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地方很远很远,那里有风,有古老的草原,骄傲的母亲目光深远......”一首《乌兰巴托的夜》,歌曲悠扬的旋律和动人的歌词仿佛将人带到那片广袤的蒙古高原上,感受那片神奇土地的广阔胸怀和壮烈诗篇。

曾经这片土地也是中国的一部分,现在已沧海桑田,如今蒙古正面临着环境,经济,人口等诸多方面的问题,站在未来发展分水岭前,蒙古该如何选择?回到中国的怀抱是否是一个可行的方案呢?让我们通过了解蒙古和中国这段缘分的前世今生,一起来探讨一下,蒙古回归中国的可行性。

外蒙古到底有多大(从强盛至极到没落无闻)(1)

蒙古人

位于亚欧大陆中部的蒙古高原曾是多个游牧民族的故乡,在这里曾活跃着匈奴,鲜卑,柔然,契丹等游牧部落民族,而据历史学家考证得出的蒙古族祖先,起源于东胡的一个名为蒙兀室韦的分支。

大约在公元7世纪前,蒙古族的先民大多生活在额尔古纳河一带,以畜牧及渔猎为主要生存手段。到了公元11世纪逐渐形成了以塔塔尔为首的部落联盟,从这个时候开始“塔塔尔”或“鞑靼”一度成为蒙古草原各部落人民的通称。到了公元13世纪,草原英雄成吉思汗统一了蒙古各部落,由此蒙古也从一个部落名称变成了一个民族的名称。

外蒙古到底有多大(从强盛至极到没落无闻)(2)

随后成吉思汗又发动了多次战争,逐渐吞并周围的国家,建立了蒙古帝国,期间一个又一个王朝拜倒在蒙古骑兵的铁骑之下,诸如西夏,金,西辽,大理等国家都成为了蒙古帝国的一部分,此外成吉思汗还收降了吐蕃,蒙古帝国的势力范围一度延伸到西亚和北亚地区。

这些除去政权主体外,被占领的土地由成吉思汗的子孙分封统治,成为当时蒙古帝国的四大汗国。成吉思汗的后代忽必烈进一步扩张蒙古帝国的版图,于1279年攻下南宋,至此统一了中国,并根据《易经》中“大哉乾元”之意改国号为大元。

外蒙古到底有多大(从强盛至极到没落无闻)(3)

成吉思汗

元朝统一中国后又发动了多次对外扩张战争,但收效甚微,此后由于统治中期皇位更迭频繁,政治局势不稳定,权臣乱政等一系列因素,元朝末期政治局势混乱,民不聊生,因此爆发了大规模农民起义,盛极一时的蒙古族政权大帝国元朝随之灭亡。

明朝期间为了防止蒙古部落卷土重来,派遣军士和工匠修筑了明长城,这期间蒙古和中原地区虽有贸易往来,但对中原依旧虎视眈眈,尤其是对辽东地区的侵扰最为频繁。明朝末期蒙古科尔沁部落率先成为后金的附属。

外蒙古到底有多大(从强盛至极到没落无闻)(4)

明长城

随后皇太极征服察哈尔部建立大清国,清朝随后征服了蒙古各部,蒙古各部作为归属者成为了中国版图的一部分,此时由于世界格局正悄然发生变化,沙俄开始插手蒙古在中国的各项事务,至此开始了蒙古在沙俄和中国两个大国之间的拉扯,也为之后的困局埋下了种子。

清帝退位之后,到了民国时期,国势渐微,蒙古在沙俄的支持下首次宣布独立,北洋政府于是与沙俄进行谈判,勉强保住了对蒙古的主权,看似平静的蒙古高原下多方势力暗流涌动。

外蒙古到底有多大(从强盛至极到没落无闻)(5)

北洋政府

沙俄希望蒙古成为俄国与中国之间的缓冲区,这样从大国之间的战略部署来看,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守都更游刃有余。于是,蒙古又经历了多次政权更替,最终在多方势力的斡旋下,蒙古一部分地区归附沙俄,一部分宣布独立,还有一部分成为了今天的中国内蒙古。

外蒙古到底有多大(从强盛至极到没落无闻)(6)

自从1921年蒙古建国,蒙古与中国建交已经过去了70年。如今两国人民的生活都发生了不小的变化,随着改革开放等一系列正确举措,我国已今非昔比,通过自强不息、艰苦奋斗逐渐发展成为了一个屹立于世界之巅的东方强国。

而蒙古,先是依附于苏联,全面走俄式发展道路,甚至连自己的文字也全面放弃,将国民使用的文字改为以斯拉夫字母为基础组成的新蒙文,而后苏联解体,各国自顾不暇,蒙古也失去了自己的靠山,不得不寻找新的发展方向。

外蒙古到底有多大(从强盛至极到没落无闻)(7)

此时的蒙古面临极大的挑战,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也是一次自主发展的绝佳机会。不过,让人遗憾的是,蒙古并未找到自主发展的方向,而是毫不犹豫地踏上了千百年来走过无数遍的老路。

古代时的他们征服中原,被中原文化同化,近代他们依附苏联,全面效仿苏联发展模式,如今他们失去了苏联这个靠山,又投向了西方国家的怀抱。

短期看来这似乎是迅速而有效的发展方向,而实际上却埋没了国家的自主发展能力,仿照别人的道路,依靠别人的援助,永远也无法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道路。而如今的蒙古已在这条道路上越走越远,已然无法回头。

