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西蓝靛厂是做什么的(京西有个蓝靛厂)(1)

传说在清末民初时节,北京西郊有个蓝靛厂,蓝靛厂北有个火器营村,这里发生了一件凄惨的爱情故事:一位叫大莲的姑娘,父母种卖鸦片、自己也抽,成天五迷三道的老夫妻顾不上自己女儿的婚事。

京西蓝靛厂是做什么的(京西有个蓝靛厂)(2)

大莲姑娘与自己的心上人小六儿哥哥私定终身,结果被父亲松老三痛打,说她败坏门庭。大莲被逼得跳了河,小六儿闻讯自杀殉情,一对苦命鸳鸯去了那世团聚。后来这个故事被改编成了北京小曲,叫《探清水河》。

京西蓝靛厂是做什么的(京西有个蓝靛厂)(3)

故事是不是实实在在的发生过?这我们无从判断,蓝靛厂有个火器营倒是真的。这个村的形成,是因为清朝初期在此兴建火器营的营房,火器营村之名也是因此而得。

京西蓝靛厂是做什么的(京西有个蓝靛厂)(4)

火器:旧时对枪炮等现代化武器的统称。在没有发明枪炮之前,打仗主要靠刀枪剑戟等金属兵器,谓之冷兵器;有了枪炮之后,可以借助火药的力量发射子弹、炮弹,杀伤力更大,过去的枪炮不但要填充火药,还必须真的点火,因此人们叫它火器,现代称之为热兵器。

京西蓝靛厂是做什么的(京西有个蓝靛厂)(5)

火器营,顾名思义就是制造和操演火器的地方,类似现在的兵工厂加训练营。清初,火器营分内外,最早设置火器营的是康熙,但那个时候只是部队名称。康熙30((1691))年,选八旗满洲、蒙古习火器之兵组建为营。

京西蓝靛厂是做什么的(京西有个蓝靛厂)(6)

营兵有鸟枪护军与炮甲两种,额定满洲、蒙古每佐领下鸟枪护军六人,炮甲一人,分内外二营操演,在城内的为内火器营,分枪、炮两营。在城外的为外火器营,专习鸟枪。

京西蓝靛厂是做什么的(京西有个蓝靛厂)(7)

内外二营,共有鸟枪护军五千二百多人(内有护军校、蓝翎长、队长各一百二十人,并有笔帖式十六人掌文移)炮甲八百八十人,养育兵一千六百五十人(备补充鸟枪护军),三种兵总数是七千八百多人。

京西蓝靛厂是做什么的(京西有个蓝靛厂)(8)

乾隆35年,分别在城内与西郊蓝靛厂兴建火器营的营房,城内的称为内火器营,位于蓝靛厂北的营区称为外火器营。内外火器营分别定时训练,除操演枪、炮之外,并操演步射、骑射及各项技艺。外火器营还负责制造枪炮、弹药、和各种战斗所需的火器,并担负京师的警戒任务。

京西蓝靛厂是做什么的(京西有个蓝靛厂)(9)

不过后来内火器营取消了,也就无所谓内外之分了。蓝靛厂营区建好之后,驻扎在这里的都是八旗官兵,也就是说以满洲旗人为主,蓝靛厂地区一下子成了满洲聚居地。

京西蓝靛厂是做什么的(京西有个蓝靛厂)(10)

营区呈不规则的长方形,南北长约四公里,东西长约一公里,是一个独立的、带有城墙和门的封闭空间,相当于一个小城。营城里共分八个区域,由于是倚清水河而建,所以城墙修的并不是方方正正的,整体前宽后窄,可以说是个长方形,也可以说是梯形。

京西蓝靛厂是做什么的(京西有个蓝靛厂)(11)

营区共分八个部分,在这不规则的区域内,要想平均分配是不大容易的,结果我们翻开火器营的营房图发现,原来设计者把众多营房分成了八块大小、尺寸完全相同的梯形块,房屋分配、使用、附属设施极为合理,营房的数目也完全相等,要不说中国古人聪明呢。

京西蓝靛厂是做什么的(京西有个蓝靛厂)(12)

