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杨鸿宇 刘迅婕 记者 庄剑翔)10月10日至11日,扬州大学学生陆续返校。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全校两万多名老生将分批次、错时错峰返回,新生将在一周后返校。时隔90多天,学生们再次回到了校园,不仅仅是开心,还有暖心的故事。

南京大学错峰开学(扬州大学两万多名学生陆续返校)(1)

△学生返校时查验身份信息

分批、错峰,扬州大学两万名学生陆续返回校园

在扬州大学校门口,竖着进校流程提示。学生进入校园需经过健康码、行程码、48小时内核酸检测报告查验,并测量体温、核查身份信息、扫描扬城扫码通进入校园。

南京大学错峰开学(扬州大学两万多名学生陆续返校)(2)

△对行李进行消杀

由于车辆无法进入校园,学生们的行李统一由学校提供的平板推车等运送,行李经过消杀后,由各个学院的志愿者帮忙从校门口运送至宿舍。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扬州大学安排学生分期分批、错时错峰返校,10日与11日两天将有21000多名老生返校。学校在7个校区、8个校门设置了20个返校通道,按照“一查二测三核四通过”流程,规范有序组织学生进校。除此以外,新生将在一周后返校报到。

10日当天,位于扬州的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等高校也陆续迎来了学生返校。

返校第一天发现被子暖洋洋,原来是同学留住了九十天的阳光

“本以为被子都可能要发霉,但没想到回到宿舍抱起被子却是暖洋洋的。”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学生符婷10日返回了自己所在的文汇路校区,进了宿舍后,她发现了“惊喜”。原来,她们寝室唯一一位留校的马喆晨一直在默默地帮她们晒被子,举动虽小,却很暖心。

南京大学错峰开学(扬州大学两万多名学生陆续返校)(3)

△马喆晨在帮室友晒被子

“我在七月初去了山区做乡村支教志愿者,工作结束后又回到学校负责本学院其他同学社会实践活动的跟进。”马喆晨说,七月末,因为疫情她留在了学校。

“因为独自在宿舍生活,感到孤单的时候三个室友就陪我视频聊天。”室友之间关系“铁”,并不仅仅体现在陪伴上。每周马喆晨都会趁着阳光正好的时候把被子来回好几趟搬出宿舍在外晾晒,她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在这个九十天最长的暑假里,把每一束温暖的阳光作为自己的开学礼物藏在被子中,送给她的三个室友。除此之外,很多在家的同学希望能将宿舍提前消毒杀菌一下,了解到这一需求后,马喆晨热心地承担起帮助其他同学消杀宿舍的任务,她联系了生科院的辅导员叶春梅老师,借来了学院消毒杀菌的工具,号召留校的“战友”们一起出动,利用闲暇时间,给房间进行消毒杀菌。辛勤地付出,只愿每位同学开学时,都能拥有一个整洁的宿舍和一床干净的被子。

(通讯员供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