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美国生活杂志记者凯瑟尔来到通州,在一个小村庄里拍摄了大量的照片。之前已经和大家分享了这个村子的儿童们和一个耕读人家的生活状况,今天。让我们跟随他的镜头,再次走进另一个庄户人家,看一看当时普通农民家庭的日常生活。

通州潞城遗址历史(1946年的河北通县今北京通州区)(1)

村外的道路

一辆驴车正在经过村外的道路,这是一条颇为繁忙的土路,地上有驴车频繁经过压出的深深车辙。本组照片的男主人也出现在镜头中,就站在右侧的高地上,背着手向这边观望。

通州潞城遗址历史(1946年的河北通县今北京通州区)(2)

村内道路

这是穿村而过的唯一大道,道路两边盖满了民居。闲暇的时候,村里的老人和孩子会聚集在这里闲聊。图中有一位老太太坐在门前的土堆上,男主正从远处走来。

通州潞城遗址历史(1946年的河北通县今北京通州区)(3)

大门前

男主坐在自家庭院的大门前。他身后的门楼很规整,上面贴着门神和春联,春联写的是“昌运初开山河富始,宏图大展家国更新”。在横批“受天之佑”旁边,订着一块门牌,上有“18”的数字,可惜其他的字无法辨识,要不便可以准确知道这个小村庄的具体名称。

通州潞城遗址历史(1946年的河北通县今北京通州区)(4)

老两口

这张照片是从院内向外拍摄的,男主扶着门框,他的老伴则坐在凳子上,两人看着摄影师的镜头,神态平静。向外可以看到大片的庄稼地。

通州潞城遗址历史(1946年的河北通县今北京通州区)(5)

院内的孩子

这户人家有三间正房,院子很大,这里也因此成为村里孩子们玩耍的乐园。院子里摆放着一些物品,在今天看来,都是老古董了。其他孩子聚集在一起游戏,一个穿开裆裤的小孩子趴在旁边的凳子上自娱自乐,算起来,现在的他已经是近80岁的老人了。

通州潞城遗址历史(1946年的河北通县今北京通州区)(6)

喝茶

庭院宽敞,不但孩子们喜欢聚集在这里,大人们也喜欢在这里聊天。图中的几名男子似乎正在和男主商量什么事情,一个小方桌,一壶茶,气氛十分融洽。在最右侧,我们再次看到村内教书先生的身影,这在之前的两篇图文里都有介绍。

通州潞城遗址历史(1946年的河北通县今北京通州区)(7)

主房门前

这是院内主房的门,上面同样贴着门神,门框两边是一幅很有名的老对联:“淑气自天来春融日丽,祥光随岁转瑞霭和风”。木格花窗上贴着白色的窗纸,窗台上放着一只炊帚,另外还挂着一支搂树叶用的竹耙子。

通州潞城遗址历史(1946年的河北通县今北京通州区)(8)

搓麻线

女主人站在门口搓麻线,麻线的下面的物品叫做线垂,通过它的旋转可以将细麻线搓在一起,搓好的麻绳会在纳鞋底时用到。

通州潞城遗址历史(1946年的河北通县今北京通州区)(9)

室内景象

站在卧室位置看整个室内景象,阳光从大门照射的屋里面。 当地人家的室内布置很独特,因为面对房门的房间不是摆放着条几、八仙桌的客厅,而是供奉神灵的供台。

通州潞城遗址历史(1946年的河北通县今北京通州区)(10)

供台

堂屋里摆放着供奉财神和观音菩萨画像的供台,供台之上还装饰着挂钱。每天进门便面对这些画像,可见当地的人们对神灵的敬畏之心。

通州潞城遗址历史(1946年的河北通县今北京通州区)(11)

跪拜神灵

逢年过节的时候,全家人都要逐个跪在供台前跪拜神灵。儿子跪拜的时候,老夫妇在两边垂手静立,使得祭拜仪式庄严肃穆。

通州潞城遗址历史(1946年的河北通县今北京通州区)(12)

卧室内景

内外两张炕,靠墙的位置摆着“连三”,这种老式家具因有并排三个抽屉而得名。卧室地面铺着青砖,打扫整理得非常整洁。

通州潞城遗址历史(1946年的河北通县今北京通州区)(13)

添坟

这户人家的祖坟很大,清明时节,男主都会邀来一群村内的年轻人帮忙往祖坟上添土,俗称添坟。

通州潞城遗址历史(1946年的河北通县今北京通州区)(14)

吃席

干完活后,这户人家会设席招待帮忙的年轻人,尽管菜品不多,却是一份心意。吃席的地点就在卧室之内,摆上一张八仙桌,放上两只条凳,有的人干脆就坐在炕沿上了。

通州潞城遗址历史(1946年的河北通县今北京通州区)(15)

厨房一角

女主正在厨房的地锅里贴饼子,这种饼子一般是用玉米面或小米面做成,和好面后直接贴在锅的周围烤熟,是从前庄户人家最常见的食品。

通州潞城遗址历史(1946年的河北通县今北京通州区)(16)

灶王台

厨房的墙壁上挂着一个小的灶王台,上面贴有灶王爷和灶王奶奶的画像,画像前面摆着香炉,左右贴着“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

通州潞城遗址历史(1946年的河北通县今北京通州区)(17)

锯木头

爷俩正在庭院里锯木头。首先要先将方木结结实实地绑在板凳上,父亲站着,一只脚踩着木头,儿子坐在蒲团上,两人配合着一上一下拉动锯子将其分成需要的木板。在他们旁边,是一间盛杂物的储藏室。

通州潞城遗址历史(1946年的河北通县今北京通州区)(18)

储物室

储藏室里面存放着各种生活用品和农具。墙上挂着竹箅子和箩,旁边是几一把木叉,另外还有藤筐、笸箩、簸萁和水桶等物品。

通州潞城遗址历史(1946年的河北通县今北京通州区)(19)

耕地

到了耕种的季节,儿子在前面牵着毛驴,父亲在后面掌着犁把。在背景中,可以看到通州城墙的一角,说明这个村庄就紧靠着城墙。

通州潞城遗址历史(1946年的河北通县今北京通州区)(20)

播种

在耕作好的田野里播撒下种子,也播种下来年丰收的希望。

往期分享:1946年秋天的通县老照片,记录下爷爷奶奶们的童年旧时光

1946年,河北通县(今北京通州区)一户乡村人家的生活全纪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