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唢呐又叫“陇东唢呐”,是以唢呐为主奏的传统吹打乐,也称鼓吹乐,属木制(也有部分为竹制)管乐器,它的特点为音量大,音色嘹亮纯净,细腻委婉,演奏技巧丰富,声响连贯顺畅。经历代艺人不断传承加工,以其为数众多的曲牌,庞大的演奏队伍、丰富的民俗文化内容和浓郁的地方特色而成为中国民间音乐中一个独特的乐种。

民间锣鼓唢呐牛气冲天(喇叭唢呐曲儿小)(1)

庆阳的唢呐曲艺庆阳唢呐,是庆阳文化生活和民俗家事中最常用、最受欢迎的乐器。早在30年代,就引起省内外音乐界的关注。80年代参加过全国民间音乐、舞蹈调演,现在,已成为一个独立的乐种。

民间锣鼓唢呐牛气冲天(喇叭唢呐曲儿小)(2)

庆阳唢呐,最早出现在娶媳嫁女、丧葬祭奠、乡村庙会、庆祝典礼等场合。由半职业农民组成鼓乐班子演奏。庆阳唢呐按其分布的地域和演奏特点,大体可分为三个派系:一个派系是环县、宁县、合水、正宁等地的木杆、竹杆唢呐,这种唢呐音色宏亮、柔中有刚、连贯流畅、音域宽广、近听不噪、远听清晰,是庆阳地区数量最多和最常用的一种唢呐;

另一个派系是镇原铜杆唢呐,这种唢呐由于杆子及主要部件为黄铜质地,演奏方法也比较独特,其音色高昂宏亮、清晰悠扬;再一个派系为华池、合水、环县北部的大杆唢呐(即陕北唢呐),这种唢呐由于杆子较长,哨片较为粗厚,其音色苍劲粗犷、深沉稳健,与上述两种唢呐形成截然不同的风格。

民间锣鼓唢呐牛气冲天(喇叭唢呐曲儿小)(3)

庆阳唢呐曲牌世代流传,名目繁多、内容丰富、意境深邃,约有曲牌300多个。每个曲牌都有鲜明的音乐形象,有的幽默诙谐、有的委婉纤弱、有的情悲意哀、有的欢天喜地,仅凭唢呐吹奏的曲牌,人们就可推断正在进行的是何种情节了。

如办喜事时奏红事曲牌;遇丧事时奏白琴曲牌;娱乐时奏各种民间小调,如“绣荷包”、“小放牛”、“九连环、“珍珠倒卷帘”等。如今,在红白喜事中,人们还可听到由歌曲改编的新曲牌,如“东方红”、“军民大生产”、“五朵红花寄回来”、 “四季歌”等。这些新曲目不但为庆阳唢呐的演奏技艺增色,而且也丰富了庆阳唢呐曲目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