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克,号“老怪”,其电影以惊人的想象力和视觉冲击力著称。

他沉迷创意和特技,甚至不惜割裂故事的完整性和深度。即使在《笑傲江湖》、《东方不败》这样开创武侠新潮流的名作里,也难掩故事的破碎感、人物的脸谱化等毛病。

2010年,他执导的《狄仁杰之通天帝国》上映了。动作、武侠、奇幻、探案、悬疑……看到这些元素,我相当笃定,这一定又是一部重视觉、轻故事的徐老怪风格作品。

狄仁杰为什么要帮助武则天(想爱武则天真的很难)(1)

影片中的通天浮屠

当年看完,心想,果然如此,还是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想象和视觉天马行空,剧情硬伤不少。但是说也奇怪,不时想起这部电影,总感觉故事里还有点什么不一样的东西吸引着我。这些年来,陆续重温了几遍,才越发确信,《狄仁杰之通天帝国》的故事既简单,也不简单,在类型片的表层下,贯穿着难以直言的人物内心冲突,弥漫着感伤的氛围,在徐克电影中着实罕见。

表面上,电影讲的是一个神探破案的故事:武则天登基前,京城里一伙恐怖分子制造焚尸案,不断杀害朝廷官员,阻扰登基大典。武则天把神探狄仁杰从监狱中放出来,命他为钦差大臣,前去破案。在多方势力的斗智斗勇中,狄仁杰的朋友一一遇害,他也查到了幕后真凶,原来是当年和自己共同入狱的好友沙陀,他想要在登基大典上谋杀武则天。一番搏斗后,凶手身亡,武则天得救,狄仁杰归隐鬼市。

狄仁杰为什么要帮助武则天(想爱武则天真的很难)(2)

《通天帝国》是一部精彩的类型片

而表面之下,电影其实讲的是狄仁杰的内心冲突——武则天,想“爱”你真的很难!不是男女之爱,而是指政治认同。整个故事说的是狄仁杰从反对武则天,到支持武则天的痛苦转变,以及他最终做出的出人意料的选择。

武则天,想“爱”你真的好难

电影一开始就交代,武则天即将登基成为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李唐宗室、元老重臣难忍女子篡位,暗中集结,意图颠覆。

多年来挺武派和反武派斗争激烈,狄仁杰则是反武派的代表人物。狄仁杰有多反对武则天?他入狱八年,就是因为当年带头反对武则天垂帘听政,被判处逆反罪。出狱后第一次见到武则天,武则天问他你来见我为什么不脱了囚服,狄仁杰说你都要登基了,我这身囚衣迟早要穿回去。摆明了还是坚决反对她,要跟她斗到底。

狄仁杰为什么要帮助武则天(想爱武则天真的很难)(3)

狄仁杰穿囚服见武则天

狄仁杰反武,因为他心系李唐正朔,对唐高宗忠心不二。高宗信任狄仁杰,曾赐他亢龙锏,赋予他直言上谏的使命。亢龙锏对狄仁杰有多重要?影片中有个貌似boss、其实打酱油的琅玡王李宵,对狄仁杰总是一副高高在上的神气。狄仁杰从来不正眼看他,也不按例下跪请礼,可是当李宵取出亢龙锏还给狄仁杰时,他立即敛容下跪,恭恭敬敬接锏。亢龙锏,或者说高宗,是狄仁杰的精神支柱。

狄仁杰为什么要帮助武则天(想爱武则天真的很难)(4)

狄仁杰接过亢龙锏,神情庄重

狄仁杰反武,还因为她不齿武则天强硬无底线的执政手段。为了铲除异己,武则天不择手段,她让身边心腹上官静儿装扮国师,组成秘密团队,专门暗杀反对者。她的名言是,欲成大事者,至亲亦可杀。狄仁杰太了解武则天了。

所有人都认为狄仁杰是反武派的标志性人物,所以李唐宗室,琅玡王李宵想拉拢狄仁杰入伙,一起推翻武则天。令人错愕的是,狄仁杰拒绝了,反而为武则天卖命查案。李宵身边的人便嘲讽狄仁杰,开口就是“败类”,一句一个“晚节不保”,视其为叛徒,狄仁杰神情复杂,没有辩解。可见狄仁杰为武则天效力,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狄仁杰为什么要帮助武则天(想爱武则天真的很难)(5)

狄仁杰被骂晚节不保1

既然狄仁杰反对武则天,为何还要替她查案,为她除掉敌人?让武则天倒台不正是他的目标吗?

