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7690人建档立卡残疾人摆脱贫困,14196人(次)残疾人获得康复服务,城乡残疾人新增就业1427人(次),1943人(次)困难残疾人和残疾人子女获得就学救助……仙桃市残疾人各项工作交出亮眼成绩单。

近年来,仙桃市坚持以推动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为主题,持续推进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无障碍环境建设、权益保障等工作,全社会关爱帮助残疾人氛围日益浓厚,残疾人社会活动参与率明显提高,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连年攀升。

砥砺奋进,硕果芳华。仙桃市残联先后被授予全省残疾人就业、维权、辅助器具和财务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多次获评全市平安建设(综合治理)优胜单位、全市维护稳定工作突出单位、市级文明单位。

惠残政策擦亮幸福底色

残疾人是一个特殊困难群体,需要格外关心、格外关注,让广大残疾人安居乐业、衣食无忧,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重要体现。

仙桃市有9.6余万名残疾人,涉及到城乡26万多家庭人口。为了保障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不断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我市全面推动各项惠残政策落地落实,成功解决一系列重点民生问题。

“办证去医院光车程就要半小时,残联在‘家门口’评残,真是方便啊!”10月21日,干河街道王老村村民提及市残联上门办证服务,赞叹不已。

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用爱撑起一片晴空)(1)

好政策重在落地,仙桃市着力优化残疾人证件办理,下乡上门残情鉴定办证服务,办理残疾证3052份,并免费送证上门。落实免乘公交专项资金80万元,开展“我为残疾人办实事”暨为残疾人上门办理免乘公交卡活动。

为残疾人机动车主发放燃油补贴,向取得C2、C5驾照的残疾人发放驾照补贴;将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抚(扶)养人的城镇“三无”人员,纳入特困供养范围;为重度残疾人发放护理补贴6054.43万元,为困难残疾人发放生活补贴4290.23万元。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仙桃市建立健全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市残工委成员单位分工负责的工作机制。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的实施意见》《仙桃市残疾人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等多个制度性文件,夯实了残疾人的民生基底。

——明确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培训等22项主要工作,推动各项工作落实落细。将贫困残疾人纳入各部门扶贫项目中,在政策落实、项目实施、资金分配上,给予重点倾斜。

——开展“你我同行 百人站立”假肢安装工程,为212人(次)贫困缺肢残疾人安装普及型假肢,制作矫形器275件。为困难残疾人发放轮椅、拐杖等辅助器具1680件,改善残疾人的生活质量。

一项项政策落地,体现着仙桃市委市政府的民生情怀;一件件实事办好,映照着社会各界的无私大爱;一组组数据刷新,擦亮了残疾人的幸福底色……沐浴着党和政府关爱的阳光,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风貌,让残疾人更有凝聚力与向上心。

服务暖心助力精彩人生

修复“折翼”,拯救天使,让“折翼天使”重新飞翔。

9岁的圆圆之前是孤独症患者,与同龄孩子相比,言语表达、智力发育等明显落后于同龄人。但就是这样一个孩子,通过康复训练,实现了教育梦。

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影响着孩子一生和一个家庭的未来。仙桃市残联把“让每一个残疾儿童享受高质量的康复服务”作为重要民生工程,筹集康复资金,对全市273名0至15岁听力言语、智障、脑瘫等儿童,实施残疾儿童康复救助。资助1032名残疾儿童接受康复训练治疗,为市内定点康复机构康复训练的残疾儿童发放生活补助费,让特殊儿童打开心扉,早日融入社会。

康复是残疾人最迫切、最现实的需求。为全市7510名有康复需求的成年残疾人,提供卫生公共服务、精准康复服务等。白内障复明支助活动让668名患者成功复明;国彩公益金免费服药项目为644名贫困精神病患者提供药物;为226名盲人和1264名肢体残疾人发放辅助器具。

虽身体残缺,张沟镇先锋村小伙郭军皆没有放弃对梦想的追逐。他发展黄鳝养殖、螺蛳售卖等多个产业,成了村里的创业明星。“残联给予了我很大的帮助,让我享受到了各项政策的红利,没有残联就没有今天的我。”郭军皆说,每年稳定盈利10多万元,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用爱撑起一片晴空)(2)

打印、设计、整理成册……夜幕降临,郭河集镇复印店内,老板王磊忙得不亦乐乎。33岁的王磊是残疾人,生活较困难。仙桃市残联组织残疾人培训,王磊报名学习了计算机、电商培训。创业时,仙桃市残联还给了创业帮扶资金。如今,小店子生意红红火火,王磊很知足:“靠自己双手挣钱,日子过着踏实!”

