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PMI简介

PMI指数即采购经理人指数,官方PMI目前在每个月月末最后一天由统计局发布,是宏观领域非常重要的指标。

官方PMI指标是每月(22-25日)通过对全国数千家样本企业进行调查问卷的方式,汇总而成的一个指标,因此PMI并非是对客观生产销售等数据的统计,而是主观的调研,调查问题是经理对这个月生产、销售等诸多方面相比上个月的变化,问题的答案只有“增加”、“持平”、“减少”三个选项(或类似表述)。

采购经理指数(PMI)是针对“采购经理”调查所得到的。PMI涵盖了企业采购、生产、流通等各个环节,可衡量制造业和非制造业在生产、新订单、商品价格、存货、雇员、订单交货、新出口订单和进口等状况,是企业生产经营“前置环节”,具有先导性,是月度发布的综合性“经济先行指标”,是宏观经济的“晴雨表”。

制造业采购经理调查问卷

pmi最新的数值(宏观数据一文搞懂PMI)(1)

1.关注PMI指标的三点理由

官方PMI目前在每个月月末最后一天由统计局发布,是宏观领域非常重要的指标,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其一是时效性,PMI是每个月最先发布的月度经济数据,具有领先性。经济数据、金融数据都是在次月公布,而PMI则是在当月月末,有助于我们对经济整体情况以及后续公布的经济数据形成预判。

其二是全面性,PMI涵盖生产、需求、价格、就业等多个维度指标。PMI分项指标涵盖了经济活动供给、需求、库存、价格、就业等多个维度,需求又涵盖了所有订单、出口订单,是宏观经济变化的晴雨表,对于当月经济形势的把握、经济活动的监测和预测具有很强的指示作用。

其三是通用性,全球主要经济体均有PMI指标,可以进行综合比对。1948年起,美国供应管理协会(ISM,原为美国采购管理协会)开始按月发布调查数据和商务报告。之后各国普遍借鉴这种方式,我国在2005年7月正式对外发布制造业PMI,目前主要经济体如美国、欧盟、日本均有类似的指标可以进行跟踪比对。

中国官方PMI历史溯源

pmi最新的数值(宏观数据一文搞懂PMI)(2)

2.制造业PMI

制造业PMI由“五个扩散指数”即“新订单指数(简称新订单)、生产指数(简称生产)、从业人员指数(简称雇员)、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简称配送)、主要原材料库存指数(简称库存)”这五个指数的加权平均组成,其权重取决于它们“对经济的影响程度”,制造业PMI的计算公式如下:

PMI=新订单指数×30% 生产指数×25% 从业人员指数×20% (100-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15% 主要原材料库存×10%

制造业PMI分项指数构成

pmi最新的数值(宏观数据一文搞懂PMI)(3)

制造业PMI除了5大指标外,还有8大的指标,一共13项指标,均十分重要。除5大扩散指数以外,PMI中其余的8个分项中的大部分均对当月的经济数据有指向性,均有重要意义,比如新出口订单和进口分项,反映了进出口贸易情况;出厂价格和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分项,直观上对应着PPI和PPIRM的当月环比,也有助于当月工业品价格的预测。

PMI的13个分项及对应指标含义

pmi最新的数值(宏观数据一文搞懂PMI)(4)

需要注意的是:由PMI的计算方法,PMI的数值只能表示方向性,不能表示出具体经济增长或者收缩的量。举例来讲,本月PMI为54相对于上月52增加了2个百分点,并不能表示环比扩张了2个百分点,只能表示经济环比呈现出扩张的趋势,53相对与54并非经济收缩了1个百分点,只能表明经济环比放缓,并不代表精确的环比变动幅度。

但是PMI以50%为分界点:

50%是制造业景气的荣枯分界线。当PMI>50%,并且当月比前值高,表明经济总体扩张,且扩张的速度在加快,经济过热;当PMI>50%,但比前值低,虽然经济仍处于扩张阶段,但是扩张的节奏放缓了;当PMI<50%,并且比前值高,表明经济虽然在收缩,但是在复苏;当PMI<50%,且比前值低时,经济有加速收缩的趋势。

