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景山后街的米粮库胡同全长不过三百米,街坊们在这条胡同里来来往往,院里的树叶绿了又黄,看起来十分宁静朴实。

不过胡同两侧的建筑相当有特色,南侧大都是些低檐青砖的老宅院,飞燕衔泥来筑巢,北边却林立着气派的新式建筑和大院。

马少骅出演邓小平(马少骅出演邓小平)(1)

2013年的秋天,胡同口1-3号的邓家大院一改往日的神秘幽静,突然变得相当热闹,扛摄影机的、打灯光的、穿着七八十年代服装的人们从大早上就开始忙碌。

一直到夜里九点多才熄灯收工——这是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剧组,导演吴子牛带着演员马少骅等演职人员来到邓家大院取景。

拍摄期间,邓家的几位子女都有到场,连剧中邓小平的饰演者马少骅都非常好奇,当邓家子女看到马少骅饰演的邓小平时,他们会有什么样的感想?

马少骅出演邓小平(马少骅出演邓小平)(2)

“这就是我们的老爷子”

2014年8月7日,为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的座谈会暨首播仪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出席这场座谈会的有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和全国政协副主席。

有中央文献研究室主任、中共四川省宣传部长和中央电视台台长,有剧组的演职人员,特别还有邓小平的亲属代表和身边工作人员。

《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这部历时五年创作完成的48集连续剧将在一天之后登陆中央电视台一套黄金时段,而这一天出席座谈会的所有人员将提前观看第一集。

“读着时间/寄来的春天/花儿漫过/无边的原野/为什么我总是想起你/在这生命怒放的季节……”

马少骅出演邓小平(马少骅出演邓小平)(3)

第一集是一个漆黑的夜晚,邓小平卓琳夫妇给瘫痪的儿子烧水擦身,把邓朴方收拾妥当后,邓小平坐在儿子的床边问卓琳:“毛毛,还有邓林他们去哪里了?”

剧情徐徐展开,四十分钟过去,由孙楠演唱的片尾曲《我为什么总是想起你》在人民大会堂缓缓响起。

许多人还沉静在精彩的剧情与动听的音乐中回味无穷时,会场中却有两个人难以掩饰地紧张,悄悄地东瞧瞧西望望,有些坐立不安,特别是把目光投向了前排圆脸的中年女士,试图在她的脸上搜寻表情和表情里的涵义。

他们不是别人,正是这部剧的导演吴子牛和剧中邓小平的饰演者马少骅,而那名圆脸的女士则是邓小平的次女邓楠,也是电视剧里由沈君敖饰演的毛毛。

马少骅出演邓小平(马少骅出演邓小平)(4)

马少骅已经见过四五次邓家的子女了,去米粮库胡同邓家大院拍摄的当天他就对自己说:“进考场了。”那么进考场肯定是要面对的什么呢,首先就是邓小平的子女亲属。

拍摄期间,邓家子女并没有过多干涉剧组的拍摄,他们告诉导演“拍摄邓小平不是个人的家事”,并积极配合吴子牛与马少骅,双方举行了一次座谈会,“他们会告诉我小平当年穿什么衣服,举手投足什么样”。

邓榕特地纠正说邓小平走路手背朝前,在家不爱说话,更不说工作的事,穿衣服很整洁朴素,除非有外事活动,否则都穿军装布衣服;和马少骅聊得多了,邓小平的外孙打趣说:“我爷爷肚子比你大。”

马少骅出演邓小平(马少骅出演邓小平)(5)

剧组在邓家大院拍到晚上九点,邓榕、邓楠、邓朴方都到场了,他们没有打扰远远站着观看,等到收工才过来说大家辛苦,多喝水;得知马少骅因拍戏而糖尿病发,邓林叫家人做了天麻卧鸡蛋送过来给马少骅吃,并用纸条给他详写了配方。

邓家子女对剧组的支持让马少骅很感动,但他也感受到了邓家子女对于他的表演是寄予厚望的,马少骅心中始终惴惴不安,他非常想知道邓家子女怎么看待由他饰演的邓小平呢?