外蒙古到底有多大(从强盛至极到没落无闻)(8)

如今的蒙古虽然增加了城市化规模,不再是从前那个茹毛饮血的蛮夷部落,但是其国家的主要生产力来源,千百年来似乎从未发生改变,还是以畜牧业为主。其实蒙古地处欧亚大陆中心,有极其丰富的矿产资源。

奈何地广人稀,大多数劳动力均投身于畜牧业,坐在金山上的蒙古人民竟无法获取并合理利用这份宝藏,致使生产力持续落后,这是十分可悲的。在蒙古首都乌兰巴托有全国一半以上的人口,是全国人口最多的城市,也是最能体现蒙古国情的地方。

外蒙古到底有多大(从强盛至极到没落无闻)(9)

在这个国家的心脏,欧式、中式和西式建筑鳞次栉比排列在各个地方,而在这座城市四周则被一片毡房包围,这种古老与现代相结合的风格恐怕在其他国家并不多见。城市里的人们灯红酒绿、生活万紫千红,而毡房里的穷人则忍饥挨饿,生活穷困潦倒。

这种情况在平日里已被蒙古人民习以为常,然而近年来蒙古接连遭受自然灾害,无数牲畜受灾,无数牧民损失惨重,不得不加入毡房部落的队伍,很难说蒙古的这种现状是种进步。

外蒙古到底有多大(从强盛至极到没落无闻)(10)

蒙古是一个有免费教育和免费医疗的国家,很多人对此都十分羡慕。然而,免费的不一定就是最好的,教育和医疗同农业、工业并不同,不是数量多就代表整体实力强,而是由质量决定水平高低。

由于国家整体经济水平不足,蒙古的公办教育和医疗投入十分有限,因此水平也不足以满足普通人的需求,很多人还是不得不更多选择私营医疗机构,蒙古的识字率虽然达到了97%,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但是由于政府对学校长期缺乏稳定的资金投入。

外蒙古到底有多大(从强盛至极到没落无闻)(11)

导致学校为了保证教学,以及支付一些教室教材维护支出,不得不向家长收取一系列学杂费,这让很多穷苦家庭苦不堪言,造成了免费教育更昂贵的尴尬局面。同时蒙古的大学录取率虽然高达90%以上,大学本来是很多学生拿到脱贫致富入场券的开始。

但是高等教育的学费却远远超出普通家庭所能承受的范围,很多大学生在大学期间不得不选择辍学,先前也提到,蒙古的主要产业还是畜牧业,很多大学生担心即便支付了高昂的大学学费,毕业后仍面临失业的窘境,那便得不偿失了。

外蒙古到底有多大(从强盛至极到没落无闻)(12)

蒙古的主要生产力来源于畜牧业,同时他们也是有一些其他产业存在,只不过基本都是靠其他国家援助,共有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向蒙古进行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矿业,轻工业,畜牧产品加工,商业和建筑业等产业。其中以美国,俄国,中国,日本等国家为主要贸易伙伴,因此蒙古经济对外国援助依赖性较强。

外蒙古到底有多大(从强盛至极到没落无闻)(13)

历史是最好的老师,给每一个国家的未来发展提供启示,蒙古特殊的历史情况造成了今天的尴尬局面,未来他们可以采取怎样的措施改变现状呢?

其实蒙古已经开始认识到找寻国家本源的重要性,于是在2010年重新大规模使用传统蒙文。但是单单这一点改变还是不够的。那么影响国家未来发展的因素究竟有哪些呢?有这样一种观点认为,影响国家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三个维度:

外蒙古到底有多大(从强盛至极到没落无闻)(14)

1.核心挑战,是指发展初期需要面对的核心问题以及国家为了应对这种挑战需要优先发展的事项;

2.历史节点,是指发展过程中的关键事件节点;

3.路径依赖,是指发展过程中选择的具体路径指引和制度安排。

外蒙古到底有多大(从强盛至极到没落无闻)(15)

蒙古目前的情况来看还是处于发展初期,面对的维度也是第一个核心挑战维度,这个核心挑战是国内生产力单一的主要问题,未来的蒙古应大力发展其他现代化产业,同时挖掘自身地理位置优势,充分开发自然资源的同时做到保护环境,以此来告别对外国援助的依赖。

要做到这些,首先要进行教育改革,教育事业影响着国家的未来,教育事业是国家的基础,青少年是国家未来的栋梁,教育最深远的功能是影响国家的文化发展,影响国家的人才储备。

外蒙古到底有多大(从强盛至极到没落无闻)(16)

这些都是有效应对目前所面对的核心挑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其次应具有时代敏感性,把握时代的关键历史节点,做出理性判断,从而最终选择一条正确的,符合国情的道路坚持走下去。蒙古的未来不是简单地归附俄国,或者“回归”中国,更不是投向西方列强的怀抱,而是提高教育质量,发展自身人才储备从而达到民族觉醒。

蒙古的过去已无法更改,蒙古的现状问题颇多,蒙古的未来不应再做大国博弈的牺牲品,只有找到属于自己的发展道路,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发展问题,目前来看,我们这个邻居的未来,仍扑朔迷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