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出土的西夏佛经(敦煌研究院藏西夏文金刚经)(1)

敦煌研究院藏D0669号西夏文《金刚经》为1959年3月敦煌研究院窦占彪在维修莫高窟宕泉河东岸喇嘛塔时,于最南端一座小型塔婆中发现的。经折装,高20、宽18厘米,上下单栏。经文107面,面5行,行12字。本刻本扉页版画1副两面,高19.2厘米。上下单栏,栏高15.5厘米。封面有蓝丝绸与发愿文旧汉文及西夏文粘贴而成,是目前国内所藏西夏文献中保存最完整的《金刚经》,《中国藏西夏文献·甘肃卷》有收录。

刻本中有西夏文“奉天显道耀武宣文神谋睿智制义去邪惇睦懿恭皇帝 御校”,此为西夏仁宗的尊号,使用时间是1141—1193年。可知该《金刚经》刻于仁宗时期。

汉文本《金刚经》有的分三十二分(三十二个段落并有标题),此西夏文《金刚经》的正文部分完整地保存着三十二分的小标题,整个正文部分除“应化非真分第三十二”的内容残损外,其余三十一分的内容都保存得非常完整。

《金刚经》正文前面的部分是《金刚经》的修持仪轨,而且该经保存的西夏文《金刚经》修持仪轨也是目前国内所发现的唯一保存较为完整的西夏文《金刚经》修持仪轨。西夏文《金刚经》仪轨内容依次为“金刚经启请”、“净口业真言”、“安地祇真言”、“普供养真言”、“请八金刚”、“请四菩萨”、“持经梵语”及“发愿文”,共八部分内容。

西夏文《金刚经》在国内外保存较多,是已知西夏文献中存量和版本最多的西夏文佛经之一。本件《金刚经》文字完整,而且还保存着最为完整的西夏文《金刚经》修持仪轨,这也是国内外各收藏单位同一藏品中所仅见。同时,该经中西夏仁宗皇帝的尊号题款也为该文献的断代提供了一个明确的依据。

参考文献:

杜建录、于光建:《敦煌研究院藏D0669西夏文<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考释》,《敦煌研究》,2012年第6期。

来源:敦煌研究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