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念林向老师逝世

转一旧文以表景仰

向老师致敬的散文(林向老师清江深居集序文)(1)

林向老师《清江深居集》序文

人在一生中会遇到许多老师,尤其是在学生时代,老师是我们的领路人。仔细想一想,每位老师都会给自己留下很深的印象,只是有些印象会被岁月或深或浅地掩盖,也有些印象会愈发鲜明。林向先生是我大学时代的老师,他给我留下的印象非常鲜明,他是一位达人,是一位和善的学者。记得林老师为我们开课时说过这样一句话:师傅领进门,修行在各人。不过我们的修行他也是非常关照的,尤其是对我而言,数十年来他这样的关照不曾中断过,所以他留给我的印象丝毫也不曾淡忘,而且还有一种历久弥新的感觉。

林向老师给我给他周围和接触过他的人,留下的最深印象我以为主要集中在两点,就是他做人的境界和做学问的境界,为人处事中修摄的乐观豁达的心境,学术研究中突显的馈献社会的责任感,这都强烈感染着我们这些学生和他周围的人。

每个人自出生就从父母那里得到了一个世界,不过随着我们的到来,随着我们的努力,也多少改变着这个世界,也在参与营造着这个世界。给世界增加一些怎样的色彩?给他人留下怎样的印象?最好的答案是快乐,自己快乐,与人快乐,让这世界更美好更阳光。林老师就是这样的人,他快乐地教学,快乐地研究学问,快乐地生活。他也让我们从他那儿获得了许多快乐的感觉,快乐从他身上发散到他的周围,快乐又跟随着我们发散到更遥远的地方。

毕业离校分配到北京工作以后,虽然是山水遥远,不过却让我们师生常有见面的机会,所以林老师在我眼中的样子,并没有明显的改变。一晃居然过去了近40年的光阴,每次师生见面,不论是在会场还是在家中,林老师脸上都是笑意融融,让学生感到的是一种慈爱与包容,快乐无比,亲切无比。有一次林老师在田野考察中意外受伤,正好我去成 都,特地到他家中探望,尽管伤势不轻,但在他有脸上却并不见痛苦的表情,他乐观面对伤痛给我留下很深印象。

林老师快人快语,乐天乐地,不论他走到哪里,哪里都有快乐跟随。我有时会思考这样的问题:为何林老师那样快乐,难道他就没有忧心的事么?他一定有过不快乐的际遇,他又是如何保持快乐心情的呢?

最近读到林老师《童心求真集》的后记,在他的话中我找到了答案。他说他对“童心”有一种追求,追求在尘事中保有一片“纯真无邪”,保有一片“心灵的绿洲”。他对这样的“童心”,解释是“追求一种不背包袱的、不加掩饰的对是非的自然表达方式”。正因为如此,他为自己的学术文集取了这样的名字。童心可贵,童心常在更可贵,我相信林老师的快乐一定是来自他不老的童心,是童心塑造了这位达人。

快乐又是什么?怎样才能得到快乐?许多不常有快乐感觉的人,觉得快乐是一种奢侈品。有人说快乐来自于满足与幸福,哲学家康德就以为“快乐是我们的需求得到了满足”。如果真是这样,快乐来自需求的满足,那知足就应当是人心理上的一种常态,可这却是极不容易做到的事。

知足者常乐,这本是源于老子的处世哲学。林向老师也是常乐者,但我却不以为他的快乐只是来自于知足一途。林老师的快乐更多的是来自他不老的童心,来自对童心的养护。快乐既是一种心理感受,更是智慧、气度与胆魄孕化的光焰。有人说快乐是一种修为,快乐也是一种能力,林老师就是拥有这样能力的达人。快乐还可以共享,快乐不仅是个人修身的法宝,也可以为周围的人营造一个快乐世界,谢谢林老师给我们带来的快乐世界。

要享有快乐,就要保有童心。明人李贽写过《童心说》,他说童心就是真心,“童心者,真心也”。“童子者,人之初也;童心者,心之初也”。童心就是童子的纯洁心灵,不偏不倚,不伪不诈,真美真善,真友真爱。由童心获得的快乐,又岂止是“知足”两字可以了得的。

童心得快乐,童心能求真。做学问的至高境界是什么?林老师在《童心求真集》后记中说,“治学与人生一样,少加点框框、少背点包袱,才能少点畏惧,一切从零开始,才敢去闯空缺说真话,这终究是一种自由探索的精神”,求真一定是他的学术追求。

