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恐惧前两天,有一位学员向我说,我该怎样克服内心的欲望和恐惧呢?这是个好问题,首先,我们须弄清楚,人为什么会有欲望和恐惧呢?以及人都有什么样的欲望和恐惧呢?在理解人格一节,我们已经把人的九种欲望和恐惧列出来了,今天我们拿完美型人格为例,来分析一下人为什么追求完美的欲望,以及为什么会有害怕不完美的恐惧?,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人生第一课战胜恐惧?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人生第一课战胜恐惧(优质人生第五步)

人生第一课战胜恐惧

克服恐惧

前两天,有一位学员向我说,我该怎样克服内心的欲望和恐惧呢?这是个好问题,首先,我们须弄清楚,人为什么会有欲望和恐惧呢?以及人都有什么样的欲望和恐惧呢?在理解人格一节,我们已经把人的九种欲望和恐惧列出来了,今天我们拿完美型人格为例,来分析一下人为什么追求完美的欲望,以及为什么会有害怕不完美的恐惧?

首先,这个世界是否会有完美无缺的人?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拿大自然举例子。大自然是完美无缺的麽?答案是否定的。大自然事实上并不完美,也有坑坑洼洼、沟沟坎坎、恶劣天气、台风地震等灾害。人在自然界生存,那么人类有缺陷也是正常的,人类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

如果你完美无缺,那么你生下来就应该数学题考100分,

如果你完美无缺,那么你就不可能生病,

如果你完美无缺,那么你一生当中不可能犯任何错误。

显然,有这种完美的人是不可能的。马克思说,人靠自然界生活,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恩格斯也强调,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大自然不尽完美,人肯定也不会完美。

那么,人为什么会有追求完美的欲望?

答案显然是因为人本身的不完美,所以才有了追求完美的欲望。

但是这种欲望并不能使得我们完美,因为世界上不可能有完美的人事物,

那我们追求完美的欲望,到底为什么呢?因为我们陷入追求完美的错觉!

人为什么会有不完美的恐惧?既然人本身是“不完美”的,那么人有什么值得恐惧的呢?

丘吉尔说过,我们唯一值得恐惧的是恐惧本身,这句话特别重要,恐惧其实也是个错觉!

现实中因为人本身不完美,所以我们才会有追求完美的欲望,才会有对于不完美的恐惧。

你注意了,接受人本身的不完美,就不会产生错觉,而不接受,就会产生欲望和恐惧的错觉。

总上,欲望和恐惧都是我们人为制造的错觉,克服内心的欲望和恐惧,就是克服错觉。

换句话说,正因为我们不完美,所以我们才制造了完美的错觉,然后追求这个完美的欲望。

正因为我们拒绝不完美,所以我们才制造了对于不完美的恐惧,然后恐惧不完美的结果。

一切欲望和恐惧,都是源于人们不接纳自己,不承认现实,不了解真相,人为地制造错觉。

比如说,因为大自然不完美,人本身也并不完美,所以——

人必然不会了解到底什么是完美,人也永远不可能知道完美是什么样子。

因此,完美型人格,追求完美的欲望以及对于不完美的恐惧,本质上都是错觉。

世界上根本没有完美这个东西,只是人为制造了有关完美的错觉,人们随着错觉欲望和恐惧。

那么,我们到底该如何克服内心的欲望和恐惧,答案就是了解事实真相,

在错觉中清醒过来,告别错觉并正确的认识了解接纳人事物,正知正觉。

因为有错觉,人们就会产生欲望和恐惧,

我们把人类满足欲望逃离恐惧的过程叫做“找补”。

比如你数学考了59分,你就需要找补更高的分数,

比如你突然有一天生病了,你就需要找补医院和药物,

又比如下雨了你没有带伞,你就需要找补一把伞,才能遮风挡雨。

于是乎,你产生了对人事物的错觉,你也会向外“找补”。

人类的“找补”大致可以分成三类,找补物质、找补精神、找补能量。

①找补物质,是因为人有生理需求,比如吃饭睡觉和繁衍后代,这是日常生活场景的找补。

还有一种是名利权力的找补,这是发生在工作学习场景中的找补。

②找补精神,一种是人格需求,我们在九型人格那节中已经讲到的九种不同型号。

求真是思维上的确定欲,求同是情绪上的表达欲,求存是行为上的占有欲。

另一种是心理成熟需求,这种是从阅历中积累的。

③找补能量,这是从大自然中获取的,比如静心瑜伽打坐等等,通过天人合一在大自然中获取能量,就好比给电池充电。还有一种是信仰与志向,兴趣爱好等,这也会驱动自己的能量。

我们画一个图,自然界,后有人类社会(物质),人有了精神,光有精神还不够,还有能量。

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精神>人的能量

人同时满足物质需求、精神需求、能量需求,就不需要找补

人只要有找补,就一定会有物质需求、精神需求、能量需求

那么———

人如果不去找补物质需求精神需求能量需求,那么他肯定有

如果他已经具足,就不用找补外在的任何东西。

人到底具足物质、精神和能量麽?答案是肯定的,

那人为什么还要找补物质、精神和能量呢?

答案就是人自己感到不足,一句话,就是不知足。

于是乎,找补是因为不知足,人为什么不知足,

就是说人不知道自己已经具足,或者知道也不满足,

由此可见,人的知足或者不知足是完全自主可控的。

那么,如果你现在知足,那么你一定不会找补,

如果你现在“找补”,意味着你肯定不知足。

为这就是古人所讲的知足常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