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介入科索沃战争之后不久,科索沃事实上就处于独立状态了——虽然中国、俄罗斯、塞尔维亚至今仍未承认其独立地位。

战后不久,塞黑中的黑山经过全民公投,也宣布独立。

南斯拉夫就此一分为七,变成历史书中的存在。

南斯拉夫解体成六国都过得好吗(南斯拉夫解体后的7国之旅)(1)

网图,仅作示意参考

无论是从历史角度,还是从旅行角度,我对巴尔干半岛国家都有很大的兴趣。

话说我把南斯拉夫解体后的国家全部旅行了一遍,包括继承了南斯拉夫主体衣钵的国家塞尔维亚;包括另起炉灶的黑山、斯洛文尼亚、波黑、克罗地亚、北马其顿;还包括科索沃。

单从给旅行角度而言,这其中最让我失望的,是北马其顿的首都斯科普里。

南斯拉夫解体成六国都过得好吗(南斯拉夫解体后的7国之旅)(2)

图片来自网络

要说北马其顿也挺好玩的——独立之初,它一门心思地想把国名叫做“马其顿”。

结果希腊第一时间跳出来说:不行!不行!你不能叫这个名字!

为啥啊?

因为在历史上,“马其顿”其实是古希腊时期希腊北部国家的名称。

由亚历山大大帝统治的马其顿帝国,曾经征服过小亚细亚、波斯、埃及等地,把希腊文明传播到中东各地;而直到今天,希腊仍将其北部地区称为马其顿。

希腊认为,由斯拉夫民族(马其顿斯拉夫族)所建立的国家,无权使用属于希腊的名称作为国名。

由于希腊所提出的抗议,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联合国、欧洲联盟、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等均未承认“马其顿共和国”的国名,而将该国称为“前南斯拉夫马其顿共和国”。

南斯拉夫解体成六国都过得好吗(南斯拉夫解体后的7国之旅)(3)

原创照片:北马其顿首都斯科普里

马其顿一开始很不服气,也很不爽,梗着脖子说:我就要叫这个名字!

希腊国内因此就发生了大规模示威,抗议马其顿共和国使用“马其顿”的名称。希腊政府也于1994年2月开始向马其顿进行经济封锁,重创了马其顿的对外贸易。

这还没算完——马其顿很想加入欧盟,为了能跨过加入欧盟的条件门槛,整个国家上下也很是努力。

但每次就“马其顿能否加入欧盟”进行欧盟成员国投票时,希腊就会坚定地跳出来反对。

就这样折腾了很多年。

最终在2018年年初,两国政府在讨价还价后“各退一步”:希腊方面放弃一直坚持的、要马其顿改国名为“上马其顿共和国”的主张;马其顿方面则同意改名为“北马其顿共和国” 。

南斯拉夫解体成六国都过得好吗(南斯拉夫解体后的7国之旅)(4)

巴尔干半岛上的美女

聊完这段历史,咱们回到旅游频道。

当年,我从保加利亚的首都索菲亚出发,坐上跨国大巴,兴冲冲地抵达了北马其顿的首都斯科普里。

结果斯科普里基本上没有什么景观资源,占据城市形象的,都是十分崭新而且力度十足的大雕塑!举起相机,几乎你都拍不到什么风景。

为什么会是这样呢?

南斯拉夫解体成六国都过得好吗(南斯拉夫解体后的7国之旅)(5)

北马其顿首都斯科普里

因为1962年,斯科普里的瓦尔达尔河爆发洪水,紧接着在1963年又发生了里氏规模6.1级的大地震,斯科普里受到了重创,超过1000人遇难、120000人无家可归。

在大地震中,斯科普里众多的文化设施都遭到了严重损坏,许多古老的颇具魅力的古典主义建筑物就此失去。

而斯科普里新的城市规划,是由当时活跃在第一线的日本城市规划家丹下健三创作的设计。

基本上完完全全是一个崭新到看不到历史的城市。

所以从旅行角度而言,斯科普里几乎没有什么值得一扫的理由。

南斯拉夫解体成六国都过得好吗(南斯拉夫解体后的7国之旅)(6)

原创照片:斯科普里的城墙及雕塑

当然,虽然北马其顿首都斯科普里并没有什么旅游价值,但这并不意味着北马其顿不值得一游。

因为北马其顿还有一个奥赫里德。

这个湖畔城市还保留着完整的老城区,十分漂亮。

尤其是带着巴尔干半岛浓郁特色的小教堂,让人赞叹不已!

南斯拉夫解体成六国都过得好吗(南斯拉夫解体后的7国之旅)(7)

原创照片:奥赫里德的湖边教堂

这个城市算是北马其顿最具旅游价值的地方了。

#带你走遍全世界##旅行##历史冷知识#


关注@老非2020,一个背包走过9次西藏和90多个国家、喜欢码字的背包客;分享旅行,偶尔会聊点别的。

文字原创,未经本人允许拒绝任何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