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避三舍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公元前632年,晋国与楚国为争夺中原的霸权,两国军队相遇。楚国军队人马众多且兵强马壮,以优势兵力气势汹汹逼近晋国。晋国王重耳令晋国军退避三舍(古代行军三十里为一舍,三舍九十里)。以报答当年自己流亡时,对自己的接纳,兑现当时若两国相争退避三舍的承诺。晋国军主动退却九十里,于濮城(今山东省鄄城西南)屯扎。楚国军队不费吹灰之力得地千里,骄狂不可一世,晋国大将胥臣分兵突袭楚国军队薄弱的两翼,突破两翼围打中军,战马批上虎皮,楚国军队人马惊惧呆若木鸡.....晋国军大胜楚国。

濮城之战人皆叹:“兵者诡道也”

晋文公退避三舍的故事简介(退避三舍的历史故事)(1)

晋文公退避三舍的故事简介(退避三舍的历史故事)(2)

晋文公退避三舍的故事简介(退避三舍的历史故事)(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