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13年10月19日 拿破仑在莱比锡会战中惨败,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历史的今天10月9号 历史上的今天公历2022年10月19日?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历史的今天10月9号 历史上的今天公历2022年10月19日

历史的今天10月9号 历史上的今天公历2022年10月19日

1、1813年10月19日 拿破仑在莱比锡会战中惨败

1812年12月18日,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拿破仑·波拿巴回到了巴黎。1812年拿破仑远征俄罗斯,他足足调动了57万大军,然而这位有着“欧洲第一名将”称号的天才军事家,却在俄国犯下一连串战略和战术错误。

在1812年的10月19日,拿破仑率领法军主力离开莫斯科回国。一路上风雪大作,无情地打在法军十万官兵的脸上。法军又冷又饿,加上俄军不断地骚扰阻截,兵力越来越少。经过克拉斯内、别列津那河血战,残军在付出重大代价后终于甩掉了俄军。曾经所向无敌的大军团,如今只剩下25000-30000人得以逃出生天。

宜将剩勇追穷寇。俄军很快越过国境,攻入东普鲁士。瑞典国王贝尔纳多特见势不妙也选择了与俄国、普鲁士结盟,强盛一时的法兰西帝国开始风雨飘摇。

拿破仑回到巴黎后,立刻整军备战。在短时间内又征召了三十万新兵重新组建大军团,准备迎接联军的反扑。1813年,拿破仑凭借着过人的军事才华在吕岑和包岑战场仍然取得了胜利。然而因缺乏骑兵和战马,未能歼灭俄普联军的主力。双方均精疲力竭,不得不暂时休战。

与此同时,西班牙的状况同样岌岌可危。在威灵顿的率领下,英、葡、西联军在维多利亚之战决定性地击败了法军,已逐渐逼近法国南大门。面临两线作战的法军,战略态势非常恶劣。

要想稳住东线的战局,确保奥地利帝国保持中立至关重要。弗朗茨二世皇帝派出梅特涅出使法国,向拿破仑提出解散华沙大公国,解散莱茵同盟,让出萨克森等条件;梅特涅警告拿破仑说,如果拿破仑不表示议和,奥地利将参加第六次反法同盟。这些拿破仑绝无可能接受的。事到如今就是亲家也不得不兵戎相见了。

1813年8月,联军与法军在德累斯顿战役展开激战。虽以法军的胜利而告终,但未能给予联军重创。与此同时,其他战线上的法军却不断失利。身处大逆风局,曾经不可战胜的拿破仑还能重现当年奥斯特里茨战役的荣光,一举打垮反法联盟吗?

2、1864年10月19日 中华民国总统黎元洪出生

黎元洪(1864年10月19日—1928年6月3日),原名秉经,字宋卿,是湖北黄陂人,故称“黎黄陂”,中华民国第一任副总统、第二任大总统。世居湖北黄陂西乡、县城、东乡与北乡。

光绪九年(1883年)入天津北洋水师学堂学习,1906年擢升暂编陆二十一军统领。宣统三年(1911年),武昌起义后被革命党人强迫推举为湖北都督。民国元年(1912年)元月,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黎元洪被选为副总统兼领鄂督。民国二年(1913年)支持袁世凯镇压二次革命。

同年10月,袁世凯、黎元洪分别当上正副大总统。黎元洪又支持袁世凯解散国会,破坏《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兼任御用的参政院院长。后袁世凯迫使黎元洪赴京,被安置在瀛台,与之结为儿女姻亲以控制之。

民国四年(1915年),袁世凯复辟帝制,册封黎元洪为“武义亲王”,黎元洪坚辞不就。民国五年(1916年)6月,袁世凯死后,黎元洪继任大总统,宣布恢复约法,召集国会。但实际权力则为国务总理、皖系军阀段祺瑞所掌握。黎元洪不甘于受段摆布,形成“府院之争”。

