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往往是不理智的,因为它并非来自于头脑,而来自于心。

就像法国作家拉布吕耶尔说的那样:“突如其来的爱情,却需要最长久的时间才能治愈。”

今天说的这对儿,没能在爱中痊愈,他们相爱相杀,最终走向毁灭。

他们就是美国“爵士时代”的一对冤家:菲茨杰拉德和泽尔达夫妇。

他终身未娶她终生未嫁蚀骨危情(他写书一夜暴富供她挥霍)(1)

菲茨杰拉德与泽尔达

二人爱得烈火烹油,婚后生活高调奢靡,行事乖戾风头无两。

而与激情相伴的,却是彼此的嫉妒和怨恨。最后泽尔达疯癫入院,被一把火烧为焦炭;菲茨杰拉德江郎才尽,嗜酒患病英年早逝……

他终身未娶她终生未嫁蚀骨危情(他写书一夜暴富供她挥霍)(2)

19岁的泽尔达

可是对泽尔达来说,她还需要思考一些别的东西。

她是典型的南方女子,父亲是有名的法官,爷爷曾是参议员,祖父有一家报社,家族在当地颇有声望。

而她又是家里最小的孩子,是在亲人们的娇宠中长大的。

这样的她任性、叛逆、乖张,又因她那耀眼的美丽,她的不羁甚至成了致命的魅力。

天底下似乎没有比她更受宠、更自在的女孩儿了。

可爱情到来的那一刻,她既感受到一阵心跳,更预感到一种不安——她能够把自己所有的未来,都托付给眼前这个穷小子吗?

他终身未娶她终生未嫁蚀骨危情(他写书一夜暴富供她挥霍)(3)

泽尔达

的确,菲茨杰拉德的父亲,只不过是个小商人,甚至支付不起儿子上大学的钱。他还是靠亲戚资助,才到普林斯顿大学深造的。

可他有另一样财富,那就是自己的才华。

19岁时,他写的喜剧就曾在全美巡演。而现在他的手里,正攥着一部未出版的手稿《人间天堂》,这是他唯一的物质资本。

他为她送去一封封火热的信,甚至将小说女主人公的原型,也改成了泽尔达——而在认识她之前,他拒绝了几家出版社的改稿要求,也因此被无数次退稿。

他终身未娶她终生未嫁蚀骨危情(他写书一夜暴富供她挥霍)(4)

学生时代的泽尔达

他一次次地求婚,而她一直在迟疑。他干脆搬到了她家附近,只为能看到她房间的灯光。

这时他已经退伍了,只能给广告公司打工,甚至帮人洗车维持生活。

他开始觉得,未来和爱情,都变得渺茫了,就像泽尔达房间,那微弱的灯光。

煎熬了一年后,菲茨杰拉德终于迎来生机。出版社同意出版这部小说了;得知这个消息,泽尔达也谨慎地同意了求婚。

菲茨杰拉德兴奋而紧张,他首先给出版社写了封信,催促对方尽快出版他的作品,因为他有好多梦想要去实现,“当然包括一个女孩”。

1920年,《人间天堂》终于出版,并且迅速成了畅销书,这让菲茨杰拉德从一个穷小子,一下子跻身上流社会。

在同一年春天,他如愿娶泽尔达为妻,夫妻双双来到纽约发展。

他终身未娶她终生未嫁蚀骨危情(他写书一夜暴富供她挥霍)(5)

《人间天堂》

到了纽约,菲茨杰拉德如鱼得水,各大杂志社纷纷向他约稿,他成了美国有名的流行作家,年收入达25000美元。据说在那时,这是一个教师年收入的20倍。

一夜成名,一夜暴富,这对夫妇过起了纸醉金迷的生活。

娇生惯养的泽尔达挥金如土,不仅出入各大上流场合,举办大小私人Party,还以疯狂恣肆而名震纽约。

一次,泽尔达喝得酩酊大醉,竟跃进广场的喷泉中跳舞,半透明的裙子淋得湿漉漉,凹凸有致的身材几乎暴露。

他终身未娶她终生未嫁蚀骨危情(他写书一夜暴富供她挥霍)(6)

泽尔达

而菲茨杰拉德,爱的就是这样的泽尔达,他称她是“第一轻佻女”,言语间却是对爱妻的赞许。

他甚至和妻子一起疯狂,于是出现了惊人的一幕幕:

他们因醉后大闹酒店,被警察驱逐;他们趴在出租车顶棚上,吸引了整条街的目光;他们在夜半的街道上,疯狂地飙车……

他们就像夜空中绽放的烟花,绚丽、闪耀而又迷人。这对举止前卫的夫妻,一下子成了年轻人的偶像,被称为“爵士时代”的成功代言人。

他终身未娶她终生未嫁蚀骨危情(他写书一夜暴富供她挥霍)(7)