制造业PMI指数反映的宏观经济现象

pmi最新的数值(宏观数据一文搞懂PMI)(5)

需要注意的是:

  1. “库存量”选取的是原材料库存而不是产成品库存。一般情况下,自有库存增加,反映制造业生产意愿增强,说明企业要加快生产,这个指标越大自然表明未来经济保持平稳增长的概率越大。(2)“供应商的交货时间指数”是一个“逆指数”。(3)每个月的制造业PMI,实际上是截至当月25日(16:00前)制造业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并非当月完整月。需要根据生产进度、工作经验等对当月剩余时间内的生产经营状况进行估算。(4)规模分为大中小三类企业,每一项指数都会分为三类企业的表现。(5)季节性:PMI是季调后数据,但仍呈现一定季节特征,例如3月和9月多呈上升局面。

3.非制造业PMI

我国非制造业PMI,包括服务业PMI和建筑业PMI。非制造业PMI指数是有着“商务活动、新订单、新出口订单、积压订单、存货、中间投入价格、收费价格、从业人员、供应商配送时间、业务活动预期”等十个业务的指数。但区别于制造业PMI,非制造业PMI并没有合成相关的指数,一般用商务活动指数作为代表。

2020年非制造业PMI分类指数

pmi最新的数值(宏观数据一文搞懂PMI)(6)

4.综合PMI产出指数

综合PMI产出指数是制造业PMI和非制造业PMI的加权平均:

综合PMI产出指数=制造业占GDP比重×制造业PMI 非制造业占GDP比重×非制造业PMI

第二部分:PMI分析框架

1.PMI分析的三项原则

PMI分析有三条基本原则,在分析过程中需要时刻注意。

首先,PMI是环比变化不是同比变化。PMI问卷在设计时调查的是经理人对各项指标相比于上月的变化情况,因此PMI各分项指数都是在描述本月相比上月的变化,而不是本月相比去年同期的变化,这点与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等经济数据常用的同比数据有较大差异。

其次,PMI仍然有季节性,判断强弱最好结合季节性均值进行综合比较。正因为PMI是环比变化,因此不可避免具有季节性。此前已经提到统计局对PMI进行了季节性调整,但PMI还是带有较强的季节性,因此在判断PMI强弱时,不能仅仅考察PMI读数的变动,还应该结合季节性均值进行综合判断。

最后,PMI是扩散指数,而不是绝对变化。PMI读数大于50表明该项指标处于扩张状态,但并不代表实际百分比的变化,比如制造业PMI读数为55时,表明制造业整体处于扩张状态,并不是说相比上月增加5%。

2.PMI的分析步骤及意义

PMI升降意味着什么呢PMI持续扩张往往对应着经济增长动能的提升。由于PMI是环比指标,而经济数据通常是同比指标,简单处理是取PMI过去12个月的移动平均,将该指标与经济数据进行比较会发现,PMI环比移动平均与名义GDP增速的走势是基本一致的,这意味着当我们观察到PMI持续超季节性扩张时,往往对应着经济动能的进一步走强。

制造业PMI移动平均与名义GDP同比

pmi最新的数值(宏观数据一文搞懂PMI)(7)

PMI生产和需求分项也对应着经济生产端和需求端的走势。对PMI分项同样做12月移动平均处理就会发现,PMI生产与工业增加值增速趋势基本一致,PMI生产分项的持续走强,往往对应着工业增加值的持续走高,而PMI又是先于工业增加值数据公布的,因此PMI生产分项具有一定的前瞻性。类似的,PMI新订单与名义GDP增速,新出口订单与出口增速,都存在密切联系。

制造业PMI生产与工业增加值同比

pmi最新的数值(宏观数据一文搞懂PMI)(8)

PMI新订单与GDP当季同比

pmi最新的数值(宏观数据一文搞懂PMI)(9)

PMI价格分项对工业品价格指数有一定预测作用。PMI出厂价格和原材料购进价格分别对应着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环比以及PPIRM(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从历史数据来看,PMI价格分项与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因此PMI价格分项走势也预示着PPI的大体走势。

