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六一国际儿童节,许多家长希望孩子长得高高的,身体壮壮的,同时又有性早熟的担忧数据显示,我国6-18岁少年儿童性早熟的发病率约为0.43%,数量超过50万人其中,女童发病率为男童的10倍北京儿童医院顺义妇儿医院妇儿科医生张红介绍,女孩在8岁以前,男孩在9岁以前出现第二性征,体格发育加速,生长发育加快,可断定为性早熟,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国内性早熟发病率?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国内性早熟发病率(女童性早熟发病率为男童10倍)

国内性早熟发病率

今天是六一国际儿童节,许多家长希望孩子长得高高的,身体壮壮的,同时又有性早熟的担忧。数据显示,我国6-18岁少年儿童性早熟的发病率约为0.43%,数量超过50万人。其中,女童发病率为男童的10倍。北京儿童医院顺义妇儿医院妇儿科医生张红介绍,女孩在8岁以前,男孩在9岁以前出现第二性征,体格发育加速,生长发育加快,可断定为性早熟。

根据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是否提前启动,通常将性早熟分为中枢性性早熟、外周性性早熟和不完全性性早熟。张红表示,中枢性性早熟是各种先天或后天因素致使小儿性腺轴提前启动导致,发育程序与正常青春期发育相同,成熟过程呈进行性直至最终发育为具有生育能力的个体,女孩表现为乳房发育,男孩为睾丸和阴茎发育,阴毛、腋毛出现。

“外周性性早熟仅有某些第二性征的出现,无性腺和性功能的发育成熟,即小儿性腺轴未启动,如女孩仅有乳房发育,未出现阴毛;男孩仅有阴茎增大,睾丸无相应增大。不完全性性早熟是指某种第二性征单独提前出现,是小儿性腺轴的部分启动,主要特征为单纯乳房发育、单纯阴毛早现、单纯月经早现等,部分可在无任何征兆下转化为中枢性性早熟。”张红补充道,乳房发育并不能完全代表真正的青春期发育,多是女孩在8岁以前出现单纯乳房发育,不伴有生长过速、骨龄超前等。

性早熟不仅影响孩子的身高,还会导致儿童心理障碍问题,甚至面临更高的生殖肿瘤疾病风险。张红建议家长关注孩子的生长发育问题,一旦发现孩子过早出现第二性特征,及时去正规医院就诊。“外周性性早熟没有功能改变,可以不用处理;部分性性早熟(不完全性性早熟)建议密切监测,如果发现进展为完全性性早熟,可以根据需要干预。若明确为真性性早熟(中枢性性早熟),不治疗会导致小儿骨骺闭合早,影响身高。”张红提醒。

性早熟的发病机制并不明确,环境污染、家庭关系、地域、遗传因素、滥用补品、两性文字或影视作品的刺激等都可能与之有关。北京儿童医院顺义妇儿医院产科医生卜淑娜建议,预防性早熟注意以下几点:

●减少环境因素影响

减少和避免儿童长期接触塑料制品、一次性餐盒及进食各种存在严重农药残留的食物,减少环境因素对内分泌系统造成的影响。

●改善儿童膳食习惯

改善膳食习惯,按时吃早餐,减少晚餐的食物摄入量,减慢进餐的速度,减少高热量、油炸、膨化食品的摄入,可帮助控制体重并预防性早熟的发生。

●适当增加体育锻炼

肥胖风险与体育锻炼时间成反比。逐步延长儿童的运动时间,当不能保证固定的锻炼时间,可利用其他机会锻炼,如爬楼梯、在上学路上快步行走、步行或在看电视时做伸展运动。

●减少电子产品使用

控制和减少儿童使用电子产品。经常使用电视、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可能引发儿童性早熟,这主要是由于电视或电脑的强光照可导致褪黑激素水平降低,诱发性早熟。

●形成良好家庭环境

有研究表明,以贫困、家庭冲突,父亲缺位和消极养育等部分或全部为特征的早期不利环境与女孩月经初潮时间有关。

●加强公众健康教育

加强公众健康教育,改变传统错误的育儿观念。倡导多学科联合,为家长提供营养、运动、教育、心理等方面的健康资讯,从而预防和降低性早熟的发生。

新京报记者 刘旭

校对 王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