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治皇帝当初的一念差是什么(明之亡实亡于神宗)(1)

关于大明灭亡原因,史学界一直有一种观点,“明实亡于万历”。这种说法颇有市场,源自《明史·神宗本纪》,原文是:“故论者谓明之亡,实亡于神宗,岂不谅欤。”明神宗万历皇帝朱翊钧是明朝第十三位皇帝,在位四十八年,但怠政三十年之久,在封建帝制史上是闻所未闻的。

万历死于1620年,而明朝于1644年灭亡,前后不过24年时间。如果从时间这个角度来看,“明实亡于万历”有一定的道理。事实上,万历皇帝是明朝所有皇帝中被丑化最为严重的皇帝之一。

顺治皇帝当初的一念差是什么(明之亡实亡于神宗)(2)

无论是清朝编修的《明史》,还是近代中国史学家撰写的书籍,只要写道万历,都会这说这个皇帝太怠政了。这是最大的误解,先来看看历史上名人们对万历的皇帝的评价。

钱谦益:“万历中,正国家日中豫泰之候”、 “国家修明昌大之运,自世庙以迄神庙,比及百年,可谓极盛矣。”顾炎武:“昔在神宗之世,一人无为,四海少事。”顺治皇帝:“当明之初,取民有制,休养生息。万历年间,海内殷富,家给人足。”

顺治皇帝当初的一念差是什么(明之亡实亡于神宗)(3)

在明清交替之际,万历皇帝的名声还算不错,顺治帝更是称赞他是一位颇有作为的皇帝。万历被后人被诟病的除了怠政,就是矿税。至于征收矿税则被文官大肆夸大,认为这些银两都被皇帝挥霍一空。

这些归为皇帝内帑的私房钱,最后很大一部分都拨给了国库,比如赈灾、万历三大征、重修三大殿等。后来李自成攻入皇宫时,在崇祯的内廷没有搜刮出多少银子,到是在群臣府邸中金银堆成山。

顺治皇帝当初的一念差是什么(明之亡实亡于神宗)(4)

因此,把明朝灭亡原因这顶帽子直接扣在万历皇帝头上,是有失公允的。纵观万历一朝,经济文化上都出现了几百年的大繁荣;外交上,下南洋,出东洋,大明国威声名远扬;军事上,取得了万历三大征的全胜。这里插一句,如果不是万历再做三年皇帝,熊廷弼也就灭了努尔哈赤,很可能就没有后来的满清入关。

满清统治者为何树立自己的光辉形象,往往拿明朝皇帝做对比,成化、嘉靖、万历等皇帝都是他们批评的对象。网络上有一句俗语,在天堂呆久了总以为自己生活在地狱。明朝灭亡后,对于万历年间生活迷恋的人数不胜数。

顺治皇帝当初的一念差是什么(明之亡实亡于神宗)(5)

当时有诗云,“溪梅雨山楼醉,竹坞香茶佛屋眠。得福不知今日想,神宗皇帝太平年。”其实两千年前的《吕氏春秋》早有一种观点,“相玉者,患石似玉。相剑者,患剑似吴干将。贤主患辨者似通人,亡国之君似智,亡国之臣似忠。”

参考资料:《明史·神宗本纪》、《吕氏春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