段祺瑞利用张勋将黎驱走,由副总统冯国璋代行大总统。

民国十一年(1922年)6月,直系军阀曹锟、吴佩孚赶走皖系总统徐世昌,请黎元洪复职。黎元洪复任总统后,无实权。

民国十二年(1923年)6月,黎元洪再度辞职,退出政坛,移居天津投资实业。民国十七年(1928年)6月3日, 黎元洪因脑溢血在天津去世,享年65岁。

3、1893年10月19日 上海机器织布局失火焚毁

1893年10月19日,上海机器织布局失火焚毁。上海机器织布局(Shang-hai Mechanical Textile Bureau),是中国第一家机器棉纺织工厂,于1878年由李鸿章主持筹建,在经历了亏损与大火灾之后,上海机器织布局于1893年重建,并扩大了规模,改名“华盛”。上海机器织布局在中国棉纺织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光绪十九年九月初十日(1893年10月19日),一场大火将整个工厂烧毁,损失惨重。这次火灾因此成为中国第一次棉纺织广大火,似乎象征和预示着中国民族工业的艰难历程。该厂西面为账房和工友所居之处,东面为轧花纺纱女工捡花、机器织布、堆货栈房等处,整个厂区规模非常宏大,布置得井然有序。轧花机器设在楼上,而花子则堆在楼下。

大火起于清花厂地板下清花机下面的地沟,当发现冒烟时,工人将地板掀开,本来阻燃的废棉花接触大量空气,火焰爆发腾起。顷刻冒穿屋顶,延及三十余丈外的棉花间,不可收拾。屋面是用牛毛毡和柏油(沥青)制作,易于燃烧。此处离黄浦江不远,取水并不困难。但皮制的洋火龙已有很多损坏的,取水不灵便,许多火龙反而被火烧坏。

织布局的人连忙骑马车赶往英法美租界,请他们的火龙来救火,却遭到洋人的拒绝,理由是:工厂在租界之外,不便前往。这样,大火从上午9时烧到晚上7时,前后烧了10个小时,烧毁清花厂、弹花厂、织布厂、机器厂、生火间(锅炉房)、棉花仓库、棉纱仓库、洋布仓库以及工人宿舍等共计600余幢(间),机器销熔,变成一堆废铁,还烧毁一批棉花,总计损失不下白银150万两左右。据当时《申报》记载:机器织布所以挽回固有之利,关系绝大,经营缔造,煞费苦心,乃已成之功,竟致毁于一旦,有心时事者能不扼腕咨嗟哉。

4、1936年10月19日 鲁迅在上海病逝

1936年10月19日,早晨5时25分,一贯言辞激烈、最富战斗性的作家鲁迅,因肺病医治无效,病逝于上海大陆新村9号寓所。

10时,遗体送到万国殡仪馆。殡仪馆的吊唁大厅、走廊,都挂满了挽联,直到大厅外的空地上,都拉起绳子挂满了雪白的挽幛。前来吊唁的有工人、学生、小贩、报童、人力车夫、学者,在3天公开吊唁中,前往瞻仰遗容的人民群众,络绎不绝,近万人。

21日下午3时,在万国殡仪馆举行大殓。22日下午开始出殡。出殡前,从万国殡仪馆门前,胶州路、极司斐尔路、兆丰路,早已站着长长的队伍。出殡时,由治丧委员会宋庆龄、蔡元培、沈钧儒和巴金、萧军几位作家扶柩上了灵车。青年艺术家抬着司徒乔画的鲁迅先生的巨幅遗像,作为送葬队伍的前导。队伍跨着沉重步伐前进,沿途又有许多群众加入了行列,送葬的队伍越来越长。

蔡元培主持了在万国公墓举行的葬仪,宋庆龄、邹韬奋、章乃器、田军、内山完造等讲了话,胡愈之致哀词。在哀乐声中,由宋庆龄、沈钧儒将一面白绸地绣着“民族魂”的旗子,覆盖在灵柩上。人群在暮色中默哀,向这位倔强的骑手和战士告别,灵柩徐徐下降,安放在墓穴中。人群又唱起了吕骥、冼星海临时谱写的《安息歌》:愿你安息,安息!愿你安息,安息,安息在土地里……

鲁迅,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1902年留学日本,初学医。1906年发表《文化偏至论》等论文,抨击康、梁改良派,1909年8月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等地任教。辛亥革命后,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佥事等职,并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授课。

1918年1月,参加《新青年》编务工作。同年5月第一次以鲁迅的笔名,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此后,陆续发表《阿Q正传》等小说,出版了《呐喊》、《热风》等专集,在新文化运动中产生很大影响。1926年8月,因支持学生运动,受北洋政府迫害,南下到厦门大学任教。1927年1月转赴广州中山大学任教授。