邓家子女探班的当天正是邓楠的生日,马少骅想出了个办法,酝酿了一会儿,他用揣摩好的邓小平的神情和口吻对着邓楠说了一句生日祝福。

忽然之间邓家子女都惊了,全回过头看着他,邓楠对这个特别的“生日礼物”十分惊喜,笑着对马少骅说:“老爷子嘛,我们都认可了。”

马少骅出演邓小平(马少骅出演邓小平)(6)

这句话,让马少骅心中的石头落地了。邓朴方也坐着轮椅过来,他妻子见到马少骅就说:“我要先和老爷子握握手。”

邓朴方则笑眯眯地端详着他,马少骅就用邓小平的口吻回他:“你好,要注意身体啊。”

拍摄现场邓家子女都表达了对马少骅表演得满意,但成片是否能继续符合他们的期待呢?

座谈会上看完片子之后,各位领导相继上台致辞,轮到邓楠上台,马少骅心都揪起来了,他竖起耳朵听邓楠对于他的评价,然后就听见邓楠说:“这就是我们心目中的老爷子!”

马少骅出演邓小平(马少骅出演邓小平)(7)

在看过电视剧后,邓林也充分肯定了马少骅:“我们把真实的场景和当时的环境提供给剧组,但是父亲究竟想什么则要靠演员对其精神世界的理解,了解他面部表情是微笑还是大笑。这些随着不同历史场景会有不同变化,演员好坏就看这一点做得好不好。”

女儿认为扮演父亲的关键是“要表现邓小平,把精气神儿演出来就对了”,她说马少骅的表演“拿捏得很准确”。

为了塑造好这个角色,马少骅可以说费尽九牛二虎之力,邓家子女对于他所塑造的邓小平形象的认可,让马少骅感到了深深的欣慰,。

马少骅出演邓小平(马少骅出演邓小平)(8)

“像不像,你们定”

接到角色之初,马少骅内心充满忐忑,外界的影评人和观众们虽然深知马少骅的演技卓绝,但对他能否演好邓小平也仍是抱有怀疑的,只有导演吴子牛和制片人高成生是最坚定的马少骅的支持者。

在《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之前,马少骅在《建党伟业》、《光荣与梦想》、《走向共和》、《革命者》、《中流击水》、《容闳》等多部影视作品里都饰演的是孙中山先生,这个角色已经深刻烙印在观众的脑海里,选择他来演绎邓小平无疑是个冒险的举动。

吴子牛认为首先马少骅的外形是接近的,“通过造型手段,不管几分像,他像”,其次马少骅贵州人,方言口音不是问题,最后是“这个人在圈子里是出了名的戏疯子,他人物塑造能力非常强,可以演一个民工,也可以演孙中山。”

马少骅出演邓小平(马少骅出演邓小平)(9)

吴子牛说:“我认为好演员很多,但是不是所有的演员都可以演邓小平。我认为,要出演邓小平,首先要像,外形和气质得有7分近;第二,一定要讲四川话,从我记事起,我就知道邓小平只说四川话,我就不能想象他说普通话,这是我的坚持。”

成片出来之后,马少骅大受好评,导演与制片人都很高兴,也有影评人认为马少骅的表演稍微比邓小平本人更激情了一些,吴子牛则替马少骅解释说:“事实上只有小平同志的家人和周边的中央领导知道,平时的邓小平是怎样的。而在电视剧中,如果这个时候邓小平的激情不上来,恐怕戏剧的力量和我们要求达到的效果和高度就要打折。所以现在剧中邓小平的几次激动,是有控制的,非常有力量。”

马少骅出演邓小平(马少骅出演邓小平)(10)

“是不是,我来定”

在塑造角色期间的日记中,马少骅在日记中写过一句话:“像不像,导演和化妆师你们定。是不是,我来定。”

他说:“像不像是观众认可的门票,我还需要外部的帮助,比如化妆等手段。然后在人物表达上,我得做到神形兼备。外形像小平的特型演员很多,但如何演绎好真的很难。我自己给自己提出要求,希望既要‘像’,也要‘是’”。

马少骅出演邓小平(马少骅出演邓小平)(11)

接到制片人高成生的出演邀请时,马少骅相当不确信,他觉得自己根本拿不住分量如此重的一个角色:“主要是这个人物的内心世界,他的精神世界够不上。比如说一个人的经历构成了他的人生情怀,他的胸怀,他的思想,他的境界,他为什么要这么做,他所有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什么,然后他对于任何大事情来的时候他那种自然而然的淡定,不慌不忙的指挥,说来又是那么果断不拖泥带水等。我哪有那么大的定力啊,我哪有那么大的智慧啊。”

