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找法网

我们知道,工伤伤残等级分为一至十级。最重为第一级,最轻为第十级。如果员工在工伤事故中受伤严重,往往都需要进行工伤伤残级别的确定,那么,工伤伤残级别怎么确定的?工伤评残有什么具体程序?下面找法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

简单来说,进行工伤伤残级别的确定,实际上就是看工伤事故到底对员工造成了多大的伤害,职工的工伤伤残级别实质也是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进行受伤等级鉴定的标准,接下来跟着找法网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工伤伤残级别的相关内容吧。

一、工伤伤残级别怎么确定的?

1、按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或者停工留薪期满(含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的延长期限),工伤职工或者其用人单位应当及时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劳动能力鉴定申请。故进行劳动能力鉴定需等到伤情稳定后,在此法律没有给出具体期限,伤情稳定后及时申请劳动能力鉴定有利于进行赔付。

工伤是在伤残期间才能评残吗(工伤伤残级别怎么确定的)(1)

2、实践中,一般要均要求在收到工伤认定决定书三个月后才能申请劳动能力鉴定,这种做法没有法律依据。可能是工伤部门考虑到用人单位如果对工伤认定结论不服,可以在三个月内向法院提起诉讼因素。

二、工伤评残有什么具体程序?

1、到劳动行政部门确定工伤。

2、劳动行政部门确定工伤后,向劳动行政部门申请工伤鉴定。

3、劳动行政部门和企业通知你鉴定伤残等级。

4、鉴定伤残等级在市级(设区的)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指定的医疗机构。

5、评定伤残等级后按《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执行。

符合评残标准一级至四级为全部丧失劳动能力;五级至六级为大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七级至十级为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伤残待遇的确定和工伤职工的安置以评定的伤残等级为主要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