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各大视频网站都在播放“大宋宫词”这部电视剧,主人公刘娥想必大家都有所了解,其实影视剧中的刘娥只是被美化了 。而在北宋历史上真有一位皇后,一生都在为大宋江山努力付出,辅佐大宋三代皇帝,垂范后世。他就是宋仁宗的第二位皇后曹氏。

宋仁宗四个皇后都是谁 宋仁宗的第二任皇后(1)

曹皇后剧照

曹氏,宁晋(河北宁晋县)人,宋仁宗赵祯的皇后。其祖父曹彬,是北宋的开国元勋。曹氏十八岁奉诏入宫,第二年九月,册立受封为皇后。1080 年冬,曹后逝世,终年六十四岁。谥号为「慈圣光献皇后」,葬永昭陵。

在宋代历史上,皇后的出身不如其他朝代要求严格。在北宋的历史上,曹皇后的出身算是比较高的了。曹皇后出身官宦家庭,其祖父曹彬是北宋的开国元勋,可以说是文武兼备,是一个内外兼修的不可多得的人才。出生、生长于这样良好的家庭,受到如此良好的家风的熏陶,成年的曹皇后也是一个令人敬佩的女子,颇具胆识和谋略。在面对危机之时,可以临危不惧,稳若泰山,心思缜密,颇有巾帼不让须眉之风范。

1048 年,就是庆历八年闰正月的一晚,宋仁宗留宿于曹皇后宫中。宋仁宗与曹皇后的感情一直不是很合拍,今天好不容易来到曹皇后这里,好梦没有,倒是在生死边界上走了一遭。就在这一夜发生了历史上著名的夜半平宫乱事件。

闰正月十八日,亲军武官颜秀等人作乱,乘夜直逼皇帝寝宫。宋仁宗与曹皇后睡至夜半,突然听见宫外一片杂乱之声,期间还听见宫人的惨叫之声,想到恐怕是有人乘夜逼宫,曹皇后心下立马警惕起来。宋仁宗此时无比惊慌,跳下床就要往外跑,曹皇后一把将他抓住,关上门,对宋仁宗说:「皇上若是此时出去身边没有护卫,万一慘遭毒手,天下黎明百姓该怎么办啊?」

听曹皇后所言甚是,于是宋仁宗回到寝殿,才幸免于难。但是,宋仁宗此时已经不知道调兵遣将了,而曹皇后在这时却是处变不惊,很快就整理出思路,派人速召卫士护驾。外面的颜秀等杀到殿下,乱砍宫人,宫人惨叫之声愈加凄惨,给人一种叛兵已经直达寝宫的感觉。

宋仁宗四个皇后都是谁 宋仁宗的第二任皇后(2)

曹皇后剧照

宦官何承用怕皇帝受惊,谎称是乳母殴打小宫女弄出来的怪声。曹皇后一听,心生愤怒,正色喝斥道:「反贼在殿下杀人,皇上正想往外跑,你还敢胡说!」可见曹皇后在危机之时勇敢面对,并没有选择逃避,可谓是胆识过人。

可是,这皇宫卫队一时没赶到,但是情况已万分危急,此时再有迟疑只怕皇上性命难保。一番深思熟虑后,一向举止娴静的曹皇后显露出将门之后的风采,杀伐果断,颇有大将之风。

心思缜密的曹皇后,料到反贼必会纵火烧宫,她当机立断召来宫内宦官,命令宦官们提着水桶暗中跟踪。然而,在这危急时刻,谁都想保住自己的性命,于是曹皇后立即下旨:平贼后论功行赏。

为了鼓励宦官们,曹皇后亲自剪下愿意出力的宦官的头发作为论功行赏的凭据,谁出了力,以此为证,以此为赏。宦官们听了,心知这是一个好机会,生死荣辱富贵贫贱就在此一搏了,于是宦官个个奋勇当先,与赶到的卫队一起擒灭了反贼。

宫内那些作内应者,向宋仁宗宠爱的一个妃子求情,宋仁宗竟答应赦免他们。曹后又郑重提出:「对敢生祸乱者,理应绳之以法,不然,无以肃清禁掖。」于是诛杀了那些人。曹皇后就这样杀退了叛逆者,临危不惧,应变有方,指挥若定,不愧为将门之后。

事后,宋仁宗大为佩服曹皇后,出口赞扬。

为何曹皇后能料事如神呢?

宋仁宗四个皇后都是谁 宋仁宗的第二任皇后(3)

曹皇后剧照

原来 1048 年农历正月,江宁府驻兵纵火致灾,此事引起了一向心思缜密的曹皇后的警惕,所以在危机没有来临之时,聪慧大胆的曹皇后已经想好了应对之策,历代王朝宫廷这样的事情都有,但是仅凭一个女子就这样化解江山易主的危机的,曹皇后还是第一人。

曹皇后一生经历了北宋王朝的两次变法,经历了宋仁宗、宋英宗、宋神宗三朝,在这一生中,曹皇后都在为了保护皇权,保住大宋江山社稷而鞠躬尽瘁。

曹皇后的出身比较好,在一直怕外戚干政的北宋王朝,这其实是一个劣势,身为皇后的曹氏也深知这其中的利害,所以对这方面她一直都是严于律己,不敢越礼半点,以求曹氏一门太平。