一个沉重的担子忽然落到肩上,既是沉甸甸的又是重要的,细思之后,马少骅还是接下了这个任务。

马少骅出演邓小平(马少骅出演邓小平)(12)

他首先要从外形上去努力,当时马少骅已经将近六十岁,为了角色他增重20斤,加上拍摄的奔波辛劳,马少骅的糖尿病复发,用手指去戳腿上的肉都会凹陷下去,但他没有向导演请假或喊累,一门心思全扑在表演上,几乎忘了自己的身体状况。

马少骅说,他把邓小平这个角色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我那个时候就是拼了,就是放下一切,让自己全身心地投入这个创作,就是我依据形象的语言把我自己套在我所了解的小平的那个时代。

那个人生历程,那个心里历程,我全身心地去触摸他,去贴近他,走进他。去触摸他的人生,触摸他的人的感觉,走进他的心灵世界,接近他的精神世界,用自己的所有的力量集中精力去靠近他。”

马少骅出演邓小平(马少骅出演邓小平)(13)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米粮库胡同拍摄当天,扮好妆的马少骅在院子里遇到一个人,马少骅后来才知道这人是原邓小平办公室秘书王世斌,在邓小平身边工作了将近二十年,平日里是一名坚毅冷静的少将。

结果看到马少骅扮演的邓小平后脸霎时间就由白变成了红,一路跟着他看他表演,并对马少骅说:“非常像首长,尤其是你有一个动作,就是站在那的时候回头,太是了。”

有人问王将军对马少骅扮演的邓小平有什么感想,他说:“说心里话,我没有想到他向我招手的时候,他说王将军你过来,我感到了害怕。”

马少骅出演邓小平(马少骅出演邓小平)(14)

增重加化妆,外形逐渐靠拢角色本人了,口音却又是一个重要的难题,马少骅对表演有着自己的坚持和执着:“我主要下的工夫就是在台词上。我必须要走进他的精神世界,掌握他的精神状态,二者比较统一,糅在一起,然后才能做到我就是邓小平,否则我像邓小平那不行,我已经走过了我‘像’这个阶段。这次创作我要‘好’,只能下苦功,修炼自己靠近他。”

马少骅虽然是贵州人,与四川同属西南地区,方言相近,但语调上还是有明显差异,而且他的戏份里三分之二都在开会和发表讲话,这一关过不去,角色就完全失去说服力。

马少骅出演邓小平(马少骅出演邓小平)(15)

为了揣摩学习邓小平的口吻,马少骅接到角色后五个月没有看过电视,每天都在看邓小平的资料。

他把录音放到MP3里走哪听到哪:“随时听,他所有的录音,他所有的只要我能找到的录音我全部弄上MP3来听,那时候也不听任何东西了,什么广播、电视一概没有,进入我耳朵的就是他的声音。

我要让这个人在我心里活起来,他要不在我心里活起来我就不能体现活的邓小平,这也是邓家大姐交给我的任务。我得到的这些录音材料实际上也是大家都知道的,但是用心去听你就会听出不一样的东西。我知道语言是很能代表别人的内心状态和他的气韵的。”

导演吴子牛最担心的也是这个问题,与马少骅初见面,吴子牛就单刀直入问对方会不会说四川话,而这时马少骅已经可以用一口流利的四川话回答导演:“那一刻,我心里的一个大石头就落地了。”

马少骅出演邓小平(马少骅出演邓小平)(16)

在创作邓小平角色时,马少骅曾表示过:“我倒绝对没有说我演完邓小平我要怎么样,我这把年纪已经不需要怎么样了,但是我希望他作为我艺术人生世界中一个能留得下来的作品。也就是说我这一辈子干这行,我很想做一件让自己满意的事情,这就是我的最大目的。”

正是演员对表演有着纯粹的热爱与敬畏心,《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里马少骅所饰演的邓小平一角才能让邓家子女都连连称赞。

马少骅出演邓小平(马少骅出演邓小平)(17)

2022年第31届中国电视金鹰奖上,马少骅拿下最佳男配角奖,这是他第一次获得中国电视电影的四大奖项,领奖时马少骅哽咽地说:“我给我自己定了一个位,我是百姓中的演员,也是演员中的百姓,我将继续努力,塑造出更多更好的角色奉献给观众,我将用我一生的努力去做到,做一个人民喜爱的好演员,为此,我再出发。”

参考资料:

马少骅:不去演神去演人--期刊选粹-人民网 cpc.people/n/2014/0829/c68742-2556289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