郭军皆和王磊的故事并不是个例。在教育就业的路上,残联给予残疾人稳稳的幸福。

——仙桃市残联会联合相关单位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精准扶贫工作的通知》《关于做好残疾人电子商务培训就业工作的通知》《关于残疾人就业创业援助工作的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

——实施残疾人创业扶持“双百工程”,扶持2家省级品牌基地、527名农家小店主和集镇小老板。举办电子商务、水产养殖、食用菌栽培技术、烹调等残疾人技能培训班,五年来培训718人次,培育技术能手30名,确保广大残疾人在共同富裕道路上“一个都不掉队”。

——选送徐汉春等盲人,参加省级盲人按摩初、中级培训班,取得从业资格;湖北省第六届残疾人职业技能大赛中,许红超、李园分别在男女装制作、网页制作项目中获得第一名;落实福利企业税收优惠政策,鼓励福利企业主动吸纳残疾人就业。

——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家庭子女、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等教辅资料、课后托管等费用;对普惠性教育残疾儿童少年给予资助,资助特校学生优先完成学业,为仙桃市特校59名听力、智障学生发放助学补助,为考入高等院校的残疾大学生发放助学补贴。

兜底解困托起稳稳幸福

坚持输血与造血并重,用爱撑起一片自强自立的天空,是仙桃市残疾人事业的又一亮点。

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仙桃市残联聚焦残疾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面落实优惠政策,推动落实兜底保障,全市纳入精准扶贫建档立卡残疾人7690人全部脱贫。包保剅河镇汪场村10户贫困户,出资46.42万元,帮扶汪场村疏挖沟渠5000米,铺设生产碎石路3000米,新建村卫生室和残疾人康复站,实施水改工程,搭建电商平台,建设毛谢公路2000米桃花小镇景观带,推动形成以龙虾为重点、以桃园为特色的产业致富模式。包保郭河镇刘河村21户困难户,拨付专款13.7万元,帮扶刘河村开展产业路硬化、桥梁建设、沟渠疏挖、美丽庭院建设等民生实事。

9月的一天,在长埫口镇集木村池敏家庭,仙桃市残联、市晨辉社工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正在添柴烧火、打扫卫生、晾晒农作物。

30多岁的池敏智力障碍,丈夫是多重残疾人,孩子存在耳道缺陷。仙桃市残联将池敏家庭纳入残疾人“阳光家园 居家托养”服务项目,不仅减少了家人的后顾之忧,也让这个家庭的笑容多了起来。

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用爱撑起一片晴空)(3)

残疾人托养服务的开展,旨在帮助残疾人提高生活自理与社会交往能力,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减轻残疾人家庭负担,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

目前“阳光家园”形成新品牌,投入资金400多万元,依托敬老院、福利院,建成残疾人托养服务机构9个,376名残疾人享受就餐、精神抚慰等照料。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为800名处于就业年龄段,有托养服务需求的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提供了日常生活服务、能力训练服务和心理疏导服务,达到了“托养一人 幸福一家”的成效。

以织密筑牢残疾人民生保障网为重点,以残疾人幸福感、获得感为导向,进一步改善残疾人民生。

仙桃市残联建立健全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做好系统对接、信息共享、数据互通、异地申请和低保资格认定等工作。目前,共为约60万人(次)重度残疾人发放护理补贴6054.43万元,为约75万人(次)困难残疾人发放生活补贴4290.23万元,将1144名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抚(扶)养人的城镇“三无”人员,纳入特困供养范围,为25607人(次)丧失劳动能力残疾人代缴城乡居民医疗保险。

维权促融共筑和谐家园

平缓的坡道、便利的扶手、低位的灶台……随着一个个定制式、人性化的无障碍生活设施陆续进入残疾人家庭,仙桃市服务残疾人群体的“最后一米”已全面打通,“零距离”感受着家庭无障碍设施改造带来的生活便利。

“灶台的高度降低了,卫生间里装上了马桶,家里变得更漂亮了,生活也方便了。”聊起家里实施的无障碍改造,张沟镇胜利街居民张文明笑得合不拢嘴。

让城市温度体现在残疾人最急需处、落实在最细微处。仙桃市残联为1944户农村困难残疾人实施家庭无障碍改造,为1694户农村贫困残疾人实施危房改造,残疾人居家环境明显改善。