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后,愤然辞职。同年10月移居上海,此后创作了大量杂文和其他文学作品,深刻分析各种社会问题。1930年以后,参与发起成立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等进步组织。1936年左联解散后,积极参加文学界和文化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生前著作、著译甚丰。

在逝前的一个月,鲁迅于9月5日,在题为《死》的文章中,给妻子许广平写下了如下遗嘱:

(1)不得因为丧事,收受任何人的一文钱。--但老朋友的,不在此例。

(2)赶快收殓,埋掉,拉倒。

(3)不要作任何关于纪念的事情。

(4)忘记我,管自己的生活。--倘不,那就真是糊涂虫。

(5)孩子长大,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万不可去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

(6)别人应许给你的事物,不可当真。

(7)损着别人的牙眼,却反对报复,主张宽容的人,万勿和他接近。

5、1965年10月19日 中国尼泊尔正式直接通邮

1965年10月19日,中国和尼泊尔王国今天在中尼边界友谊桥第一次直接交换邮件。两国从这天开始正式直接通邮。

中国和尼泊尔是在1月签订关于直接交换邮件的临时协定的。两国水陆路邮件决定取道初步通车的拉萨·加德满都公路到友谊桥直接交换。

中国邮电部办公厅副主任汪洋,中国西藏自治区外事处处长杨宗欣、邮电管理局副局长陆双欣等参加了通邮仪式。

尼泊尔王国政府参加通邮仪式的有:公共工程交通运输部联合秘书夏尔玛,邮政总局局长莎蒂雅尔,尼泊尔王国驻拉萨总领事巴喀塔·纳拉·西姆哈·拉纳等。

在通邮仪式上,汪洋宣读了邮电部部长朱学范的贺词。贺词说,中尼两国之间建立直接交换邮件关系,不仅加强了两国之间的邮政联系,同时对增进两国人民的兄弟友谊、发展两国的友好合作关系,也将作出重要的贡献。

汪洋在通邮仪式上讲话,他讲述了中尼两国友好合作关系的发展,并且称颂两国人民通力合作,战胜了喜马拉雅天险,初步修通了联系中尼两国的友好公路,使两国人民间增加了一条友谊的纽带,并且为发展两国间的邮政联系提供了便利条件。尼泊尔公共工程交通运输部联合秘书夏尔玛在通邮仪式上宣读了尼泊尔公共工程交通运输大臣克·曼·维亚蒂特的贺词。维亚蒂特在贺词中表示相信,这次通邮在朝着进一步加强中尼两国间热诚、友好关系的道路上又前进了一步。夏尔玛也在仪式上讲话。他谈到了尼中两国间的友好合作关系,他说,我们可以展望我们两国的友谊会日益巩固和发展,我们非常珍惜与中国邻邦的友谊。他还热烈赞扬已经初步通车的拉萨到加德满都公路的作用。

6、1989年10月19日 苏联最新式的航空母舰下水

据苏联《真理报》10月19日报道,苏联最新式的第五艘航空母舰“第比利斯”号最近下水。苏联海军总司令切尔纳温海军上将对该报记者介绍说,“第比利斯”号是苏联第一艘功能齐全的航空母舰。这艘新航空母舰长约300米,宽70多米,有20万匹马力功能,最高时速达每小时30海里,可载60架飞机,它将加强苏联的海军力量。

7、1996年10月19日 我国第一艘热气飞艇首飞成功

1996年10月19日,由一家私企制造的热气飞艇——“中华1号”在北京首飞就成功地升上蓝天。

这家名为北京科源轻型飞机有限公司的企业是我国首家私人飞机制造企业。一年前,由该公司生产的AD200型飞机刚刚取得国家颁发的生产许可证,并达到了年产100架的生产能力。如今,他们又在北京、南京两家航空航天大学的近十位航空专家的帮助下,仅用两个多月的时间就生产出我国第一艘热气飞艇。热气飞艇是世界上于近期才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航空器,它具有热气球和充气飞艇的综合特征。

另外,“中华1号”热气艇是国际上热气飞艇中首架采用流线舒畅、美观新颖的AD200飞机机身外形作为吊舱;首架采用玻璃钢蜂窝夹层结构吊舱;采用独特的鼓风系统和充气系统。对飞艇进行了完善的设计研究和充分的试验,从而达到了优良的飞行性能和安全可靠性能。