菲茨杰拉德和泽尔达

1921年,泽尔达生下了两人唯一的宝贝,女儿弗朗西丝。

泽尔达说:“是个女孩,我很高兴。我希望她是个傻瓜——这是女孩在这世上最好的出路,做一个漂亮的小傻瓜。”

这句话,被菲茨杰拉德原封不动地用在了后来创作的《了不起的盖茨比》中。

他终身未娶她终生未嫁蚀骨危情(他写书一夜暴富供她挥霍)(8)

一家三口

显然,泽尔达是菲茨杰拉德生命中的缪斯。她的美丽、疯狂和不可捉摸,甚至脱口而出的一句话,都在激发着他的创作灵感。

然而泽尔达的挥霍无度,再加上新增加的一张嘴,都在考验着他的钱袋子。而纽约喧嚣的生活,也让他无法专心创作,只能写一些短篇赚稿费。

他终身未娶她终生未嫁蚀骨危情(他写书一夜暴富供她挥霍)(9)

一家三口

于是在1922年,他带妻子和女儿,搬到了郊外的长岛。没想到,平静的创作还没开始,家里又开始夜夜笙歌——泽尔达无法忍受寂寞,又开始筹备一个个流光溢彩的盛宴……

不过,这些活色生香的奢华场景,也给了菲茨杰拉德更多灵感,让他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主人公的生活。

他终身未娶她终生未嫁蚀骨危情(他写书一夜暴富供她挥霍)(10)

电影《了不起的盖茨比》

小说还未等出版,生活开支却日益增多。菲茨杰拉德只好再次搬家,夫妻俩来到了法国里维埃拉。

在这里,他们远离了美国喧嚣的社交圈,菲茨杰拉德也终于可以专心创作了。

可从灯红酒绿的纽约、夜夜笙歌的长岛,一下子跌落到这个陌生之地,泽尔达显然是无法适应的。

他终身未娶她终生未嫁蚀骨危情(他写书一夜暴富供她挥霍)(11)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菲茨杰拉德将泽尔达作为黛西的原型

尤其是丈夫,从前会纵容她,和她一起疯狂。如今,他却无视她的感受,只沉醉于自己的创作,怎能不让她感到寂寞呢?

于是,她任性地将他拽到酒吧,一杯杯将他灌醉,然后得意地大笑。

可第二天醒来,丈夫依旧继续创作,不再贴心地陪伴着她了。

女人被忽视时,是会产生怨恨的,尤其是泽尔达这样被宠坏了的女人。

她想到了一个报复的方法——出轨。

他终身未娶她终生未嫁蚀骨危情(他写书一夜暴富供她挥霍)(12)

泽尔达和菲茨杰拉德

她迷上了一个年轻的法国飞行员爱德华。她开始与他频繁约会,他们在海边散步,在赌场跳舞,不顾众人目光出双入对……

终于有一天,泽尔达告诉丈夫她要离婚。

菲茨杰拉德一下子慌了——没想到泽尔达像是认真的。于是,他中断了自己的创作,给妻子和爱德华发出最后通牒,并第一次严厉地质问了泽尔达。

在一段激烈的斗争后,泽尔达与飞行员的恋情告终,后者离开了里维埃拉。可夫妻二人的情感,却从此有了巨大裂痕。

他终身未娶她终生未嫁蚀骨危情(他写书一夜暴富供她挥霍)(13)

泽尔达

泽尔达服用过量安眠药企图自杀,幸好被人及时发现救了回来。此后,泽尔达的精神开始走向崩溃。

菲茨杰拉德在日记中写道:“1924年9月,我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永远无法修复。”

他们曾一起去远方度假,庆祝《了不起的盖茨比》完稿。然而,两个人都没能尽情享受,菲茨杰拉德病得厉害,泽尔达开始了违背性格的爱好——画画。

他终身未娶她终生未嫁蚀骨危情(他写书一夜暴富供她挥霍)(14)

泽尔达的画

泽尔达变得越来越荒谬了。那时,菲茨杰拉德结识了海明威,二人很快成了好朋友,泽尔达却开始嫉妒海明威,甚至认为他与丈夫有“基情”。

菲茨杰拉德哭笑不得,为了证明与海明威的清白,甚至找了妓女到家里,这引发了更加激烈的争吵,甚至打斗!

