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写作理想信念常用词句集锦(公文用典25修养篇)(1)

公文用典的“修养篇”:针对个人素质修养的要求,切入微观场景,以典说“情”,见微知著,举一反三,激励提升人生境界,修养内在素质。包括理想信念、思想品德、读书学习、生活情趣等方面。

03. 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

【范文】

正所谓“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只有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才能更好实现人生价值、升华人生境界。中国梦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也是青年一代应该牢固树立的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带领人民历经千辛万苦找到的实现中国梦的正确道路,也是广大青年应该牢固确立的人生信念。(选自2021年5月4日求是网评论员文章《让青春为伟大时代绽放》)

公文写作理想信念常用词句集锦(公文用典25修养篇)(2)

【典故出处】

语出明朝王阳明《教条示龙场诸生》,“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故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街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

句中典故的意思是,立志成为圣人,就可以成就圣人;立志成为贤人,就可以成就贤人。

【典故解读】

《教条示龙场诸生》是王阳明被贬到贵州龙场后写给弟子们的为学条例,他立下了四条规矩:一曰立志,二曰勤学,三曰改过,四曰责善。

王阳明把立志看作为学的第一要义,他认为,如果没有确立起志向,那么天下就没有可以办成的事情,就算是学习手艺和技术,也莫不是如此。没有确立志向的人,就像没有舵的船,没有辔头的马,四处飘荡,最终也不知会去往何方。

公文写作理想信念常用词句集锦(公文用典25修养篇)(3)

【场景应用】

公文写作中,“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这句典故,常常用来强调理想信念是引导我们修身立德、涵养品性,以及实现人生价值、升华人生境界的精神支柱。对于当代青年来说,有没有远大理想,能不能志存高远,关乎国家未来,青年唯有以坚定的理想信念筑牢精神之基,坚守价值追求,才能创造无愧于时代的新业绩,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和重托。

【范文赏析】

这篇评论员文章写于五四青年节之际,激励当代青年在感悟时代、紧跟时代中,珍惜韶华,在火热的青春中放飞人生梦想,在拼搏的青春中成就事业华章。

文中引用典故“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旨在号召广大青年要立鸿鹄志,树立远大理想,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更好实现人生价值、升华人生境界。

公文写作理想信念常用词句集锦(公文用典25修养篇)(4)

04. 立志欲坚不欲锐,成功在久不在速

【范文】

正因葆有“立志欲坚不欲锐,成功在久不在速”的耐心与坚韧,一代代人前赴后继、接续奋斗,我们迎来了向贫困堡垒的总攻。啃下这些“最难啃的硬骨头”,必须激发驰而不息的精神,警惕浮躁心态、虚浮作风,更加尊重规律、更加精准施策,进一步突出脱贫攻坚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选自2020年8月5日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收官之战需要绷紧弦鼓足劲》)

公文写作理想信念常用词句集锦(公文用典25修养篇)(5)

【典故出处】

语出南宋张孝祥《论治体札子》,“立志欲坚不欲锐,成功在久不在速”。

典故的意思是,立志贵在坚定不移,而不在锋芒毕露;成功贵在持之以恒,而不在急于求成。

【典故解读】

张孝祥为南宋词人,《论治体札子》是他在朝任职期间所上的奏议,与《论先备札子》、《论涵养人才札子》等文,提出扫除积弊、改革政治、培养和选拔人才的种种主张,表现了他在政治上的远大理想。

公文写作理想信念常用词句集锦(公文用典25修养篇)(6)

【场景应用】

在公文写作中,“立志欲坚不欲锐,成功在久不在速”这句典故,用来强调一个人立志最重要的是决心,而不在于这个志向是多么伟大和优秀;事业成功的关键在于长久不懈的努力,短暂的辉煌不能说明什么,能够长久的才是真正的辉煌。

【范文赏析】

这篇评论员文章写于我国承诺完成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目标之年,打赢打好脱贫攻坚这场硬仗,越是到最后,越要绷紧弦、鼓足劲。

文中引用“立志欲坚不欲锐,成功在久不在速”这句典故,强调脱贫攻坚需要久久为功,越是决战决胜、临近收官,越是要保持战略定力,稳扎稳打,以那么一股子韧性与耐力,走好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

公文写作理想信念常用词句集锦(公文用典25修养篇)(7)

,