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塞旅游的表现(重温紫塞爆文承德地名)(1)

紫塞承德市里各种沟儿,各县也有

头沟 二沟 三沟 四沟 前五沟 后五沟 六沟 七沟 八沟

还有以河命名的,奔三沟往里走

头道河 下二道河 上二道河 三道河 四道河 下五道河 上五道河 六道河 七道河 八道河 九道河 十道河 十一道河 十二道河。

晕了不?

紫塞旅游的表现(重温紫塞爆文承德地名)(2)

紫塞旅游的表现(重温紫塞爆文承德地名)(3)

仅仅双桥区就有5个沟,哎,怎么都是山沟的

双桥区隶属于河北省承德市,是承德市中心区,位于河北省东北部,北、东、南同承德县接壤,西部与双滦区毗邻,西南部与滦平县交界,下辖7个街道7个镇,行政区域总面积651.67平方千米,常住人口33.6万(2013年)。

双桥区处于暖温带向寒温带过度地带,属于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型山地气候,境内有世界文化遗产——承德避暑山庄和外八庙。2014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43.5亿元,同比2013年增长4%。

截至2014年,双桥区下辖7个街道(中华路街道、新华路街道、西大街街道、头道牌楼街道、石洞子沟街道、潘家沟街道、桥东街道)、7个镇(大石庙镇、冯营子镇、水泉沟镇、牛圈子沟镇、狮子沟镇、双峰寺镇、上板城镇),共计70个社区、91个行政村。

有的游客反映,承德是个好地方,就是地名有点土。我市的地名绝大部分源于清代或根据地表形态而得名,多少年来,一直承袭过去的旧称。如市区主街道内叫沟的就有温家沟、石洞子沟、牛圈子沟、小佟沟等,约有30条之多,很有乡村气息,不像是一座驰名中外的中等城市,让中外游客联想到穷乡僻壤的农村,缺乏现代文明气息和历史文化底蕴。看来,承德对“沟”情有独钟呀!

看看专业人士怎么说的:

信息来源:承德市地名专家组 尹忠

老承德街虽然地域面积不大,但是街巷地名可不算少。据老辈人说,承德街巷原来只有少数是修建当时就起了名的,大多数没有正式命名,而是人们根据附近或是坐地有什么景物建筑、地形等等人云亦云地叫起来,久而久之便作为俗称,成了地名。

承德在清代和民国年间只有两条比较长的街道:西大街(西大街是清代的御路)和南营子大街。还有十多条比较小的街。但是,胡同儿可不算少。我1937年在高小念书时,出于好奇,曾做过街巷胡同的记载,我还画过不少有关街巷胡同的“写生画”。记得我那时写在本子上的有大、小胡同84条。现今,随着社会发展,城市改建的变迁,这些街巷胡同绝大部分已经不见了,不仅是胡同,以寺庙、祠堂、景物建筑等等而得名的街巷地点也随之不见了。在我的记忆中,承德的街巷可以这样分类:

一是以清朝王公大臣、地方官员的官府,以及其活动地点而定名的:如常王府、佟王府、郑王府,戚道尹胡同、蒙古塞胡同、上乘轿胡同、太医院胡同等。南营子大街路东是清廷官员的集中居住区。当年有舒、钟、蔡、富、苏、陈、冯、张几大姓的满族八旗人或是内务府人,多数属于大家族,虽然各家都有自己的宽敞“四合院”,但却混居在一条胡同里,不好叫哪个独自一家的胡同,于是采取了用南营子的头条、二条、三条、四条、五条和半条胡同来区分定名。中间是条横街,因而叫中街(即现在中兴路的位置)。再把胡同标记个上、下口之分,下口即现在的东兴路位置。再就是都统府(后来此地叫都统署、省公署、省政府)其东侧是条宽胡同,横着又有五条窄胡同,也是座北朝南各户建起的比较标准的四合院落,这样就必然在前后出现了胡同,有孙、郎、傅、于等满族官员和书香门弟人家,所以这几条胡同的地名也就叫起东一条、东二条、东三条、东四条等,在东一条里有处“浙江会馆”,其主持人叫孙云舫,曾是祖籍浙江省的清朝有名的文人。

二类是商界和士绅大户,或是早先在这里定居的老户,按姓氏而定名的:如葛家胡同、郎家胡同、劳家胡同、柳家胡同、纪家胡同、马家胡同、石家前胡同、石家后胡同、小葛家胡同、北兴隆街的穆家胡同。再就是温家沟、潘家沟、柴家沟、赵家沟、吴家沟、孟泉沟。王家花园、劳家园子、曹家园子。像西大街的四人沟,因为先就四姓在这条沟里住,不能都挂上姓,只好叫做“四人沟”。再像钟鼓楼街东侧,有处叫孔家园子,在1933年这里有戏班子演戏,办起了剧场,剧场没字号,人们总说上孔家园子看大戏去。

三类是以商家铺号名而定名的:如义泰兴胡同、永兴隆胡同、协成泰胡同、聚顺永胡同、永聚德胡同、三义号胡同、广兴店胡同、养生店胡同等。

四类是以经商种类或是按某一种行业集中在一个地址,多家门店占据这条街巷而命名的。如粮市街、草市街、马市街、皮袄街、板棚街、鸭子圈(后叫东兴市场)、窝瓜园、韭菜沟、南菜园子、火药库沟、油店胡同(在西大街上)、油房胡同(在流水沟街上)、锅店胡同、纸房胡同、香房胡同、铁匠炉胡同、罗圈铺胡同、麻绳胡同(在马市街上)、铧子炉胡同、荆芭铺胡同(在现新兴路北口)、饭厂子胡同、骆驼场子胡同(在于家沟里)等。

