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7月22日电(李博)位于南二环永定门外沙子口的永外城曾是北京最大的文化用品批发市场,如今它将变身为碳中和智慧园区。7月7日,北京市东城区政府、北京祥龙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中化环境控股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地方政府、央企、市属国企携手推动永外城市场转型升级,打造北京首个碳中和园区示范工程。

往日荣光:占据北京85%市场份额

永外城市场位于北京永定门外东革新里42号,前身为1955年成立的北京市文化用品公司,在计划经济年代,发挥着国营批发商业调节供应、平抑物价的主导作用。

上世纪九十年代,经济体制改革大潮风起云涌。1992年,北京市文化用品公司尝试创办文化用品批发市场,永外城成为全国第一家由国有商业企业开办的大型批发交易市场。

永外城引进沿海开放城市经营资源、项目、产品,还鼓励内部员工进入市场承包经营。至1998年,批发交易市场已初具规模,成为北京市经营文化用品、百货鞋帽、儿童服装、灯具装饰等批发集散地。

“当时市场可谓‘大而全,广而杂’,尚未形成核心的经营定位,只能被称为初级综合性批发交易市场。”北京祥龙公司旗下永外城文化用品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永外城选择走专业、销地、批发交易市场之路,砍掉了一部分经营效益好,但不符合文化用品专业批发交易市场发展要求的经营范围和项目,撤出了温州鞋城、童装城,缩小灯城、小商品城经营场地,扩大了办公用品经营需求,新建北京最大的体育用品专业批发商城,筹建了经营面积近万平方米的礼品商城,使文化办公用品、体育用品、礼品赠品成为市场经营主业。

至2002年,永外城清理了60余家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实现了由初级综合批发交易市场到专业化发展的转身。同年,永外城实施改制,成立国有独资的北京市永外城文化用品市场有限公司,经营设施由成立之初几千平方米发展到10万平方米,共有6栋楼,基本按经营品类命名,包括文化楼、礼品楼、体育楼、彩虹楼(文化用品 礼品)、灯具城及用于仓储的西三楼,停车场设1000个车位。

“我们形成了功能齐全的专业批发市场,主要满足中央在京单位及北京市政府部门、驻京部队、企事业单位等机关团体,特别是学校集中开学时对文具的高峰需求,鼎盛时期曾在北京文化用品市场占有率达85%以上,年交易额50多亿元,成为北京乃至全国最大的文化办公用品集散中心。”永外城文化用品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永外城公司还编制了首个全国性文化用品市场指数——“北京永外城文化用品市场指数”,主要包括价格指数和景气分析指数,帮助市场管理者了解市场态势,制定相应政策,并为市场中的商户、供应商、采购商制定价格策略等提供参考信息。

当时在全国文化用品领域流传着一句话:想要占领全国文化用品市场,就要先占领北京文化用品市场;想要占领北京文化用品市场,就要先进驻永外城。永外城作为众多国际知名品牌和全国2万余家生产企业的展示窗口和交易平台,成为文化用品批发行业的“兵家必争之地”。

北京艺术品数据中心(北京最大文化用品市场变身碳中和智慧园区)(1)

关停前的永外城市场外景。 北京祥龙公司供图

业态变迁:疏解腾退8.5万平方米

2015年,为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北京市大规模疏解非首都功能,加快产业升级,永外城市场作为区域性批发市场纳入重点疏解项目。按照北京市政府和市国资委、东城区政府总体部署和工作要求,市场于2015年启动疏解。

永外城文化用品公司相关负责人说,市场疏解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关闭灯具城及仓库租赁商户腾退,疏解面积3.1万平方米,疏解商户458户,于2016年4月完成;第二阶段是疏解余下783商户,市场于2017年6月15日关停闭市,比计划完成疏解时间提前了15天。

永外城市场总计腾退面积8.5万平方米,疏解商户1241户,从业人员6200余人。疏解后,市场日客流量减少8000—10000人次。至此,北京市最大文化用品批发市场彻底退出市场业态。

城市更新:转型升级国际文创园

市场疏解闭市后,为充分开发利用国有资源,永外城公司根据北京市“四个中心”城市战略定位及东城区产业规划提升要求,开启永外城市场转型升级,由低端批发业态升级为高端文化创意园区,打造“新永外城国际文化创意园”,成为南中轴路崛起的现代商务区。

2018年,新永外城国际文创园更新改造项目启动,实施主体为产权方北京市文化用品有限公司。新永外城国际文化创意园占地面积约2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65306.98平方米,由A、B、C、D四座楼宇构成,以文化科技、文化金融、大健康产业为创新产业,打造智能化、现代化城市综合体,为企业提供多样化服务。

“我们采取原址建设,具有传承历史文脉、盘活旧有建筑、促进城市更新、改善原有环境的重要意义。新永外城将构筑东城南部地区产业发展引领区和新高地,助力北京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这个项目也成为老城整体保护与有机更新相互促进的典型案例,成为引领整个京南城市更新示范项目。”北京祥龙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北京艺术品数据中心(北京最大文化用品市场变身碳中和智慧园区)(2)

碳中和智慧园区效果图。 北京祥龙公司供图

瞄准零碳:打造碳中和园区样板

2020年,我国明确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作为首都城市更新改造项目,企业充分利用永外地区的资源禀赋,多措并举招优引强,引入中化项目进驻,以永外城园区为载体,以碳中和智慧园为先导,打造北京首个碳中和园区示范工程。

永外城文化用品公司相关负责人说:“目前,该项目已完成B、C、D三座楼宇基础设施建设,包括结构、电气、暖通、空调、电梯等,同时对沿街外立面进行改造提升。”

随着永外城与中化环境签订合作协议,永外城改造工作将交给中化环境,通过节能技术措施对园区建筑进行升级,减少能源消耗,同时大比例使用可再生能源及智慧能源,打造绿色低碳产业主题特色园区,助力北京双碳目标实现。项目整体改造预计明年初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