PMI出厂价格与PPI环比

pmi最新的数值(宏观数据一文搞懂PMI)(10)

PMI原材料购进价格与PPIRM

pmi最新的数值(宏观数据一文搞懂PMI)(11)

PMI库存分项与工业企业产成品库也有较强联系。从历史数据上来看,PMI库存分项与工业企业产成品库存同比增速也有比较强的相关性,这意味着PMI库存的走势对于工业企业库存数据的变动有一定的指示作用。

PMI领先指数

pmi最新的数值(宏观数据一文搞懂PMI)(12)

3.官方PMI与财新PMI

财新PMI可以作为辅助参考,但需要注意与官方PMI的差异。PMI和财新PMI由于统计、数据处理方面的差异,历史上时常出现背离,以2021年为例,2021年尤其明显,1-4月两者走势完全相反。4月官方PMI有所回落,财新PMI则继续上行。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两个方面,其一是企业类型统计存在差异,财新PMI统计样本多为中小型民营企业,而官方PMI则多为大中型企业,因此两者走势差异反映了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景气度的差异,因此我们看到官方PMI内部,大中型企业下行,而小型企业则继续上行。其二是样本区域存在差异,财新PMI多为东部沿海,官方PMI则覆盖全国,因此财新PMI对出口更加敏感,若用官方PMI中出口订单与新订单差表示外需对内需的相对强度,我们会发现2021年这一差值与财新PMI和官方PMI差值走势基本一致。

财新PMI更多反映中小企业走势

pmi最新的数值(宏观数据一文搞懂PMI)(13)

第三部分:PMI的微观联系

1.PMI与上市公司业绩

PMI及分项与上市公司营收、盈利走势密切相关。PMI虽然是宏观指标,但是和中微观数据走势应该也是密切相关的,其中投资者最为关心的当然是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经过比对我们发现,PMI新订单(12个月移动平均)与上市公司营收增速走势高度一致,与之对应的是PMI(12个月移动平均)与上市公司整体盈利能力(ROE)走势也是高度一致的。其原因也很直观,PMI反映的是宏观景气度的变化,而宏观景气度变化也会影响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变化。由于PMI是月度数据,而上市公司经营业绩公布则是以季度为单位,因此我们能够利用PMI及分项指标对上市公司业绩走势做出提前预判。

制造业PMI新订单走势与上市公司(非金融非石化)营收增速高度一致

pmi最新的数值(宏观数据一文搞懂PMI)(14)

制造业PMI新订单位于荣枯线以下,预示着企业营收增速转负

pmi最新的数值(宏观数据一文搞懂PMI)(15)

制造业PMI走势与上市公司(非金融非石化)盈利能力走势高度一致

pmi最新的数值(宏观数据一文搞懂PMI)(16)

对于营收水平,分行业 PMI 新订单对各行业也有较强解释力,走势较为一致的行业制造业包括化学原料、医药、汽车、纺织服装,非制造业包括信息服务、物流、批发、住宿餐饮、装卸搬运、土木工程。

2.PMI与金融数据联动

PMI同样与金融数据较为相关,金融数据更多是领先于PMI。信贷扩张要么来自货币政策宽松,要么来自实体需求改善,而两者都意味着未来经济景气度的抬升,因此金融数据在一定程度上是经济的领先变量。在经验上,量的角度来看,M2对PMI(3个月移动平均)有3-6个月的领先性,类似地,其他流动性指标与PMI也有较强相关性,比如超储率同比差分经验上对PMI(3个月移动平均)有3-6个月领先性,其原因在于M2扩张使得更多超额准备金变为法定准备金,因此超储率下降往往也对应着M2扩张的阶段。价格角度来看,3个月期国债利率(或类似期限短端利率)对PMI(3个月移动平均)有12个月的领先性。这也为我们通过金融数据的走势变动,对PMI的变化预判提供了依据。

M2增速对PMI有一定领先性

pmi最新的数值(宏观数据一文搞懂PMI)(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