除了家庭改造,社区和公共场所无障碍改造也同步推进。仙桃市残联聚焦残疾人“急难愁盼”问题,通过规划纳入、建议提案、督促检查等途径,在改建和新建的城市道路、公共服务场所建设盲道、坡道等无障碍设施,全市共建设盲道9.84万米,新增城市交通无障碍设施189处,市体育馆、李小双运动城新建了坡道、残疾人厕所,商城大厦、武商购物中心新增了低矮柜台,新318国道配置了“红灯停绿灯行”的语音提示。

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用爱撑起一片晴空)(4)

始终坚持维护残疾人基本权益,仙桃市残联还自觉担当残疾人的“娘家人”角色,敢于向损害残疾人合法权益的行为说“不”。设置湖北为维律师事务所为残疾人维权示范岗,大力开展法律援助工作,为残疾人代理律师65人(次)。

充分发挥12385服务热线和阳光信访平台作用,共接听残疾人反映康复、教育、就业、生活保障等方面热线电话5000多人次,登记诉求1400多条,处理涉残纠纷279起,回告率100%,办结率97%,一大批残疾人信访积案得到解决,重访、集体访现象明显减少,有效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

扶残扬善绘就春天事业

2019年5月16日,北京人民大会堂。湖北金伟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肖金洲作为第六次全国助残先进个人受到亲切会见。

肖金洲创业20多年,先后安排300多人次残疾人就业。目前170人的工厂,残疾人职工占110名。他公司被仙桃市政府授予慈善企业称号,扶残助残的事迹也传为佳话。

标杆引领聚能量,仙桃市聋协主席兰华、通海口镇残疾人王孝玉当选第六届“感动仙桃十大道德模范”等。市聋人协会创作的百幅剪纸作品《百年党史》歌颂党恩,被市图书馆永久收藏。一大批自强与助残先进典型涌现,其中不乏从受助者到助残者的人生转型。

黄青松从小患有小儿麻痹症,但他热爱生活渴望独立。大学毕业后,创办了湖北汇烽塑管有限公司,年销售收入突破8000万元,吸纳10多名残疾人在公司上班。

“青松把我们当家人,给我们养家糊口的饭碗,让我们重拾生活的自信。”员工万义平在黄青松的帮助下,每月有固定收入,小日子过得平凡安定。

从解决温饱到衣食无忧,从实现就业到安居乐业、筑梦远航,仙桃市越来越多残疾人登上人生出彩的舞台——

志愿服务蓬勃发展。培育仙桃孝雅、爱心社、义工联等6家社会助残组织,培训爱心人士2400多人(次),注册会员1062人,“我为残疾人办实事”“红领巾助残”“小手拉大手”等志愿服务活动已形成品牌。

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用爱撑起一片晴空)(5)

文体活动百花齐放。利用“全国助残日”等契机举办系列活动,激发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的积极性。成功举办仙桃市第二届残疾人运动会;组织23名残疾人运动员,参加湖北省第十届残疾人运动会,斩获1枚金牌、1枚铜牌。组织参加全省残疾人首届健身操大赛、第八届全省特校学生文艺汇演等活动,分别获得三等奖和二等奖。积极开展残疾人雕花剪纸、麦秆剪贴等非遗传承培训,仙桃市孝雅使者志愿者服务站聋人志愿者创作的百幅剪纸作品《百年党史》,被仙桃市图书馆永久收藏;湖北省自强模范路光荣喜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其作品“黄鹤玉龙舟立体贝雕”被人民大会堂珍藏。资助彭场镇“袁芳书屋”、开展阅读进社区、进残疾人家庭、进特殊群体活动,受到广大残疾人群众一致好评。

在仙桃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一个个残缺的生命及家庭重新绽放光芒,以主人翁的姿态投身社会发展中,一起憧憬和描绘着未来美好的蓝图,为实现美好生活不懈奋斗。

靶向发力,一起向未来。仙桃市残联将以辉煌成绩作为新奋斗的起点,持续转作风提效能、聚力民生实事、织密社会保障网络、加快特殊教育发展、拓展康复服务内容、丰富文化体育生活等,团结带领残疾人朋友,凝心聚力、砥砺前行,奋力开启残疾人“春天事业”新征程。

(湖北日报客户端 通讯员 鹿丹丹)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