他终身未娶她终生未嫁蚀骨危情(他写书一夜暴富供她挥霍)(15)

海明威与菲茨杰拉德

有一次,菲茨杰拉德和其他女人说话,泽尔达气得嘴唇发紫,跑到丈夫面前,将内裤甩在他脸上。

还有一次,菲茨杰拉德与舞蹈家邓肯聊天,泽尔达故意从楼梯摔了下来,以引起丈夫的注意……

海明威十分同情菲茨杰拉德,曾这样说道:“能创作出《了不起的盖茨比》这样伟大作品的作家,为什么会沉迷于酒精,过着浮华的日子,而不去认真写作呢?原因我不是很清楚。但当有一天我见到了泽尔达,就一下子恍然大悟了。”

他甚至预言:“菲茨杰拉德获救的道路只有两条。一是泽尔达死去,一是他弄坏自己的胃不能喝酒。”

他终身未娶她终生未嫁蚀骨危情(他写书一夜暴富供她挥霍)(16)

泽尔达和菲茨杰拉德

泽尔达的荒谬日渐升级,她突然开始练习芭蕾——要知道,自从高中毕业后,她就再也没练习过,而想达到舞蹈家的状态,基本是不可能的。

然而,泽尔达像疯了一样跳啊跳,甚至不眠不休,身体和精神都透支了,她终于崩溃了……

1930年,她被诊断为精神分裂,开始频繁出入于精神病院。

此后,这对夫妻开始了长久的分离。菲茨杰拉德不得不努力创作赚钱,来贴补妻子的治疗费用,他的脾气也开始变得暴戾。

他终身未娶她终生未嫁蚀骨危情(他写书一夜暴富供她挥霍)(17)

菲茨杰拉德与泽尔达

而那段精神错乱的日子,居然激发了泽尔达的才华:1932年,在两个月的时间里,她就写出了自传小说《为我留下那首华尔兹》。

这,让迟迟无法写出好作品的丈夫,开始嫉妒了!

看到泽尔达的手稿,菲茨杰拉德严厉责备妻子,称她使用了自己在下一步小说中要用的素材,勒令妻子修改。

他终身未娶她终生未嫁蚀骨危情(他写书一夜暴富供她挥霍)(18)

菲茨杰拉德

泽尔达只好将手稿大改一通。这本书出版后,只卖了一千多本,收入也只有120多美元,这让泽尔达再次陷入低沉。

然而多年之后,却有许多学者,开始推崇这部小说,评价它是“一部感人的、引人入胜的小说,就像夜晚一样温柔”。

可这些赞美,泽尔达已经听不到了。

他终身未娶她终生未嫁蚀骨危情(他写书一夜暴富供她挥霍)(19)

泽尔达的羽毛手环

泽尔达的精神分裂,还带来一个好处:夫妻两人又恢复了一段温情时光。

菲茨杰拉德仍时常思念泽尔达,便开始了与爱妻的鸿雁传书。

他在信中称她为“我的小病人”,泽尔达则写诗回应:“没有你,亲爱的、最最亲爱的/我无法看、无法听、无法感觉、无法思考——甚至无法生活……”

在菲茨杰拉德去世前一年,他给泽尔达的信中说:“你是我见过最温柔的人,我爱你。”

他终身未娶她终生未嫁蚀骨危情(他写书一夜暴富供她挥霍)(20)

菲茨杰拉德夫妇和他们的女儿

他们的爱曾如烟花般绚烂,却即将落入无尽的黑暗深渊。

两人都同时感到了恐惧,那是对堕落、毁灭的恐惧,可他们都不敢开口,不敢给这恐惧赋予尘世的名字。

菲茨杰拉德试图呼救,他曾与其他女人恋爱,却终于无法自欺欺人,只能再次回到泥淖,继续痛苦地挣扎,靠酒精麻醉自我。

泽尔达也只能任由破碎的思想,切割着她本就凌乱的生活,在精神病院的樊篱中殒灭。

他终身未娶她终生未嫁蚀骨危情(他写书一夜暴富供她挥霍)(21)

菲茨杰拉德

1940年,菲茨杰拉德因酗酒引发心脏病,失去了44岁的生命。

他在散文集《崩溃》中预言:“毋庸置疑,所有生命都是一个毁灭的过程。”

8年后,泽尔达在等待电击治疗时,被意外发生的火灾烧为焦炭,那年她才48岁。

他们合葬在了一起,墓碑上刻着《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那句话:

“我们继续奋力向前,逆水行舟,被不断地向后推,直至回到往昔岁月。”

莎士比亚说,“爱比杀人重罪更难隐藏”。而他们的相爱相杀,或许本身就是一种罪?

他终身未娶她终生未嫁蚀骨危情(他写书一夜暴富供她挥霍)(22)

二人合葬的墓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