做学问要追求的境界,学者们的目标会有很大的不同。许多人是为着自娱自乐,在象牙塔中自我陶醉。也有许多人是为自得自适,为安乐窝为稻粮谋。当然还有不少人是为着奉献与回馈,奉献民众,回馈社会。林老师属于后者,他是奉献者,是回馈者。我觉得唯有做后者,才能做出真学问来。

学问之道,我们会有不同的理解。《论语·公冶长》记孔子赞扬孔文子“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说要学而问之。《论语·述而》又提倡“学而不厌”,是说学无止境。《中庸》又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是说学、问、思、辨、行,缺一不可。但这些只能说是方法,至于学问要达到的目标,还不止是这样。

我们再读《孟子·告子上》,记有孟子所说的这样一段话:“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虽然我们都知道孟子用很平和的方式讲述了学问之道,但人们历来的理解却并不一致,并不明白孟子讲的是什么道理。

“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何谓“放心”?有人解释说,孟子说做学问的道理没有别的,只是找回丧失的良心罢了。又有人说孟子的意思是做学问的道路,没有捷径可走,只有循序渐进地逐步扩大心得就成了。这些理解其实并不准确,孟子的意思是说人的真心所在是仁,人的正道所在是义,舍正道不走,失真心而不知去寻找,是很可悲的事情。常人丢失了鸡呀狗的,都知道急着寻找,可是丢失了真心却不知道寻找。学问之道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就是要找回丢失了的真心,这真心也即是仁心爱心。又在《孟子·离娄上》中,也读到类似的文字:“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以仁居心,以义行事,是孟子一以贯之的思想。这样看来,孟子是以人文关怀的深度来观照学问的价值,由私欲与私义为起点的学问,那是很可悲的事情,学问应当服务于人类,服务于社会,要回归到人的真心爱心上来。

我想林老师的学问之道,是符合孟子精神的,也突出体现了人本思想,他所做的学问正是民众所关注社会所需要的,这才是大学问。林老师在西南做过许多田野考古调查与发掘,也做了许多系列研究,在他的研究中非常系统的成果是古代巴蜀考古,还有地震考古等。林老师的巴蜀考古研究成果,集中体现在他的《巴蜀文化新论》(1995年)、《巴蜀考古论集》(2004年)、《童心求真集》(2010年)和此次编定的《清江深居集》中,解读三星堆,品味金沙村,可谓洋洋大观。他的许多论点新颖独到,特别显现了川大史学学派传统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将古史、人类学、考古学和地方史志融于一炉,为巴蜀史的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沉沦在神话与传说中的巴蜀历史与文化,在考古学介入后日益变得清晰起来,也日益变得真实起来,林老师为此作出了不懈的努力。

林老师的考古学研究还有一个重要特色,就是将学术研究直接服务于社会、造福于大众。在30多年前因唐山大震引发的全国性地震恐慌潮中,许多学者运用学术利器服务于历史地震研究,地震考古也成了当时的热门课题。林老师积极主持参与了西南区域地震考古调查与研究,发表了《考古学的应用研究》、《邛海地陷辨》、《成都地区历史地震考古调查报告》、《凉山地区的地震考古研究》等一系列论著,并参编了《四川历史地震资料汇编》(1983年)等,这些研究活动在学界影响非常强烈,科学价值极高,社会效果极佳。记得当时还有配合长江三峡建设工程设计的水文考古活动,这都是川中一批学者开展的大规模科技考古活动,都是值得大书特书的事情。水文考古与地震考古调查研究,为现代建设服务,为减灾避灾服务,都体现了学者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这正是孟子倡导的学问之道的精髓所在。林老师在学问中求得的,正是有些学人忘却了的童心真心,我还相信这样的学问也是他获得快乐的一个途径,我们都该像林老师一样,在学问中去求得“放心”,去弘扬爱心,去获取快乐。

林老师原籍浙东,上海出生,年少入川,留连忘返。对于大部分川中旧移民来说,他算是一个新移民。这个新移民热爱古今天府,为它辉煌的往事歌唱,为它似锦的前程鼓吹,他的身心早已融入巴山蜀水。他地道的川音,他炽热的情怀,他率真的学术,一次次打动我们,一次次感动我们。

不知道林老师真实年庚的人,谁都不会相信他已近年届八旬。他是一位老人,精神饱满的他却不像是一位老人。在我看来,他与我在大学初见时并没有多大变化。他用童心养护着自己,他也用童心为我们装扮了一个富有朝气的世界,真诚地谢谢他,他自己快乐,他的快乐也传递给了我们快乐。

祝林老师长寿康健,学问再续,童心永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