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一:新航路的开辟(概述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 ,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高三历史古代经济史知识点总结?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高三历史古代经济史知识点总结(近代世界的经济)

高三历史古代经济史知识点总结

考点一:新航路的开辟(概述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

1.15世纪“西欧人的发财梦做得很是时候”,这样评论主要是因为 ( )

A.当时他们了解到东方有很多财富

B.当时已具备了海外探险和扩张的条件

C.资本主义萌芽已经产生

D.东西方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

2.葡萄牙国王曼努埃尔为庆祝某一事件,给自己加封了一个新头衔“几内亚之主,及对埃塞俄比亚、阿拉伯半岛、波斯和印度的征服、航海与贸易之主宰”。这一事件是( )

A.达·伽马船队抵达印度海岸

B.哥伦布船队到达美洲大陆

C.麦哲伦船队完成环球航行

D.葡萄牙成为“海上马车夫”

3.有些学者认为,公元1500年前后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个时候开始,人类的历史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这里“分水岭”的含义是( )

A.欧洲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到大西洋沿岸

B.人类从封闭走向开放

A、统治者政策的实施 B、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C、税收政策的调整 D、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

10、(2019·广东百校11月联考·33)16世纪中期,英国谷物价格上涨了8倍。1495年,一个工人以15周的劳动就能挣得全家一年的口粮,1564年则要花40周的劳动,而到1593年,一个农业工人甚至成年累月地劳动也不能保证全家一年的口粮。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生产萎缩使农产品供应出现不足

B.圈地运动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

C.土地贵族对农业工人残酷的压榨

D.殖民掠夺加剧了货币的贬值

11、(2017·江苏高考·21)(14分)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繁荣,海外贸易一度活跃。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明朝中后期,原产美洲的玉米、红薯传入中国,提高了粮食产量,使许多原本用以种植粮食作物的耕地改种桑树、棉花等经济作物。在浙江湖州,每亩桑田出售桑叶可获利5两白银,比种植水稻要高出一到两倍。当地部分养蚕人自己不种桑树,依靠购买桑叶养蚕。嘉定县因种植棉花,“不产米,仰食四方”。当时商业很发达,商人拥有雄厚的资本。例如,徽州商人“藏镪(白银)有至百万者”,而资本二三十万两白银的,只能算是中等规模的商人。

材料二 明朝嘉靖、万历年间,民间海外贸易兴起,中国海商的足迹几乎遍布东南亚各国。他们用瓷器、丝织品换取南洋的香料、药材和珠宝。欧洲的葡萄牙人、西班牙人到来后,则用白银换取中国的生丝和瓷器。隆庆元年(1567年),明朝政府开放海禁,在漳州府的月港设督饷馆,私人海上贸易取得某种程度的合法地位。在明朝的海外贸易中,中国始终处于出超地位,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不得不用大量白银来支付贸易逆差。海外白银的流入,增加了国内白银的总量,扩大了白银的流通范围。货币开始以白银为主。

——以上材料摘编自卜宪群《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4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明朝海外贸易“一度活跃”的原因,说明海外白银流入中国的主要背景。(7分)

(3)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海外白银流入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3分)

参考答案:

1-10:BACDA /ABCBD

11:(1)表现:经济作物大量种植;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加深;商人资本雄厚;商帮(徽商、晋商)活跃。

(2)原因:中国商人主动参与海外贸易;政府开放(放松)海禁;设立专门管理机构。

背景:新航路开辟;殖民者掠夺美洲白银(贵金属);中国手工业品在海外受欢迎;外国无合适商品与中国交换,不得不用白银支付。

(3)作用: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商业繁荣);加强了中国与世界的经济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