还带有些许圣洁之感。金字塔的上端是白衣奚官和他的坐骑——配黑鞍的白马。而白马宛颈以大而温柔的眼,望向四蹄举重若轻的黑马,这是金字塔下端。这样具连带性的内外在组合,紧密坚实,还穿插马鞭、缰绳及其配件,在静谧详和的气息中,形成一股纵横之势,展现着大唐盛世的子民在那强大国威下,所涵育出的自信和自在。

五、韩干《照夜白图》

《照夜白图》画的是一匹被拴在一根马桩子上的骏马。这匹性格刚烈的骏马是唐玄宗最爱的名马之一,矫健善奔驰,周身雪白的毛色在夜里特别醒目,名之为"照夜白"。因为某种缘故,它被拴在柱上。生气的照夜白,昂首嘶叫,口鼻怒张,颈项的鬃毛怒竖。它狂乱翻转的四蹄传达了内心愤怒的程度,我们可以看到激烈的蹬脚、顿蹄的狂飙乱痕、听到激烈的撞击声一般。是否它想借此来引人注目,从而替它解围?

古今画马第一人是谁(唐朝画马谁第一)(5)

韩干画照夜白的眼睛也是一绝,将照夜白复杂的情绪完全表现出来,就像是"画龙点睛"一般的神来之笔。我们可看到它圆睁的眼蓄满怒意,然而从它流转的眼珠中却透露出内心满含的不安与期待。

韩干是唐玄宗当朝的宫廷画家,院体派的特色在此表现得淋漓尽致,看似单纯简约的画面——就是一匹被拴在柱子上的马,实则充满了丰富的内涵和情绪。《宣和画谱》赞韩干之才"不唯世间少,天上亦少"。

参考历史文献:

《后唐书》

《唐书》

《唐朝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