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叔同(1880-1942),又名李息霜、李岸、李良,他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前驱,卓越的艺术家、教育家、思想家、革新家。

"二十文章惊海内",李叔同于1918年8月19日在杭州虎跑寺剃度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他集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文学于一身,在多个领域,开创中华灿烂文化艺术之先河。

弘一法师寺庙(弘一法师来湛山寺讲法)(1)

弘一法师像

有人说,李叔同是一位做什么都会成功的全才。他少年时出生在商人家庭,不仅经商很有天赋,还曾经是出入青楼红馆的风流公子,也是诗词冠绝一时的青年才俊。去了日本以后,却又对现在戏剧艺术深度着迷,编排了歌剧《茶花女》。根据诗词韵律填写的曲子,变成电影《城南旧事》的主题歌《送别》,至今传唱不衰。除了书法出名以外,他还是一位著名的画家,不仅自身画功了得,弟子丰子恺的画作也蜚声海内外。遁入空门以后,他又变成了中国近代著名高僧,佛教界的大德之一。1937年春夏之交,他曾经受倓虚法师邀请,到湛山寺讲演佛法。

弘一法师寺庙(弘一法师来湛山寺讲法)(2)

湛山寺山门

湛山寺,倓虚法师是寺院的首任住持,他常常说,要邀请几位"有能耐、有修行的大德",到湛山寺来讲经说法,于信徒僧众都有益处,也给寺院增光。

出于这个想法,1936年年末,倓虚法师派梦参法师请弘一大师来青岛讲学。到了地方,梦参法师写信回来,说法师有三个要求,同意了就来青岛。这三个条件其实也很简单,一是不作老师、二是不举行欢迎仪式,三是不要在报纸上宣传。接到梦参法师的信,倓虚法师当即应允信中的要求,弘一法师才动身,经上海辗转北上青岛。

梦参法师又是何许人也呢?梦参和尚也是中国佛教界著名的高僧大德,出生于1915年7月13日,黑龙江开通人(今属吉林白城地区),1931年在北京房山县上方山兜率寺出家为僧,法名为'觉醒',因是梦中参悟,所以又称为"梦参"。先后寻找慈舟法师、虚云法师学习华严宗佛法。

1936年北上至湛山寺,梦参拜倓虚法师学习天台宗教义,担任湛山寺执事书记。当年,曾经奉命南下请慈舟老法师来寺讲律。后来,邀请弘一法师的重任也落在他的身上。

弘一法师寺庙(弘一法师来湛山寺讲法)(3)

时任国民政府交通部长叶恭绰

弘一大师途经上海时,时任民国政府交通部长叶恭绰亲自在码头迎接,并特意为大师购买了去青岛的套件船票,并给青岛方面去电报告知行程船次。弘一法师得知此事,对叶恭绰的安排坚辞不受,改坐普通舱离开上海去往青岛。

1937年5月20日,弘一大师在弟子和梦参法师的陪同下,在青岛大港码头下船。大家见到的弘一法师,衣着十分简朴,全付行装只是一个包袱,内有简单衣服和麻鞋、雨伞,精心包裹的是几本戒律经卷,别无长物。

弘一法师见到迎候的湛山寺诸位僧人,也只是简单寒暄几句,别无世俗客套言语。此时的弘一法师,已经是"南山律宗第十一代祖师",这就是一代高僧在青岛的初次亮相,简朴至极。

弘一法师名声甚高,想要拜他为师和跟随他学法的僧侣信徒不计其数,也有很多人向他供养衣物、斋饭等等,但法师一概不接受,他习惯了苦修生活,随身只有用了几十年的简单物品,从不依仗自己的声望,谋求利益和结交权贵。

弘一法师寺庙(弘一法师来湛山寺讲法)(4)

湛山寺的斋饭

湛山寺为弘一法师安排了专门的休息场所,在后院一排五间的专用僧舍。弘一法师却谢绝了,他认为佛家不应有分别心,应当一视同仁。最后,他住到了倓虚法师宿舍东间。

饭食供应上,弘一法师也是持律精严,寺里没有为他准备特别的食物,只是一碗清粥四个小菜,他没有食用,寺中只得为他更换了差一些的饭食,弘一法师还是不用,直到寺里送去了僧众同样的饭菜,他才开始用餐。衣食住行各方面都决不搞任何特殊化。

当时,正处在民国时期,国家有许多庵观寺庙,养活了一些所谓的高僧大德,如不少之名古刹的住持、监院、长老等等,他们败坏佛门律法,置修持于脑后,恣意妄为,中饱私囊,攀折权贵,锦衣玉食,乃至男盗女娼、欺骗信众,无所不用其极。

弘一法师却毫不流俗,僧众都知道他有"三不"的习惯,一是不喜欢做住持,因为俗务太多影响修行;二是不喜欢开大座,因为太过奢靡繁琐;三是不喜欢出名,不想被盛名所累。

弘一法师寺庙(弘一法师来湛山寺讲法)(5)

朱子桥将军

曾任广东省省长的朱子桥((1874-1941)名庆澜,字子桥。浙江山阴人,生于山东省长清县,曾任督军,人称"朱将军")笃信佛法,因悼念亡友,从西安来到青岛,偶然获悉弘一法师在此住锡,就登门拜访,弘一法师与他见了面。时任青岛市市长沈鸿烈是朱子桥好友,也想见弘一法师,却被法师拒绝,吃了闭门羹。

之后,沈鸿烈又想在湛山寺设宴,朱子桥提议请弘一大师出席,由他作陪。第二天,去请大师入席的监院和尚,只带回了一张字条,上面写着一首七言绝句,"昨日曾将今日期,短榻危坐静思维。为僧只合居山谷,国士筵中甚不宜"。意思是他只适合在山中修持,不适合参加社会名流的宴席。

沈鸿烈望着一桌子珍馐美食,不禁有些难堪,心底却是敬佩大师品行。一旁的朱子桥却是欣喜若狂,大呼"收获不小!"毕竟大师的亲笔手迹,绝对是不可多得的珍贵墨宝。

弘一法师寺庙(弘一法师来湛山寺讲法)(6)

卢沟桥事变照片

当年七月,卢沟桥事变爆发,日军拉开了全面侵华战争的序幕。国民政府军节节败退,天津、北京很快沦入敌手,紧接着发生了八一三事变,华北陷入战火,青岛危在旦夕。当时许多青岛民众,为了躲避战火,纷纷南下迁移,火车和船票难以买到。

南方的好多信众友人,都来信劝弘一法师即刻启程南返避难。弘一法师却称"原定来青日期未到,不能擅自更改",继续留在青岛讲经说法,并在给友人的回信中说,"今踞东齐湛山,复值倭寇之警。为护佛门而舍身命,大义所在,何可辞耶?"言语中充满了舍生取义的牺牲精神。

当年10月中旬,到了既定的归期,弘一大师向倓虚法师告辞,并告知,一不要盘缠、二不许饯行、三不用送行、四不问何时再来、五走后无需通信。交代完毕之后即行告辞。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这是弘一法师的唯一一次青岛之行,就如浮云一般,即来即去,不染尘埃。

(来自"石头大狮的胶澳笔记"——原创文章)

更多推荐:

青岛:梦参法师在厦门逗留三个月,竟因一句话,说动弘一大师来青

青岛:湛山寺是北方著名丛林,由天台倓虚法师监造,并兼首任住持

青岛:湛山寺历任住持大师都有谁,方丈、住持和监院有何区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