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有没有记载五帝时间(史记-五帝本纪之黄帝)(1)

《史记》第一篇《五帝本纪》讲述了上古时代的五位部落首领,他们分别是黄帝、帝颛顼、帝喾、帝尧、帝舜,后人称之为五帝,注意这里没有禹。帝这个称号是后人对他们的尊称,其中黄帝的"黄"字史记中是这么说的,"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意思是说他有大地般的祥瑞品德,大地是承载万物的基石,哺育生灵的母亲,而土色黄,故取黄帝。他是五帝的祖先,少典的儿子,复姓公孙(只有部落首领或者对部落有巨大贡献的人才能获姓),名轩辕,所以后人也有称之为轩辕黄帝(不是皇帝),娶西陵国的女儿嫘祖为妻,种桑养蚕,抽丝编绢之术的首创人,《史记》记载嫘祖是黄帝的正妃,这个值得思考,当时各部落都是过着群居生活,应该没有一夫一妻,或是一夫多妻的概念,纯粹是为了更好的繁衍后代所以可能有能力的就会多娶几个,没有妻妾的高低之分。黄帝的女人们为他生下了二十五个儿子,也算高产,这里还没算上女儿呢。黄帝的家族关系如下图所示。

史记有没有记载五帝时间(史记-五帝本纪之黄帝)(2)

(从族系分析禹的辈分应该比舜大很多,但在史记里却是舜传位给了禹,逻辑不通)

《史记》对黄帝作出的突出成就与贡献主要有,其一,平息了各部落的战乱。当时神农氏的统治逐渐衰弱,部落之间互相侵伐,百姓遭殃,而神农氏无力征讨。于是黄帝就动用武力去讨伐那些不守纪律,不来朝拜神农氏的部落。其中最为出名跟炎帝在阪泉的郊野的三战,和与蚩尤在涿鹿郊野的一战,最终才平息了各部落的战乱,取代了神农氏一统天下。其二,身先士卒的治国理政。走遍了东西南北各部落,建立以"云"命名的军队,设置了官员左右大监分别管理各部落;祭祀鬼神山川,观测日月星晨、推定历法节气以教万民耕种。正是因为黄帝的一系列举措让各部落有了更规范的治理,民众有了更多的教化,形成了一个"国"的雏形,为后世发展奠定基石,后为才尊称为黄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