“中华1号”飞艇艇长33.8米,艇高14.8米,气囊直径为12.6米,容积2600立方米,最大重量650公斤,最大平飞速度大于25公里/小时,上升速度大于3米/秒,最小转弯半径小于50米,有效装载220公斤。

据科源公司经理原永民介绍:尽管“中华1号”飞艇刚刚通过试飞,就已经被珠海一家企业买走。因为,这种热气飞艇在航空体育、竞赛、旅行,广告及表演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优越性。开创我国私人制造飞机先河的原永民,说起来最初时和航空事业并没有更深的渊源。他十几年前下海承包了一家小饭馆,以后开了科源酒家。

由于“永不满足和渴望冒险”的开拓精神,两年前用自己的饭店做抵押贷款投资民用航空事业,没想到却填补了北京市高科技领域的一项空白,受到了北京市和海淀区的大力支持。如今,原永民自己还注册了一个航空俱乐部,从事航空体育方面的运动和普及工作,虽然俱乐部目前已经有了两种航空器,但原永民仍表示,以后将积极进取,希望能尝试制造更新的航空器。

8、1998年10月19日 人类首次徒步穿越世界最大峡谷

一个U型,犹如马蹄的高山峡谷,其两端直线距离不到40公里,但河床落差竟从海拔约2800米的高度骤降至600米--事实很明确,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是世界最深的大峡谷。为进入大峡谷科考,中国的科学家们前几年曾两度计划出发,但都搁浅,原因是没有钱。

1998年10月19日,这次科考探险终于成行了。科学家们步行穿越这条历史上还无人完整穿越的大峡谷,理由是非亲临其境就无法得真知。大峡谷中有一个叫墨脱的地方,在藏族佛教中,它是世外桃源的意思。在西藏人心中,那是一个不可企及的极乐世界。经过42天跋涉,科考队走到了这个神秘的极乐世界,带着大量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在扎曲胜利会师,镌刻“人类首次徒步穿越雅鲁藏布大峡谷”15个金光闪闪大字的纪念牌,在大峡谷大拐弯顶端的扎曲村山坡上高高耸立,标志着这次人类探险史上的壮举从此载入史册。

9、2010年10月19日 “国际制造创新节”首设“蔡伦奖”

2010年10月19日召开的“国际制造创新节”上,主办单位将邀请“环球商会联盟”所有发起单位联袂主办、设立以“四大发明”中造纸术的发明者蔡伦的名字命名的“蔡伦奖”。 据悉,每年举办一届的“国际制造创新节”,将对获得“蔡伦奖”的各国创新产品和为创新做出巨大贡献的杰出人士进行表彰。

蔡伦(63~121)字敬仲,汉族,东汉桂阳郡耒阳(今湖南耒阳市)人。我国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的发明者。

蔡伦,永平末年(75)入宫为宦官。历任小黄门、中常侍兼尚方令、长乐太仆等职。元初元年(114),安帝封其为龙亭侯(封地在今陕西省洋县龙亭铺镇),食邑三百户。

蔡伦为人敦厚谨慎,关心国家利益,曾“数犯严颜”,匡弼时政。勤奋好学,办事专心尽力。窦皇后随葬宝剑及其它物品,亦由其设计、监制,“莫不精工坚密,为后世法”。

永元四年(92),蔡伦任尚方令后,利用供职之便,常到乡间作坊察看,见蚕妇缫丝漂絮后,竹簟上尚留下一层短毛丝絮,揭下似缣帛,可以用来书写,从而得到启发,便收集树皮、废麻、破布、旧鱼网等原料,在宫廷作坊施以锉、煮、浸、捣、抄等法,试用植物纤维造纸,终于造出植物纤维纸。元兴元年(105),他将造纸过程、方法写成奏章,连同造出来的植物纤维纸,呈报汉和帝,和帝大加赞赏,蔡伦造纸术很快传开。人们把这种纸称为“蔡侯纸”,全国“莫不从用焉”。

蔡伦这一发明,成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对人类文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美国人麦克·哈特在《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将蔡伦排在第七位。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特别展示了蔡伦发明的造纸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