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家乡的民谣,就想起小时候,我们村里只要那家办喜事,我们都会去看热闹,那个时候结婚不像现在什么结婚典礼,婚庆,但也很热闹,并且很有仪式感。

我们那时候的风俗结婚有三天,第一天叫“过菜礼”男家开始杀猪,准备结婚用的酒席。第二天叫“过衣礼”,这天晚上结婚仪式就正式开始了,这一天所有的亲戚,都要在晚饭前赶到,晚上正式开席了。

男家这天晚上好热闹,要陪“十弟兄”现在叫伴郎,陪“十弟兄”还有很多讲究的,包括新郎在内十个男孩,要求年纪不相上下,要“童男”就是未婚,坐一桌,新郎官坐上席,找一个最好的朋友陪坐,结婚议式就正式开始了,“督管”主事的大喊开始,就开始放鞭炮,开始上菜。

“十弟兄”最热闹的仪式开始了,“十弟兄”要开始对歌,每人唱一首,并且唱一首歌吃一口菜,喝一口酒。(所以在陪十弟兄之前,都要学会唱几句,才能上场)。看谁先唱就按顺序正式开始了,这时我们好多小孩就围到门口看热闹。

第一位开始

新郎门前一树槐,

槐树上面挂金牌,

兄喊诗来先动快,

不喊诗的不吃菜!

接着

新郎门前一树桃,

一双喜鹊当门叫,

我问喜鹊叫什么?

它叫明儿新娘到。

下一位

新郎门前一条沟,

一双鲤鱼跟沟游,

鱼跳龙门状元家,

兄弟十人喝喜酒。

接着

新郎门前一堆谷,

风吹花儿两边扑,

今年过喜事,

明年伢儿哭。

接着来

墙上一蔸草,

风吹两边倒,

今年过喜事,

明年娃儿跑!

接着唱

新郎门前一树麻,

一双知了往上爬,

我的口也喊干打,

不想新郎一杯茶。

接着

新郎门前一树柳,

柳树上面挂金斗,

金斗上面写黑字,

不喊诗的收桌子。

有时候这一顿晚饭吃几个小时,闹到很晚才收场。

第三天才是迎娶新娘的日子,新娘接回来之前,男家开始铺床,铺床也有歌谣,

捡床捡床,枕头两垱

多生贵子,少生姑娘!

新娘接进新房,就开始闹新房,也有歌谣,

一进新房,双凤朝阳,

恭喜新姐,贺喜新郎,

满门热闹,兰桂腾芳,

燕尔新婚,听洒洞房。

一洒金鱼满池塘,

二洒荣华和富贵,

三洒三元及第早,

四洒龙凤配呈祥,

五洒五子早登科,

六洒六和同春长,

七洒七月盼月亮,

八洒八马转回乡,

九洒九九多长寿,

十洒十全大吉祥。

婚礼总算告一段落,最后祝

福这对新人,新婚快乐,百年好合。

在我们老家这种仪式一直持续到八十年代,我们结婚时就有所创新,男家也陪“十弟兄”,不再喊诗了,都时兴唱歌,随便唱什么歌都行。

现在的婚礼基本上都忘记了那时的老一套仪式,就只是铺床歌还流传到现在!

图片来自网络,与文章无关。

民谣婚书(家乡的民谣结婚篇)(1)

民谣婚书(家乡的民谣结婚篇)(2)

民谣婚书(家乡的民谣结婚篇)(3)

民谣婚书(家乡的民谣结婚篇)(4)

民谣婚书(家乡的民谣结婚篇)(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