除八旗营房外,还有南北走向三条大街和八条中街。这三条大街分布的也十分合理,每旗所辖的大街长度完全一样。此外还有八条自南向北的横胡同,每条横胡同之间再分有七条小胡同,整个营房大小街巷加在一起有65条之多。营墙外有护营河,有着防御功能、同时起着排水的作用。

京西蓝靛厂是做什么的(京西有个蓝靛厂)(13)

火器营的布局不同于驻扎在北京周边的其他营区,有的营地域广大、营房设置分散,而火器营的八旗营房全部设置在由三合土夯成的环营大墙里面(后来俗称老墙),犹如一个独立的小王国。

京西蓝靛厂是做什么的(京西有个蓝靛厂)(14)

每营章京(清代早期为武官的称呼,后不限于称武官,根据所领导的部门,章京有大有小)下设五个掰子(相当于分管事务的副队长),分别负责政务、经济、户档、钱粮、营务。刚才说了,火器营在编的、加上备补的、后勤的,一共将近八千人。

京西蓝靛厂是做什么的(京西有个蓝靛厂)(15)

这八千官兵在此长期驻扎,就要解决个人问题,有的成家之后,家属就过着“随军”生活,因此火器营里的人口早就过万了。后来称为火器营村,那一两万人口的,也得算大村了吧?

京西蓝靛厂是做什么的(京西有个蓝靛厂)(16)

更何况在清朝,旗人是吃铁杆儿庄稼的,因为满清皇帝认为八旗军兵从龙入关,功劳巨大(其实清兵入关时已经有了蒙古八旗和汉八旗),所以即使什么也不干也能领一份儿钱粮。因此旗人的手头儿比较宽裕,消费能力也较强,于是有人看准了商机,开始在营房南门外做起了生意。

京西蓝靛厂是做什么的(京西有个蓝靛厂)(17)

渐渐地,周围十几个村的小商小贩云集于此,甚至有从河北、山东、山西等地的人专门来此摆摊儿做买卖,逐渐形成集市,成为西郊的一个重要农产品集散地。,当年,蓝靛厂火器营的富庶繁华的程度远非其他村落可比,甚至像《天咫偶闻》中说的那样,不比一个大的县城差。听说到了上世纪五十年代,这里很多老字号依然生意兴隆。

京西蓝靛厂是做什么的(京西有个蓝靛厂)(18)

清政权倒台后,八旗子弟没有了不劳而获的权利,只能自谋生路。如果像《茶馆》里的常四爷那样,自己种地卖菜养活一家子也挺好,可是有些八旗子弟放不下自己的身段,高的干不了,低的不乐意干,靠变卖家业过日子的也大有人在。

京西蓝靛厂是做什么的(京西有个蓝靛厂)(19)

大莲的父亲松老三就是旗人,两口子种鸦片、卖大烟,估计就是那种不乐意卖力气、觉得来钱快才干的这个。日军侵华时,七七事变之后,160多年的老营房也被日寇占领,他们推到了围墙、摧毁了营房,这里成了侵略者的军营。

京西蓝靛厂是做什么的(京西有个蓝靛厂)(20)

火器营的居民四处逃亡,背井离乡。没有逃走的还被抓了壮丁,被迫给日本人修西郊机场做劳工。随着日军被赶走和新中国的成立,火器营成为一个村落,很多老字号的店铺也恢复营业。再后来随着社会的变迁,火器营的变化也不小。

京西蓝靛厂是做什么的(京西有个蓝靛厂)(21)

1985年,火器营满族文化站成立,旨在保护和传播满族的历史文化,每逢年节举办民俗活动,曾吸引不少满、蒙、苗、锡伯、回族后裔云集。到如今,三百多年过去了,火器营焕然一新,公交车穿“营”而过,地铁也在此设站。

京西蓝靛厂是做什么的(京西有个蓝靛厂)(22)

然而老墙早已不在,老营区的周边界,主体街道,极少部分的老营房遗址尚存,留存下来的营房旧址或宅院也早就改为他用,有学校也有部队。关于蓝靛厂火器营,老北京还有个传说故事,咱们不妨在以后接着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