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行业关系到国计民生,石油能源建设对国家意义重大。

纵观全球,世界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石油能源环境错综复杂:近期国际油价直逼140美元、地区冲突导致原油供应链短缺。

放眼国内,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成为普遍共识,但直至去年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仍高达72%,严重超过国家能源安全超危警戒线。

陕煤一线矿工(端牢能源饭碗坚守如磐初心)(1)

察势者智,驭势者赢。今年1月,《人民日报》引用的重要讲话,以一篇万字长文道出了我国能源发展的“破局”之道——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要发展实体经济,能源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文章中5次提及油气,17次提及石油,72次提及安全,301次提及能源。这些关键词,可以简单造句为:石油能源建设事关国家安全

陕煤一线矿工(端牢能源饭碗坚守如磐初心)(2)

作为西北地区惟一一所以石油石化为特色的多科性普通高等学校,71年来,西安石油大学因“油”而建、为“油”而兴、与“油”共进,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与祖国的石油工业同呼吸、共命运,始终服务国家能源战略需求。曾经,学校以“一滴油”作为毕业礼物,寄语学子不忘“油”情,还因此登上热搜被全网点赞。今天,就让我们借西石大与石油之源,看学校如何在时代变迁中书写荣光。

立足石油,诞生于“油田”沃土之上

绵绵油脉,依依油魂。拂去岁月的尘埃,翻开历史的画卷,西安石油大学走过了一条艰苦创业、奋进不息的发展之路——

建国初,我国陆上石油工业主要集中在西北地区,西北地区是我国油气勘探程度最高的区域,1951年10月12日,经西北军政委员会财经委员会批准,西北石油工业学校宣告成立。

陕煤一线矿工(端牢能源饭碗坚守如磐初心)(3)

1953年11月10日,经中央高教部审核批准,更名为中央人民政府燃料工业部西安石油学校,简称“西安石油学校”。

陕煤一线矿工(端牢能源饭碗坚守如磐初心)(4)

1958年6月28日,石油工业部根据中央指示精神,决定在西安石油学校基础上成立西安石油学院

陕煤一线矿工(端牢能源饭碗坚守如磐初心)(5)

2003年,学校更名为西安石油大学。2009年,陕西省人民政府与中国三大石油公司签署了共建西安石油大学协议,掀开了省部共建办学格局的新篇章。

陕煤一线矿工(端牢能源饭碗坚守如磐初心)(6)

自诞生起,学校就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以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以培养优秀石油工业专业技术人才为追求,在祖国石油工业发展史上谱写了众多华彩乐章。如今,随着一场新的能源革命拉开帷幕,在服务国家能源安全战略、奋力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上,学校已再次扬帆起航——

……

陕煤一线矿工(端牢能源饭碗坚守如磐初心)(7)

七十一载初心不改,西安石油大学始终与新中国命运紧密相连,创建于新中国成立之初,成长于国家石油工业快速发展之期,弦歌复响于改革开放时代,追赶超越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途之中。

坚守石油,育人初心“炼就”学校发展底蕴

悠悠古城南隅,巍巍秦岭山麓,西安石油大学担育人重任,使命如磐。一代代西石大前辈学者潜精研思,躬行践履,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教育真谛,结出了累累硕果。

陕煤一线矿工(端牢能源饭碗坚守如磐初心)(8)

张绍槐教授是我国喷射钻井技术、保护油气层技术、油气钻井智能信息技术和旋转导向闭环钻井技术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主持的三期国家“863”项目油气开发智能信息综合集成系统研究达国际先进水平。退休后还带领团队完成国内第一个旋转导向钻井研究所、第一根智能电子钻杆样件、第一个研究智能完井等众多项目。

陕煤一线矿工(端牢能源饭碗坚守如磐初心)(9)

成绥民教授是我国油气田开发(油气藏工程)学科的奠基者和开拓者之一,将计算机及人工智能融入试井解释中,提高解释率,能解释美国CER公司无法解释的低渗试井资料;扩展了剩余油等新的解释参数,仅华北油田某小区提高采收率就获得数千万元经济效益。主持储层孔隙结构、断块油田微相注水、复杂凝析油气藏开发和油藏管理等研究。创办我国第一个油藏工程专业、油藏管理中心。

……

陕煤一线矿工(端牢能源饭碗坚守如磐初心)(10)

