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 杨文革

夜游所城里,但见“蜃楼海市落星雨,火树银花不夜城”。古色古香的烟台所城里夜景似乎拥有了浪漫祥和的诗情画意。

青未了之地(青未了所城里之夜)(1)

夜幕降临,大街小巷的灯都亮起来了,道路两旁每个路灯下面都悬挂着一对鲜艳的红色中国结,主干道上亮起来的中国结,照亮了人们回家的路。远远地望去,600多年的奇山所所城里,城墙镶嵌的灯饰装扮着古老的城墙,12景墙栩栩如生的画面展现眼前。所城记忆墙面的灯光闪烁,在诉说着所城里的古老记忆与传说。

青未了之地(青未了所城里之夜)(2)

从西门宣化门穿过,踏着青石板路,拾级而上登上宣化门城楼。城楼之上大红灯笼高高挂,照亮游人的笑脸,照亮脚下的路,更照亮了人们对美好未来充满梦想和幸福的希望之路。站在城楼之上,微凉的风吹动着边上的旌旗,远望两边的唯美风景。一边是古韵幽深灯火通明的所城里街道小巷,一边是车水马龙高楼林立的城市大街,古韵与现代文明在此交汇。走下城楼,来到所城里的大街小巷,穿梭于胡同民居四合院,感受着古城遗留的风韵。仿古砖修缮的院落,木制街门和门窗,抚摸着斑驳的墙砖,让人觉得如同穿越到古代,心融化其中,宁静以致远。花纸伞状的花灯五彩缤纷花开锦绣,吸引着游人惊喜之余纷纷拍照留念,美丽绽放的花灯赚足了人们的视线。我也加入了其中,拍下美丽的瞬间,在花纸伞花灯火阑珊处留下永久的纪念。所城里自西门宣化门而入,由西向东主干道左右两边,各种彩灯精彩纷呈亮如白昼。

青未了之地(青未了所城里之夜)(3)

“舌尖上的中国味”小吃香味扑鼻,各种地方风味小吃饭店开在四合院里,让人禁不住美食的诱惑,进去扫码点餐,大块朵颐。“冰糖葫芦”“烟台闷子”“炒年糕”等吆喝声此起彼伏,回荡在所城里的夜空。中国“非遗文化”剪纸摆放整齐,虎虎生威的小老虎让人爱不释手,连声赞叹。街道的墙边地脚也亮起来一道道靓丽的灯光线,如同镶嵌的条条金边,照亮游人脚下的路。孩童们高举着糖葫芦,拿着喜欢的玩具,蹦蹦跳跳欢快地穿梭在人群间。最让人感到绽放绚丽多彩的是悬挂在小巷胡同里的花纸伞花灯,走进一条幽深的胡同,抬头仰望覆盖胡同上空的花灯,花灯五彩缤纷春花烂漫,花灯设计唯美,图案花草繁盛,如同花的海洋。有的是富贵牡丹盛开,有的清雅兰竹香气四溢,有的福字映入眼帘,有的山水之间博大情怀。花纸伞灯笼灯火阑珊,让人在花灯之下流连忘返。各种各样的灯笼高高挂,随风摇曳,好像在和游客打着招呼,展示着自己绽放美丽的色彩。穿过一条花纸伞覆盖的胡同,意外的发现坐落在北面胡同里的“奇山所城张氏祠堂”,古式木门紧锁,青砖黛瓦的房砖,老式门楼,金色的门栓和门锁,大红福字贴在墙面,老黑漆木门两边贴上了喜气盈门的对联。驻足凝望,所城里张家前辈的传承,曾经的兴旺如今的盛世繁华,古老的院落在轻轻诉说着前尘今生,时事变迁,人生不易。

青未了之地(青未了所城里之夜)(4)

宣化门南侧是奇山所历史文化展示馆,所城里被誉为“烟台之根”,旧式的四合院民居,保留着港城人的记忆与乡愁,留存着旧时光的民俗与文化,展示馆领略历经所城里的600多年的风雨沧桑而经久不衰的文化,讲述历史深处的悠远故事。展馆利用所城里四合院进行改造,保留胶东典型民居建筑风格,分“齐东海上”历史展厅、“生年岁时”民俗展厅、“方言方语”方言展厅三部分,内含“海上”“往事”“生年”“岁时”“方言”五个板块共28块展示立面,通过综合利用声、电、光、影等多种展列方式,全面生动形象展示奇山所的丰富历史与多彩民俗文化。

青未了之地(青未了所城里之夜)(5)

“一座所城里,半部烟台史”,古色古香所城里是烟台港城保留下来的瑰宝,如点燃的花灯似晶莹的珍珠,世世代代闪耀在人们的心中。

青未了之地(青未了所城里之夜)(6)

青未了之地(青未了所城里之夜)(7)

壹点号海岛寻梦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