奏折,放不下的理想

狄仁杰和李唐宗室等人反对武则天不同,他不是简单的站队,而是内心里追随某些价值。

李唐是正朔,是狄仁杰坚信不疑的信念价值,为了维护这个价值,他甘愿锒铛入狱。

国富民强,百姓安居乐业,则是狄仁杰看得很重的另一个价值。狄仁杰在狱中负责焚烧奏折,看看多么牵强的设定,就为了告诉观众,狄仁杰通过读奏折,了解到武则天把天下管理得井井有条,欣欣向荣。

狄仁杰为什么要帮助武则天(想爱武则天真的很难)(6)

狄仁杰狱中仍心系天下

一边是坚信不疑,曾为之付出一切的信念,一边是理性相信武则天就是最好的执政人选,武则天倒掉,稳定繁荣的局面将难以为继。狄仁杰陷入了内心的冲突。

狄仁杰该如何抉择?查案过程,就是狄仁杰做出决定的过程。拒绝李宵,他和武则天结成了临时的同盟。

狄仁杰内心波澜最大的一次,是当李宵告诉他一个秘密,说高宗不是病死,而是武则天下毒害死的时候。听完他瞬间方寸大乱,如果是真的,他绝不可能再站在武则天一边。这段影片拍得极为精彩。

狄仁杰为什么要帮助武则天(想爱武则天真的很难)(7)

狄仁杰听说是武则天害死高宗,内心激荡

狄仁杰手握亢龙锏,当面质问武则天。武则天回答他说,高宗是病死的,自己当皇帝是顺应天意,却总是因为女人的身份而被恶意中伤。

狄仁杰相信武则天的话吗?我们不知道,他明明知道武则天“欲成大事,至亲可杀”。

倒是武则天决定翻脸,命令心腹上官静儿除掉狄仁杰。因为狄仁杰一度怀疑武则天是焚尸案的幕后真凶,他查出武则天让上官静儿装扮国师,以各种见不得人的手段杀害宗室、老臣,铺平登基之路。但上官静儿爱上了狄仁杰,不忍下手,反而为了救他而被焚尸案的恐怖分子杀害。

看上去武则天把狄仁杰逼到了对立面,狄仁杰会怎么办?他做出了一个让武则天吃惊的选择。

亢龙锏,两难的决定

《通天帝国》中人物死法很惨烈。除了上官静儿,狄仁杰的另一个好友裴东来也因为查案被活活烧死。惨烈的死法不仅止于吓人,而是震撼人心地渲染出了你死我活的残酷环境。

两个朋友为案件而死去,坚定了狄仁杰查获真凶的信念。没想到凶手却是当年的战友沙陀。他们曾拥有共同的信念,一起反对武则天,一起入狱。

曾经的战友走上了不同的道路。当年沙陀跟着狄仁杰反武,现在他要继续反武的事业。他斥责狄仁杰叛变了理想。沙陀被武则天砍断一只手,他造反带有复仇的意味。狄仁杰被武则天关了八年,却并没有变成复仇狂人。

狄仁杰为什么要帮助武则天(想爱武则天真的很难)(8)

狄仁杰被曾经同志骂晚节不保

在大佛碎片即将击中武则天时,狄仁杰做出了选择,他奋不顾身救下了她。武则天很诧异,很感动。更让她吃惊的是,狄仁杰举着亢龙锏,先是历数她的罪行,接着承认她是皇帝,最后恳请她将来再把皇位传回李唐。

他的原话是:治国需要权力、谋略,但是非曲直不可苟且,请皇上知所进退,再传宗室后代,回归正朔。

支持你,但不认同你,请你将来回归正道。这就是狄仁杰的决定。

武则天默应后,狄仁杰将亢龙锏交给武则天,并说我的使命已经完成。可见,在他心中,追随李唐正朔是他坚定不移的使命。

狄仁杰为什么要帮助武则天(想爱武则天真的很难)(9)

李唐是狄仁杰心中永远追随的价值

武则天知道怎么打动狄仁杰,她说希望你为了社稷百姓,留下来帮帮我。狄仁杰拒绝了,宁愿归隐鬼市,从此不见阳光。

狄仁杰和武则天终究是两类不相容的人。在波诡云谲、险恶残酷的环境中,只有上官静儿和狄仁杰是知己,他们不会因为“远大的目标”而牺牲感情和身边的人。


狄仁杰为什么要帮助武则天(想爱武则天真的很难)(10)

诀别

狄仁杰和沙陀撕破脸决斗时,狄仁杰曾直面沙陀的质疑,说武则天是妖后,你现在杀的人比她还多,你也要把自己变成鬼吗?

我不由得想起张艺谋的《英雄》,差不多的立意,主人公都由于“为天下”而放弃与暴君为敌。《英雄》用“大义”美化暴君,《通天帝国》却依然认为她是鬼。

狄仁杰为什么要帮助武则天(想爱武则天真的很难)(11)

反讽

正是这种复杂性的认识,让狄仁杰无法简单的选边站,也因此,影片一下子具有了深度。

至于狄仁杰对李唐是不是愚忠?或许替换成其他的价值,会更耐人寻味。

(原创不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