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中国生态学学会资深会员胡再国,湖北省地矿局周才慧、周良才,已经作者授权,标题有修改

网传50万避暑大军逼进野山关,(恩施州的东大门),20万杀进苏马荡(利川市著名的避暑胜地),十万驻扎凉雾场。

今年入夏以来,利川市避暑呈现出空前的火爆景象。经半月之久的实地考察和亲身体验,我们对利川避暑休闲有了一定的认知。

利川古为巴子国。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改土归流,始并各土司地置利川县。利川得名有三:一说,因县境内有“暗利砦”,故称利川;二说,因清江由西至东流贯县境,为有利之川,故名;三说,因地处楚蜀衢,兵家必争之地,川东倚为屏障,有利入川,故名。近年,“利涉大川”之说较甚。

利川避暑真实感受(探秘凉都恩施行第七站)(1)

二是生态环境优势。利川森林覆盖率达62%,森林郁闭度达95%以上,植物种类达1500余种,三项指标均与神农架相媲美,名列全省前列,优质广阔的森林生态对气候具有较强的调节功能,因而利川空气优良率达98%。

三是地形地貌优势。利川市平均海拔高度约1200——1400米,在区域内相对高差300米左右,属低山地区,土地肥沃,物产丰盛。加之利川碳酸岩分布较广,地下水极为丰富,遍山矿泉出露,富含矿物质,是中国富硒之乡,溶洞发育,凉风拂习,在夏季对气温有一定调节作用。

利川的避暑资源又配以利川的特有地域文化即5个一:一首歌(龙船调),一个洞(腾龙洞),一棵树(千年水杉树),一个寨(木鱼寨),一口井(当年土司的一个寨子中的一口千年泉水井),把利川这个中国避暑名胜之地衬托得更为神密和多姿多彩。于此等等,被中国气象学会授予湖北省首个“中国凉爽之城”,被国家旅游局授予“中国避暑休闲百佳县”、“全国百佳深呼吸小城”,被国家园林局授予“国家园林城市”等称号。

利川真是湖北地区避暑的好地方啊!……

利川避暑真实感受(探秘凉都恩施行第七站)(2)

时间过得真快呀!转眼间来利川凉雾避暑已二十多天了。有感于清凉,让我们免除了盛夏酷暑的煎熬;有感于同窗谊,让我们的友情地久天长;有感于异乡风情,让我们丰富了人生阅历;有感于丰富多彩的生活,让我们收获了快乐……!这些让我们难以对凉雾说再见。只是再国同学即将赴西北坡考察学习,所以在即将离开的日子里,有必要对这次避暑经历做一个简单梳理……

凉雾避暑收获清凉的同时,给我们最大的欣喜是珍蔵在内心深处永远不变的同窗情谊。感谢孔繁和老同学,专程从恩施来凉雾看望和慰问我们。荆州一别已有三十八载未曾谋面,他作为东道主盛情款待,热烈的氛围仍历历在目。虽然,我们圴不胜酒力,平时也很少饮酒,但老同学相聚也就忘了这些,频频举杯相庆,共忆母校难忘时光,欢声笑语间,释放的是相互间的思念之情,一杯又一杯,亲身体验了“酒逢知已千杯少”的意境。临别时,繁和同学一一与我们紧紧相拥,难舍难分之情难以言表,为此再国即席附诗相赠:繁和老同学,别后思念切。今朝凉雾聚,何日再相约?!

也许是缘份所至,健芳同学那天带着她从德国留学回汉的儿子也来凉雾相聚。我们玩笑说:“繁和、健芳啊,你俩是约好的吧?”他俩开心的哈哈大笑,这种欢笑让人舒心开怀,是同学间永远不变的纯真友谊,真是让人陶醉。健芳特地从武汉带了名优美食周黑鸭,让我们尽情享受了凉雾与武汉名优菜肴的相融盛宴。

送走繁和,我们陪健芳钓鱼、打乒乓球。晚饭后我们开车送她回到利川的住宅。开心的一天虽然很快过去了,可历久弥新的同学情却印在脑海里,回味无穷。

更让我们感到温馨的是,在避暑期间一直得到同学们的支持与关心,特别是叶早先、张泽伟、刘继明、王治锐、程良旺、惠君、袁全喜、吴建平等同学在微信群全程关注,使我们倍感亲切和感动!

凉雾避暑还让我们收获了历史的记忆。再国的房东还带我们参观了凉雾的60公社(即以60年代人民公社为主题建的公园),公园座落在凉雾乡西约两公里处,里面复制了当年的一些历史痕迹,如60公社门牌、公社食堂、百姓舞台、公社礼堂等。使我们有亲临其境之感,院子里百花争艳、景观别致,只是没想到这个偏僻小镇的60公社建设得如此美仑美奂,让我们一行流连忘往返,增添了这次避暑的情趣。

凉雾避暑让我们陶冶了情操,结识了一批来此避暑的武汉和重庆的新朋友,咱们一起赶场、一起登山、一起摄影、一起打球垂钓、一起微信互动,切实体验到“五湖四海皆兄弟”的情怀。

凉雾,一个清凉避暑之地、一个富裕美丽之乡、一个纯朴友爱之城。明年再见吧。

2018年8月于利川凉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