栉风沐雨,薪火相传。如今,一大批后来者“接棒”前行,成为引领学校新一轮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们中有立志开发地下资源“大国重器”、获全省五一劳动奖章的周静老师,有教学与科研都做到极致、入选“香江学者”的高欢欢老师,有孜孜不倦育人、教学成果获省级表彰的张君涛、王晓方、张骁勇等老师,也有教学方式新颖、获省级教学创新奖的廖嘉良、崔莹、吕英等老师,有推进教材建设科学化、规范化的袁炳强、贾惠芹等老师……1290余位专任教师,超百位省级、国家级优秀人才。他们在此潜心育人、厉心学术,他们勇于担当、甘于奉献,成就了西石大的能力和水平、气质和风貌、发展和进步。

陕煤一线矿工(端牢能源饭碗坚守如磐初心)(11)

七十一载奋楫笃行,西安石油大学围绕学校的发展目标,坚持人才为先,不断推动师资建设再上新水平,如今已拥有一支年龄、学历、职称和学缘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根植石油,一流实力为学校发展“加油”赋能

西安石油大学聚焦石油石化上中下游全产业链,形成了油气勘探开发、储运化工、仪器装备、资源评价等学科群,学科交叉融合,特色鲜明,门类较为齐全,具有从本科、硕士研究生到博士研究生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

陕煤一线矿工(端牢能源饭碗坚守如磐初心)(12)

一路走来,学校紧密结合战略新兴产业需求,主动对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对新时代人才培养的新要求,经过长期的建设和不懈努力,专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现有本科专业58个,涵盖理、工、经、管、文、教、艺七个学科门类,有优势和特色专业29个

陕煤一线矿工(端牢能源饭碗坚守如磐初心)(13)

七十一载开拓进取,形成了西安石油大学“团结、勤奋、求是、创新”的校风,在一流学科和专业的赋能下,学校如今已结出丰硕的办学成果,共获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奖励46项,其中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省部级一等奖9项。

逐梦石油,莘莘学子以不竭“动力”破浪前行

以青春之我成青春之志,不负芳华。一直以来,西安石油大学坚持石油精神办学,铁人精神育人,延安精神铸魂,学子们在传承中不断创新,在发展中续写华章。

陕煤一线矿工(端牢能源饭碗坚守如磐初心)(14)

学校秉承“好学力行自强不息”的校训精神,为各条战线特别是石油石化行业培养了16万多名优秀人才,成为能源工程科技领域的重要人才基地。

陕煤一线矿工(端牢能源饭碗坚守如磐初心)(15)

中国工程院院士、学校校友顾心怿,长期工作在工程技术、研究设计第一线。研制出我国第一艘坐底式石油钻井船。研制的新型抽油机获全国科学大会奖,研制的“胜利二号”钻井平台获中国发明专利金奖

陕煤一线矿工(端牢能源饭碗坚守如磐初心)(16)

学校校友王香增,带领科研团队研究的陆相页岩气勘探开发技术走在全国前列,成为全国首个国家级页岩气开发示范区,他的一系列开创性研究,实现了延长深层石油勘探的整体突破。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孙越崎能源大奖、李四光地质科学奖、国家“杰出工程师”奖多项殊荣

陕煤一线矿工(端牢能源饭碗坚守如磐初心)(17)

学校校友李一蕾,作为一名石油女工,她扎根高原、服务高原2300多个日日夜夜,曾获中国石油集团公司特等劳模,西藏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章、自治区第五届劳动模范,并荣获“2020年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

陕煤一线矿工(端牢能源饭碗坚守如磐初心)(18)

在校的同学们同样敢于超越自我、实现梦想,他们专业基础知识扎实,科研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强,在各种大赛中斩获了众多荣誉。2021年,西石大学子共获得省级及以上学科竞赛奖励609项,其中国家级奖励76项

陕煤一线矿工(端牢能源饭碗坚守如磐初心)(19)

七十一载桃李芬芳,西安石油大学勇担教育使命,坚守报国初心,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已成为莘莘学子砥砺品质、增长才干、实现梦想的知识殿堂。

陕煤一线矿工(端牢能源饭碗坚守如磐初心)(20)

石油的生成需要至少两百万年的时间,它们被时光掩埋于地下,等待被奋进不息的石油人唤醒。一滴油,只有经过时间的洗礼和高温高压的炼制,方能奉献给人类,发挥其最强的能量。这也正是学校“爱国奉献、艰苦奋斗、科学求实、开拓进取”的办学精神的写照。

七十一载春华秋实西安石油大学为学无际,际于天地。未来,学校将乘浩浩长风,破滔滔巨浪,云帆垂天,直济沧海!

关注“西安石油大学招办”头条号,获取更多精彩资讯!

本文素材来源:人民日报、中国发展网、西安石油大学官网、官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