曹皇后不希望自己曹氏一门也惨遭汉高祖皇后吕氏一门灭门的痛苦。所以曹皇后自从入宫为皇后之后,就再也不曾单独和娘家人见面,即使是见面也定要有外人在场这样才能避免嫌疑,不给旁人落下话柄,即使对自己的亲弟弟曹佾也不例外。在曹皇后晚年,有宋神宗在场的情况下,两鬓斑白的姐弟才得以见面。

据史料记载,册封皇后的当天,她的叔叔曹琮上奏,辞谢皇帝的封赏:「我既然成了皇后的亲属,就不应该再受恩典了。」另一个亲戚曹仪也自请辞去军职。曹皇后执掌凤印的的几十年里,曹氏一门没有任何人在朝堂中官居要职,只有她的一个弟弟在京外做官,政绩比较突出,在民间略有威望。

神宗觉得曹后年事已高,一定很想念自己的亲人,想让曹太后与家人见面。但是,宫中有着严格的规定,外姓男子,不得随便入宫相会。神宗便几次提议让曹后已上了年纪的弟弟曹佾人宫,好和她拉拉家常,但曹后遵守祖制,坚决不同意。

有一天,曹佾入朝,神宗又提出这一问题,曹后只得答应,但要求由神宗带弟弟来。当年迈的姐弟俩一见面,神宗起身离开,想让他们共叙手足之情。没成想,他前脚出门,曹后就对弟弟说:「皇上已去,这里也非你久留之地。」说着,让曹佾也离开了后宫。相传,曹皇后的弟弟便是传说八仙中的曹国舅,又叫曹景休,当时曹国舅弟曹景植因不法杀人而伏罪,曹国舅耻见于人,因而隐居山岩葛巾野服,矢志修道。

当然,这都只是民间传说而已。在处理娘家人问题的时候,曹皇后一直小心翼翼,在自己垂帘听政之时,更是遵从祖制不敢有半点逾越。

英宗即位还没有几天,由于这么多年一直身处高度的精神紧张状态,突然发起了精神病,不但不能管理朝政,就连语言也混乱不堪,口里胡言乱语,甚至在皇宫内狂奔,就连先皇的葬礼也不能完成。

于是,朝廷大臣请皇太后曹氏于内东门小殿垂帘听政,暂且处理军国大事。曹后垂帘时,只在偏殿,每日往往有内外奏章十几份,她都能一一记其纲要。而且她从来不专断,有什么大事都要召集几个大臣共同作决策。

治平元年(1064 年)五月,英宗病愈。韩琦想让曹后撤帘归政,便取来十多份奏章请英宗批答。然后又向曹后复奏,曹后见英宗政事处理允当,知道自己可以归还朝政。于是,曹后道:「老身早该安养深宫,每日在此垂帘,实在是不得已的事。」说罢,曹后起身退走,韩琦立即命人撤帘,曹太后主动归政权于皇上,可见她是多么深明大义,气度非凡,颇具魄力。

治平四年(1067 年),仅做了四年皇帝的英宗病死皇宫,儿子赵顼即位,是为宋神宗。

宋神宗这一朝,曹太后也是尽心尽力辅佐,同样不敢有半点逾越,这使宋神宗与曹太后的感情极为融洽,胜过亲生的祖孙之情。宋神宗即位,尊母亲高后为皇太后,居宝慈宫,曹后为太皇太后,居庆寿宫,在神宗时期,两宫太后相处甚好。高后处处追随曹后,堪称亦步亦趋。

有一天,神宗让人制作了一辆装饰精美的车辇送给曹后,曹后坐上后,神宗与母亲高太后左右扶持,这使曹后大为开心,她笑眯眯地说:「皇上和皇太后为我扶辇,有谁能比得上这种尊贵呀!守在曹家未出嫁时,连想都不敢想呢!」待曹后死去之后,宋神宗为她服丧三年,尽孝至极。并破例把曹佾封为济阳郡王,曹氏晋官者有四十余人。可见,祖孙二人的感情确实是很好。

历来后宫争宠是在所难免的,而曹皇后却从未与其他嫔妃争过一次宠。

宋仁宗四个皇后都是谁 宋仁宗的第二任皇后(4)

宋仁宗与曹皇后剧照

仁宗时,张贵妃仗着得宠,越礼提出要借皇后的仪仗出游,而曹皇后并不介意,为了保持后宫和谐,曹皇后就将自己的仪仗借给了张贵妃,不明事理、得意忘形的张贵妃还以为曹皇后对自己有所忌惮,回宫后向宋仁宗炫耀,宋仁宗十分生气,狠狠地训斥她扰乱仪仗,内心也更加钦佩曹皇后的深明大义,气度非凡。

宋仁宗有三个皇后:第一个郭皇后是「包办婚姻」,是刘太后一人全权做主,很是不随心意,等到垂帘听政的刘太后一死,宋仁宗就将郭皇后废除;第三个是深受宠爱的张贵妃不幸早亡,仁宗思念之下追封为后,可是宋王朝上至王公贵族下至权臣宰相并没有真正承认这个皇后。

只有第二任皇后曹氏,虽然不如张贵妃得宠,却是真正陪伴了他大半个帝王生涯的。史书记载她「性慈俭,重稼穑」。曹氏在皇宫中四十五年如一日,清廉德厚,仁慈爱人,恪守「母仪」清规,佐治仁宗、英宗、神宗三朝,高风亮节,垂范后世,被后世所敬爱尊重是北宋的一代贤后。

欢迎朋友们在评论区谈古论今,留下您的宝贵意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