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很多城市工作过,有一个很特别的感受,就是上下班通勤的时候,这些城市的市民选择交通方式主要考虑的就是节约时间成本或者生活成本,所以差异化不大。而在上海,虽然制约交通方式的条件可能还是时间和金钱,但是似乎大家的选择更多一些,有时也显得更为“任性”一些,我们甚至可以这么说:生活于上海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交通方式,而这种交通方式大多就是这个人在这座城市生活水平的真实侧写!

上海交通费高不高(交通方式可以体现生活水平)(1)

上海地铁

我们单位在北外滩,有个女同事住在泗泾,她不会开车,每天上下班都是打车,每个月花在交通上的钱不少。但是她说实在吃不消九号线的拥挤程度,几乎就是老上海人戏谑公交车拥挤常用的那句“双脚不能着地”,特别是早高峰,整个地铁站从进站就在排队,这种情况让她非常绝望。但是打车就不一样了,路上再堵,人至少是舒坦的,而且车厢里就只有你和司机,你不和司机说话他也不会说话,一大早这样安安静静有自己的私密空间,总比在地铁里和别人强迫拥抱要舒服百倍!

上海交通费高不高(交通方式可以体现生活水平)(2)

网约车

我现在是骑共享单车上下班,单程耗时40分钟,路程7公里出头,路上严格遵守交通法规,戴着耳机听听新闻或者小说,音量调低一点,再小的路口都是看红绿灯通行。我们有个工程师和我一样骑车上下班,不过他买了辆折叠的自行车,可以骑得飞快,那个自行车据说要一万一辆,我是舍不得买的,90后确实和我们不一样,特别在消费这一块,他们舍得花钱的点我们这一代人基本GET不到,而我们花钱的点他们也一样不以为然!

上海交通费高不高(交通方式可以体现生活水平)(3)

折叠自行车

同样是7公里路程,我太太就是开车上班。她曾经试过地铁,也试过共享单车,都不是很满意:地铁最大的问题还是拥挤,单车的问题在于她骑车技术不行(她开车技术也不行),所以她最后想明白了:与其骑车肉包铁,不如开车铁包肉,至少人是安全的!但是她的龟速行驶真的是让人窝火,由于上海市区内不允许鸣笛,每次她开车的时候,后面跟着的车都是不停在闪灯,也没少被别人问候,但是她就是坚持自己的驾驶风格,不辱不惊……

上海交通费高不高(交通方式可以体现生活水平)(4)

女司机

写到此处外地读者可能有个疑问:上海的家庭男人不开车的吗?真实情况是:如果家里只有一辆车,让给女人开的情况居多。比如那个和我一样骑车上班的工程师,家里的车也是他太太在开。但同时还有另外一个情况,就是如果家庭集体出游,主要还是男人开车。比如我们家出去自驾游,我太太从不开车。

上海交通费高不高(交通方式可以体现生活水平)(5)

自驾游

行文的最后,介绍一下我们的保洁工王阿姨,她是全公司唯一一个每天步行来上班的人!因为她家的位置在塘沽路上,也正因为这个优势,她击败了当初所有的竞争对手。不过她最大的愿望,却是可以早点拆迁,哪怕拆到松江去也行,那样她就可以退休享清福了……

上海交通费高不高(交通方式可以体现生活水平)(6)

塘沽路

有个同事在上海工作生活了五年,得出一个让我都叹服的结论:上海最快的交通方式,是地铁 共享单车,而不是出租车或网约车。所以在上海上下班坐出租车或网约车,不是个人出行的选择,而是个人生活品质的选择!我深深赞同他的观点,另外还想补充一下,那就是上海城市的多样性一样体现在个人的交通方式上。同质化不应该是社会发展的方向,让更多人有选择的权利,才是社会进步的最终形态!我想,这也是很多人选择在上海奋斗的一个起始点吧!

一家之言,难以概全,抛砖引玉而已,希望大家多多留言讨论!本文插图来自于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果因为版权问题需要删除原图,请第一时间通过私信联系本人,我也将尽力配合一切维护原作者版权的行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