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又叫春梅,是蔷薇科李属的落叶小乔木,高达15m,常见高度为3-6m树冠圆形或倒卵形;树干褐紫色,多纵驳纹,常具枝刺,有长中短枝;小枝绿色,后变褐绿色,光滑,细长挺直,多为绿色单叶互生,卵形至椭圆状卵形,长4-7cm,宽3-3.5cm,端常渐尖或尾尖,基部广楔形至近圆形,缘具细尖锯齿,背面沿脉有短柔毛,叶柄近端有2个腺体,托叶早落花两性,近无柄,单生或2朵并生,花芽于七月份在当年新梢上形成先叶开放,花冠白色、淡红或红色,花瓣5,萼片5,多绛紫色,芳香,早春叶前开放核果近球形,径2-3cm,熟时黄色,密被细毛,果核有蜂窝状小孔花期从海南至北京可从12月至翌年4月,由南往北陆续开放长江中下游梅花集中栽培地区花期多在2~3月,果熟期5~6月,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梅花开花后需要剪枝吗?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梅花开花后需要剪枝吗(梅花干枝苍劲叶秀枝美)

梅花开花后需要剪枝吗

梅花又叫春梅,是蔷薇科李属的落叶小乔木,高达15m,常见高度为3-6m。树冠圆形或倒卵形;树干褐紫色,多纵驳纹,常具枝刺,有长中短枝;小枝绿色,后变褐绿色,光滑,细长挺直,多为绿色。单叶互生,卵形至椭圆状卵形,长4-7cm,宽3-3.5cm,端常渐尖或尾尖,基部广楔形至近圆形,缘具细尖锯齿,背面沿脉有短柔毛,叶柄近端有2个腺体,托叶早落。花两性,近无柄,单生或2朵并生,花芽于七月份在当年新梢上形成。先叶开放,花冠白色、淡红或红色,花瓣5,萼片5,多绛紫色,芳香,早春叶前开放。核果近球形,径2-3cm,熟时黄色,密被细毛,果核有蜂窝状小孔。花期从海南至北京可从12月至翌年4月,由南往北陆续开放。长江中下游梅花集中栽培地区花期多在2~3月,果熟期5~6月。

盛开的红梅(济南大学,拍摄于2018年3月13日)

红梅的花蕾(山东建筑大学,拍摄于2014年3月24日)

我国梅花品种很多,有300多种,陈俊愉教授等按进化与关键性状,将梅花分为3系5类16型。

⑴直梅系:是梅花的嫡系,由梅花的野生原种或品种演化而来,按树姿分为3类:①直梅类:枝直上。按花型、花色、萼色等分为7型,如江梅型、宫梅型等。②垂枝类:枝下垂。分4型,如单粉垂枝型、骨红垂枝型等。③龙游类:枝扭曲。仅有一个型,即玉蝶龙游型。

⑵杏梅系:形态介于杏、梅之间,仅杏梅类1类,分3个型,即单杏型、丰后型、送春型。

⑶樱李梅系:是宫梅型梅花与红叶李的种间杂种,目前仅有美人梅1类1型。

白梅花朵(引自头条图库)

原产我国西南,现西藏波密海拔2100m的山地谷沟还有成片野生梅树,秦岭至南岭各地都有分布。主产于陕西、甘肃、新疆、江苏、安徽、浙江、山西、福建、台湾、广西、广东、四川、贵州、云南等省(自治区)。黄河以北盆栽,北京露地栽培初步成功。公元8世纪传入日本及朝鲜半岛,19世纪后期传入欧美。

喜光,最宜在阳光充足、通风良好之处栽植,稍耐侧阴。喜温暧、湿润气候,梅花生长的最适温度为年平均在16-23℃,耐寒性较强,冬季和早春能耐-15℃的低温,早春开花时气温0℃以下仍可开放,忌风口栽植;年降雨量在1000mm,生长良好;较耐干旱,忌水涝,要求排水良好,涝渍数日即会大量落叶或根腐烂致死, 对土壤要求不严,耐瘠薄,以黏壤土或壤土为佳,土壤以中性至微酸性最宜,微碱性也可正常生长。寿命长,可存活千年以上;萌芽力强,耐修剪;浅根性树种,较耐移植,实性苗3~4年始花,7~8年进入盛花期。

起引景作用的梅花(杭州植物园,拍摄于2012年2月13日)

梅花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与梅花有关的景名:梅园、梅岭、梅塔、梅亭。我国有许多赏梅用地,主要有江苏吴县“双慰观梅”、南京中山外梅花山、武昌东湖磨山、上海淀山湖风景区。浙江天台山国清寺的“隋梅”迄今已有1300年以上的历史。

梅花“色、香、韵、姿”俱佳,叶秀枝美,干枝苍劲,古朴典雅,繁花满枝,艳而不妖,不畏雪压霜欺,是冬春季节的重要花木。园林中常以松、竹、梅配植在一起,称为岁寒三友。可孤植、丛植、片植,尤其是利用坡地群植成林,构成“踏雪寻梅”的景观;不同的梅花品种栽成专类园。可在公园、庭院配植“梅花绕屋”的佳景。由于梅花谢落后,会产生叶片凋零的现象,使梅花整体形象受到影响,所以在种植设计时有必要在梅花附近配植一些枝叶繁茂的树种。梅花还可用于切花,盆栽,盆景等。

梅花作为空间的主景(济南大学,拍摄于2018年3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