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败,帝弗忍诛,欲免死,高士廉、李勣等固争不奉诏,乃赐死,国除。——《新唐书·列传·卷四》

这是《新唐书》中关于汉王李元昌的描述。

李世民当皇帝时李渊还在不(李渊当太上皇后)(1)

李世民

古人有句俗语,那就是“最苦生在帝王家,兄弟相残,父子离心。”这用来形容李渊父子,李世民兄弟最为恰当不过,他们之间满是爱恨情仇。武德九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先是杀死太子和齐王,紧接着杀死十三名侄子。

李世民在鲜血中,夺得了皇位,李渊宣布禅位给秦王李世民。李渊禅位后搬出宫去,以太上皇的身份,又度过了九年的时光。在这九年中,李渊也没有歇着,还生育了三个儿子,分别是李凤、李元祥、李元婴。

贞观九年,李渊病入膏肓,他紧紧的握着儿子李世民的手,把这三个儿子托付给李世民。李世民忍着眼泪,点头同意了,从此唐太宗把这三个弟弟,当成儿子抚养。等到三个弟弟长大后,又将他们封王,让他们镇守一方。

李世民当皇帝时李渊还在不(李渊当太上皇后)(2)

李渊

李世民这个哥哥当得很好,但是他的弟弟们,却活的心惊胆寒。贞观十七年,汉王李元昌参与太子李承乾谋反,被赐死。李凤、李元祥、李元婴这时年纪也大了,听说了玄武门之变的惨烈,现在听说兄弟李元昌被害,心里更加惊恐。

这三位王爷开始了表演,他们一个比一个会装傻,躲过了一劫。先是虢王李凤,李凤成年后被分到陇西一带,这里就是李唐发家的地方。李世民把弟弟封到此地,就是让他镇守祖先土地,可见唐太宗对他的信任。

但是李凤心里敲起了鼓,皇帝对自己越器重,自己心里越害怕。为了表示自己没有进取之心,李凤开始骑着马,践踏百姓的农田,在记载中:

“喜畋游,遇官属尤嫚。使奴蒙虎皮,怖其参军陆英俊几死,因大笑为乐。”

百姓上京告御状,李世民把弟弟叫来,怒斥了一番,让他赔偿百姓的损失。李凤坦然接受,赔偿当地的百姓,李世民就没有再处罚。到这时,李凤的目的就达到了,因为他脏了自己的名声,证明了自己的昏庸。

李世民当皇帝时李渊还在不(李渊当太上皇后)(3)

李凤

上元元年,李凤最终安然终老,侄子李治命令将其安葬。而除了李凤,江王李元祥采取了同样的手段,装疯卖傻。李元祥采取的方式,就是表现自己的贪婪,他派人搜集珍宝,全都放入自己府中,在记载中:

“性庸遴,所至营财产无厌。时滕、蒋、虢三王皆贪暴,得其府官者恶之不愿行。”

当时的官吏宁愿被流放,也不愿意去往江王的封地,因为会备受江王的欺压。对李元祥,李世民多有怒斥,当时他依旧不改本性,多次退还贪墨的银两,又多次再犯。李世民只能多次劝说,李元祥才稍稍有收手,平息了当地百姓的怨言。

李世民当皇帝时李渊还在不(李渊当太上皇后)(4)

调露二年,李元祥病逝,李治追封叔叔为司徒、并州大都督,让他陪葬献陵。三位皇子中最出名的一位,就是滕王李元婴,就是《滕王阁序》中的滕王。李元婴出生在贞观二年,这时李渊已经当了两年太上皇,居住在大明宫。

在李元婴7岁的时候,李渊就病逝了,他跟随哥哥李世民长大。十一岁就被封为滕王,镇守今天山东滕州一带,修建了第一座滕王阁。永徽四年,封地被迁往洪都,修建了第二处滕王阁,就是王勃记载的那座滕王阁。

而且滕王阁不止两座,其实有三座,龙朔二年,李元婴封地迁往四川隆州,修建了第三座滕王阁。修建如此宏伟的建筑,需要大笔金钱,李元婴的钱从哪里来呢?同样多是敛财,才得以修建如此宏伟的滕王阁。

李世民当皇帝时李渊还在不(李渊当太上皇后)(5)

李元婴

李世民还在世的时候,李元婴就开始了自己的表演,他不仅贪墨钱财,而且还娇纵跋扈,在记载中:

“为金州刺史,骄纵失度。在太宗丧,集官属燕饮歌舞,狎昵厮养。”

贞观十五年,李元婴兼任金州刺史,就骄横跋扈。李世民同样多次怒斥,李元婴也只是赔钱配物,此后多次违背国法。甚至李世民去世的时候,李元婴还在府中,看歌舞表演。

李世民当皇帝时李渊还在不(李渊当太上皇后)(6)

滕王李元婴

嗣圣元年,刘元婴安然离世,唐中宗命令将其安葬。李凤、李元祥、李元婴三人,看到了兄弟李建成、李元吉、李元昌的下场。只能假装疯癫,让李世民认为他们难成大器,保全了自己的性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