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秋冬四时之中,夏季最为热烈奔放、充满生机,又酷热难耐、使人焦躁。说到夏天,人们总是立刻想到炎热的太阳。“暴”“暑”“晕”3个字,都和太阳有关,蕴藏着炎热的力量。

中国古人在造字的时候,仰望天空,俯瞰大地,将天空和大地纳入笔下,汉字世界是一个森罗万象的宇宙。从这宇宙中的哪个字讲起好呢?不如从头顶那轮照耀古人与你我的太阳——“日”开始吧!

“日”是一个象形字

“日”字非常简单,是一个标准的象形字。

酷暑天气怎么样降暑(暴)(1)

在《说文解字》中,作者许慎是这样讲解“象形”的:“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 “画成其物”,指象形是用绘画的手段来造字的,“物”是汉字所要表达的事物。“随体诘诎”,指象形字要惟妙惟肖地画出事物的形体,“体”是事物的形体,“诘诎”指古人用弯弯曲曲的笔画,来描绘出事物的轮廓。最后,许慎举了两个例子:日和月。

古人先画了一个圆圈表示太阳,为了和普通的圆圈区别开来,就在圆圈中间加了一个点,表示这是太阳,它充满光芒。许慎说:“日,实也。”太阳的光芒宛如实质,没有空缺,和月亮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暴力”的是太阳?

“暴”一般念作bào,但它其实是个多音字,也念pù,是暴晒的意思。

这个字的小篆字形非常有意思,由4个部分组成——上面是“日”,中间是“出”,一左一右是两只手。最下面是什么呢?那可不是“水”,是“米”。“暴”是一个十分形象的会意字。米储存在粮仓里,时间久了容易受潮。太阳出来了,人们就用双手把米捧出来,放到广场上晾晒,这就是“暴”的来源,它记录了古人在太阳下晒米的生活经验,呈现出一幅鲜活的劳动图景。

后来,古人给“暴”添加了一个日字旁,变成“曝”,一是指晒,如“一曝十寒”;二是用于“曝光”,指使用照相底片或感光纸感光,或比喻隐秘的事(多指不光彩的)显露出来,被众人知道。

酷暑天气怎么样降暑(暴)(2)

至于“暴”的用法,则充分展现出古人在词义引申中的想象力。“暴”的本义是晒,晒在大庭广众、朗朗乾坤之下,于是有了显露的意思,用于“暴露”“暴尸街头”等词。此外,“暴”字里酷热的阳光,代表一种强有力的状态。因此“暴”也用于“暴躁、暴力、残暴、暴打、暴揍、暴击、暴政”等。有的人可能会纳闷:晒太阳明明是一件很舒服的事情,为什么会和“暴躁”“暴力”等不好的词联系上呢?

理解汉字,需要结合古人的生活体验。在古代,老百姓的日常劳动以农耕为主,他们最怕太阳暴晒。炎热的太阳会让“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汗流浃背,还可能会导致旱灾,给他们的生活带来毁灭性的打击。因此,在古人心中,灼热的阳光是有伤害性的。《水浒传》中有一首“烈日歌”,描述的就是烈日灼晒的场景:

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

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

太阳像火烧一样,将禾苗晒枯晒焦。“农夫心内如汤煮”的“汤”是热水的意思,农夫着急得像心中有热水在煮。而那些不从事劳动的公子王孙呢?他们却逍遥自在,摇着扇子乘凉休息。

现在很多人不曾下地劳作,对太阳暴晒的感受更接近“公子王孙”。但如果回到古代劳动人民的生活环境中,你就会知道,被太阳暴晒的滋味实在痛苦。因此,“暴”字可以表示凶狠、猛烈的含义。

酷暑天气怎么样降暑(暴)(3)

为什么叫“中暑”?

被太阳晒久了,就可能会“中暑”。可你知道,这种病为什么叫“中暑”吗?

“暑”是一个形声字,从日者声。“者”是声符,它和“暑”在古代的读音相近。《说文解字》说:“暑,热也。”“暑”的特点就是热。

之所以叫“中暑”呢,是因为“中暑”就跟中枪、中弹一样,意思是人受到了“暑”的伤害。

“晕”和太阳有什么关系?

在古代,用得起冰鉴的人实在是少数。将冬天的冰存储在冰窖里待夏天使用,花费不菲,普通人承受不起。老百姓没办法避暑,在太阳下劳动、暴晒,很容易中暑头晕。“晕”是一个形声字,上面是“日”,下面是“军”,从日军声。虽然我们今天常说“头晕”“晕倒”等词,但“晕”的本义可不是晕倒。

“晕”的本义是什么呢?《说文解字》说:“晕,日月气也。”要注意,这里的“晕”读yùn。

什么是“日月气”?这可不是说太阳月亮生气了,而是指环绕着日月的光圈。甲骨文形象地画出了太阳(日)被光晕围绕的样子。不仅太阳如此,在有云的夜晚赏月时,仰望天空,你也可能会看到月亮周围仿佛环绕着一团白气,那是月光经云层中冰晶的折射而形成的光圈。这就是“晕”的本义。

酷暑天气怎么样降暑(暴)(4)

日月周围的光晕呈环绕的状态,而人晕倒的时候,会觉得天旋地转。因此,“晕”就引申出了头晕、晕乎乎的意思。

《现代阅读》杂志推荐 摘自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汉字就是这么来的:字里字外的天文地理》 作者:孟琢)

来源:现代阅读微信公众号

酷暑天气怎么样降暑(暴)(5)

《现代阅读》杂志订阅方式

● 全国各地邮局订阅,邮发代号:18-16

●打开微信“支付”→城市服务→搜索:中国邮政报刊订阅→订阅《现代阅读》杂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