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文原句:“清如玉壶冰”(四年级下册地21课),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冰心玉壶出自哪里?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冰心玉壶出自哪里(一片冰心在玉壶)

冰心玉壶出自哪里

  (一)课文原句:“清如玉壶冰”(四年级下册地21课)

(二)文化因素:出自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三)文化内涵:课文中的“清如玉壶冰”即由“一片冰心在玉壶”演化而来。

《芙蓉楼送辛渐》这首诗是诗人被贬为江宁丞后,在润州与友人辛渐告别时写的。辛渐要回洛阳去,特写此诗送他。

全诗的内涵是:迷濛的细雨笼罩着吴地江天,天明以后送走好友,我就要一个人面对楚山的孤影。好友回去以后如果亲友问我在这里的情况,你就跟他们说我会永远保持着明净如玉的心志,廉洁自守。

诗人在这里提到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宝物“玉壶”。称为“玉壶”的宝物有两种,一种是玉制的弧形佩饰,由皇帝颁发,赏赐给功臣或敬老,一种就是用美玉制成的壶,可盛物,亦可作为摆设,用它比喻高尚的胸怀。

诗中的“玉壶”就是诗人用它表示自己的心冰洁如玉,而且把这颗心放在了高尚的胸怀里。由于“一片冰心在玉壶”寓意深刻,后人就把这句诗抄原句或像课文那样转化为“清如玉壶冰”来比喻一个人内外清洁,品质高尚。

  此外“一片冰心在玉壶”的“冰心”出自陆机《汉高祖功臣颂》的“心若怀冰”,用“冰”来比拟心地纯洁。“玉壶”还被鲍照在《代白头吟》中引用:“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为人正直得像红色的丝绳,清白得像玉壶中的冰”。用“玉壶冰”比喻人的清白。

说明:为了帮助小学生家长顺利地为自己的孩子答疑,帮助小学新入职的教师查找资料,帮助高年级学生顺利自读,本《随笔》将对这些含传统文化因素的名言警句做一些讲解。敬请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