紫塞旅游的表现(重温紫塞爆文承德地名)(4)

紫塞旅游的表现(重温紫塞爆文承德地名)(5)

五类是以官署、学府的位置而定名的。东大街(现名)的都统府(署)其东、南两条胡同,就叫都统府东胡同、南胡同,后来改叫过省公署东胡同和南胡同。热河中学堂当年曾在清朝热河考棚旧址———西大街头道牌楼,其学堂的西侧胡同,一直叫着中学堂胡同。西大街的热河道尹署,市民总称这儿“道尹衙门”。文庙西侧的承德府学教授署,市民总称这儿“老师衙门”。大榛子沟口是过去的府、县机关所在地,市民总称这儿“县衙门下坎”。一说这些衙门的住地,老承德人就会理解你家住在什么地址啦。另外,还有西大街热河监狱的东侧胡同叫监狱胡同,皮袄街西的旧银库胡同,南营子头条下口的操场胡同等。

六类是以寺庙祠堂、宗教活动地址而定名的。因老承德街庙宇特别多,俗称“庙城”。所以一些名称不仅是寺庙名,也是当地的地名。如高庙、城隍庙、文庙、武庙(关帝庙)、火神庙、财神庙(街里有两处,一处在板棚街头、一处在草市)。山神庙(有两处:一处在柳树底下、一处在南山根进后沟处)、河神庙、酒仙庙、药王庙、龙王庙、忠义庙、三义庙、三官庙、娘娘庙、斗姆宫、宏济寺、文昌阁、会龙山(海云寺)、钟鼓楼(指的福山寺)胡同、赦孤堂胡同、后老爷庙胡同、土地祠胡同、天主堂胡同、福音堂胡同、东、西清真寺。

紫塞旅游的表现(重温紫塞爆文承德地名)(6)

七类是以景物建筑或地形特征而定名的:像山庄的几座“门”,在这些“门”的附近也有民居,所以它也成了地名。如丽正门(又叫上宫门,所以前街才叫宫门口街)、德汇门(又叫沙堤门)、小南门、碧峰门、流碑亭门、惠迪吉门。大石桥、二仙居桥、潘家沟桥、通济桥、太平桥、虹桥、断桥子(现翠桥)、五云桥、东大桥、河神庙桥、迎水坝、旱河沿、流水沟、小溪沟、水泉沟、红石峦沟、牛圈子沟、石洞子沟、山神庙沟、鹿栅子沟、塔沟、桃沟。枯柳树、槐树院、三道栅栏、三座石、戏楼后、和尚坟、沙子梁、通济桥胡同、翠花胡同、花园胡同、西长胡同,还有南马神庙的梯子山、大佟沟里的佟山。

以地形的特征定名的如:粮市街的耳朵眼胡同,火神庙街的坛子胡同,南兴隆街的辘轳把胡同,陕西营街的小梁胡同,潘家沟里槽子沟胡同、南营子头条下口的宽胡同,枯柳树街的臭水坑。

八是以排列、对称或占道大小不同,位置不同而定名的:头道、二道、三道牌楼;头道、二道、三道、四道、五道沟,大、小于家沟,大、小榛子沟,大、小佟沟,大、小北沟;南、北兴隆街,南、北马神庙,东、西车市,东、西苗圃,前、后二道街子,上、下营房,上、下二道河子,关帝庙上坡、下坡。

九是以居住人民族成份或来住者原藉而定名的:如上二道河子居住过厄鲁特蒙古达什达瓦部官兵,那里就叫“蒙古营”。二仙居南陕西营就是当年清朝陕西原藉的绿营兵的兵营驻地。

十是以谐音而定名的。如西大街监狱的西侧有座桥,原本叫西虹桥,曾经断了过,叫起断虹桥。后来人们看见由监狱去上二道沟刑场要过这座桥,以谐音取名断魂桥。再是南营子头条下口路东有条小街,过去原名叫“贵门关”。后来人们看到这块儿有省法院,又加上经常看到居民谁家死人要到上口三官庙烧纸(叫做报庙)这两种情景凑到一起,用谐音把这地点叫起“鬼门关”,以后又有些给叫起“北门关”。武烈河东侧有两条山沟,早年由关里山东、河南等地来的灾民在承德街落户,有些人在这两条沟搭起住屋落了户,起名叫大、小落户沟。后来被人们谐音叫起现在的地名,大老虎沟和小老虎沟。

此后,在三、四十年代里,日伪统治和解放初期年月里又增加许多新地名:如西大街的安定里、美风里、南营子五条的居仁里、小溪沟里的三槐里。后来,在钟鼓楼前建起了“一市场”;在草市街靠火车铁道桥的北侧建起了“二市场”,现这里已改建为居民楼区了。先后在承德火车站前修建起“老居宅”,“中居宅”,“新居宅”等,出现了许多新的街巷地名。看来这些老街巷地名已经成为承德的历史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